期刊目录 | 《经济地理》2020年第7-8期刊文精选推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经济地理杂志 Author 辣妹子
导语
日子真是飞快,不知不觉中,《经济地理》2020年的第7期与第8期都先后出版了,这两期总计刊出各类论文54篇,我们精选出其中的15篇,先介绍给大家,以飨读者。
经历了炎热的夏季,虽然期间个别地方的疫情偶有反复,但全国抗疫的形势在总体不断向好,再加之疫苗的利好消息,以及国家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宏观调控与安排等等,都让人们心里越来踏实,烟火气逐渐重新笼罩了大街小巷,经历疫情,更让人倍感生活之美好,更加珍惜当下的种种,更觉得能读读书能看看论文日子的可贵。
读到一本好书,就像是交了一个益友。能读到一篇好论文,也应是同样如此,它会带给我们研究思路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借鉴,或许会开启我们的“智慧”,让我们茅塞顿开,让我们在科研的路上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祝愿每一个你我他,都能在平淡的日子里,在论文的字里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
01
摘要: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基于泰尔指数分解法、偏离—份额分析法和GIS分析技术,分别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七大沿黄城市群和73个城市(地级市、州或盟)三个不同空间尺度对2009—2018年黄河流域的区域经济差异演变进行研究。泰尔指数分解法的结果表明:2009—2018年,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内经济差异的贡献超八成,但绝对差异呈逐年缩小态势;七大沿黄城市群间经济差异的贡献近九成,但绝对差异的缩小趋势明显;黄河流域城市间的经济差异逐年缩小。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结果表明:对比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黄河流域上游失去产业竞争力优势,中游失去产业结构优势,下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由劣转优;黄河流域上游城市群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双优势格局有所转变,宁夏沿黄城市群的三次产业竞争力优势持续保持;黄河流域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格局基本形成。因此,应从上中下游、城市群和城市等多个空间尺度协同推进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
02
摘要:大运河文化带纵贯中国南北,跨6省2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城市综合承载力角度研究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通过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2010—2017年大运河文化带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演变情况。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所含8省(市)、大运河文化带所含87个城市三个空间尺度的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大运河文化带城市综合承载力在2010—2017年呈“N”型变化,空间上呈现出沿海高内陆低、南高北低的格局,并且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经济强市明显高于周围普通地级市。通过空间分析得到Moran's I值发现,大运河文化带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以“高—高”“低—低”为主呈聚类分布。最后,文章认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要从补齐综合承载力短板、加强城市间的协同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等方面入手,提升发展潜力和发展质量。
03
摘要: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民生问题,探明优质医疗资源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对制定合理的医疗卫生政策、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至关重要。文章从省级、城市群和地级市尺度出发,采用GDI、ESDA等方法分析了2006—2017年中国优质医疗资源的时空差异,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识别了影响不同尺度优质医疗资源分布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①2006—2017年中国优质医疗资源水平趋于提升、区域差异缩小,且尺度越小,优质医疗资源的差异越大。其中,差异程度随城市群等级的降低而增大,但随城市规模的缩小而减小。②不同尺度上优质医疗资源的空间集聚程度不同,且尺度越大,集聚程度越高。其中,省级、地级市尺度优质医疗资源较高水平区多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城市群尺度主要集中在国家级城市群及哈长、中原等区域性城市群。③不同尺度上影响优质医疗资源分布的关键因子及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存在差异,且尺度越小,影响优质医疗资源分布的因子越复杂。
04
摘要:长期以来长三角地区南北岸城市发展存在一定差距,过江通道作为便捷要素无障碍流动、实现两岸城市跨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协调城市群一体化空间联系产生积极且重要影响。文章通过离岸距离并结合行政区划研究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长江南北岸41个地级以上城市跨江联系特征,揭示过江通道在整合区域空间中所发挥积极作用,丰富过江通道理论与实践,结果显示:不同离岸距离城市跨江联系总量存在差异,沿岸地区较高联系集聚,过江通道建设引至城市跨江发展能力提升在2001—2008年高于2009—2016年;城市对间跨江联系强度存在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省际差异和省内不同地区间差异,同省城市间联系强度提升量较高,而省际提升幅度大于省内;作为过江桥隧与高等级公路网共同构成的交通走廊,由单一到多样化的过江通道供给大幅提升两岸间作用强度、持续促进南北融合,降低因区位造成的发展机会差异、引导跨江联系呈现交通指向。
0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呈现迅速而非理性的成长与扩张,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城市老化问题,亟待展开老化风险的过程、机理和对策研究。文章基于城市有机更新理论,构建生态学视角下的“点—面—区域—系统”多尺度风险评估体系,理论分析发现,中观层面的面状风险是风险升级和爆发前的最佳治理时期,也是防范和应对未来城市存量建筑集体进入老化期的关键。通过选取济南市为案例区,基于GIS蜂巢格网进行中观尺度的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从格网层面来看济南市整体老化风险程度偏高,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二环以内的城市核心区,并且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呈现递减趋势。同时,通过区域分异与空间集聚特点分析发现,城市老化存在集聚、传染与扩散特征。最后,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城市老化因子的非线性效应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城市老化风险源于社会、经济和管理等不同层面要素的交互作用,老城区风险主要由区位因素主导,新城区则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
06
摘要: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枢纽地段,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能源是中国与中亚地区贸易的关键领域,因此有必要深入认识中国与中亚地区贸易中细分的商品和能源类别格局。文章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获取相关数据,采用SITC Rev. 3的商品分类方法,按照贸易合作、商品格局、能源结构的逻辑顺序层层深入,分析中国与中亚地区1992—2017年的贸易与商品格局。研究发现:①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合作持续推进,中国总体处于贸易顺差地位;②中国从中亚地区主要进口初级产品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对中亚地区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③中国从中亚地区进口的能源产品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国别上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前者以石油为主,后者天然气占主导,空间上主要集中在西部的滨里海盆地、南部的滨阿姆河盆地等区域。
07
摘要:以全国首批32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样本,借助ArcGIS软件,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等空间分析模型,就其空间分布特征、均衡态势、分布密度进行定量化表征。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旅游重点村目的地类型、旅游产品结构进行了梳理识别,并揭示了其空间分异规律与类型结构特征。最后,运用地理联系率、矢量数据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剖析了其内在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全国的分布呈现两个高密度区和三个次级高密度区。②重点村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自然资源富集的东部地区,多以省会城市、主干路网为核心呈寄生状向周围扩散。③乡村旅游重点村目的地类型结构中,文化民俗类乡村旅游地所占比例最高,各目的地类型在全国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城郊休闲游憩型在西北地区所占比例最高,特色产业主导型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④乡村旅游重点村产品结构中,文旅融合型产品占比最高,各类型产品形态在全国的分布呈现集聚性特征,体验观光型产品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休闲度假型产品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⑤资源禀赋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规模、交通区位条件、政策及创新环境是影响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特征和类型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
08
摘要:利用“百度指数”数据共享平台获取2013—2017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乌镇景区网络搜索指数,结合区域经济差异测算指标研究分析了乌镇景区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全国乌镇景区网络关注度总体呈现出波动态势,下半年较上半年起伏较大。季节性差异显著,但近年来的热门综艺、国际盛会等“大事件”引致旅游流基本平衡了淡季关注落差。②各地区的乌镇景区网络关注度总体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西部地区的季节性差异最为凸显。③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乌镇景区网络关注度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差异逐年递减,集聚程度趋向缓和;区域内关注较为分散,空间结构相对均衡。④乌镇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差异是经济发展水平、网络发达程度、社会人口统计特征、气候舒适度和地理空间距离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09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作为创新的源泉,其空间分布及流动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及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现有跨境知识溢出研究主要关注发达国家,对于新兴经济体的关注较少。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国在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PATSTAT)中的专利被引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中国对外跨境知识溢出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跨境知识主要流入全球创新体系的核心国家,而非边缘国家。中国跨境知识溢出主要受地理距离、知识通道通达性的影响,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越近、知识通道通达性越好,中国跨境知识溢出的强度越大。东道国技术吸收能力及东道国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层级对中国跨境知识溢出无显著影响。
10
摘要:空间距离是传统商业区位的关键影响因子。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空间因素在网络购物中的作用仍有待商榷,现有研究结论也因研究区域、研究对象不同而不同。大学生作为网络购物的主要群体之一,其年龄、教育、收入等个体因素方面差距较小,更有利于深入探析空间因素对网络购物的影响。文章基于广州市618份大学生调研问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交叉表分析等方法分析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广州市大学生网购指数为2.57,中心城区的网购指数较高,番禺区、黄埔区的网购指数较低。②大学城内外、距实体店距离等空间因素对大学生网购指数有较大影响,月支出、性别、交通可达性等因素对网购指数具有一定影响。③大学城内的生活空间与消费空间存在较高程度的重叠,导致大学城内外的学生对饰品、日用百货和图书等商品的网购偏向差异较大。④实体店分布对大学生网购的影响相对比较复杂,呈倒“U”型关系,因实体店分布密度不同分别呈抑制、替代、补充、促进等关系。
11
摘要:以人口流动数据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从地市级及以上尺度与区县级尺度,刻画长三角城市群人口流动网络的中心性与对称性,研究发现:①区域人口流动网络已形成“直辖市—省会城市—一般地级市”三级梯队结构。②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的人口流动均表现为城内与城际协调融合的状态,而合肥的人口流动网络局限于市内,尚未对外形成人口强联系的城市集群。③区域在人口流动上以中心地模式为主导,尚未进入到中心流模式主导的阶段。④“苏南—上海—浙北”大都市连绵带已形成,合肥尚未融入,随着滁州、马鞍山等中小城市人口的不断净流入,“皖中—苏南—上海—浙北”大都市连绵带将逐渐形成。⑤区域人口流动“核心—边缘”结构显著,由于强中心性城市不断虹吸,“核心—边缘”结构逐渐强化。
12
摘要: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建成高质量发展带的重要支撑。文章构建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协同发展、开放发展、质量效益5个维度的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熵权Topsis分析法研判2011—2017年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揭示驱动机制。研究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呈快速上升态势,形成以上海、江苏、重庆为龙头,其他地区协同推进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格局。②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依靠创新和质量效益协同驱动,创新驱动、质量效益指数呈下游、中游、上游递减的空间特征,绿色转型、协同发展、开放发展指数呈下游地区最高、中上游地区交替领先的空间特征。③从发展动力上看,下游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源于创新驱动、质量效益和协同发展,中游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源于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上游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来源较为均衡。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应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推动绿色转型政策精准落地,打造全方位协同开放新格局,强化质量效益协同驱动的目标导向。
13
摘要:高铁开通压缩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市场一体化程度,降低了企业异地开设子公司的交通成本和交易成本,进而使得企业经营得以地理扩张。基于高铁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高铁建设的站点矢量数据和A股上市公司及子公司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分析了高铁开通对上市公司跨地域开设子公司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地级市开通高铁后,既能促进本地企业向外开设子公司,也能促进外地企业向本地开设子公司,促进了企业经营规模的空间双向扩张;②高铁开通对于企业经营空间地理扩张的影响机制在于,缩短了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提升了区域之间的市场一体化水平,降低了企业开设子公司的成本;③私营企业所在地开通高铁对企业经营空间扩张的影响显著为正,企业所在地区为东部地区时开通高铁对于企业经营空间扩张的影响显著为正。
14
摘要: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看,在多元利益主体作用下乡村旅游社区已成为一个被生产的空间,其发展已属一种常见空间生产现象,但当前鲜见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在对空间生产理论的“三元空间方法论”进行理论深化基础上,形成了由旅游制度空间、经济空间与社会空间构成的旅游三元空间分析框架。基于典型案例研究,从旅游三元空间生产及其互动影响与协同发展视角,探讨了实现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生产可持续的路径与机理。研究认为,实现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生产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是在权力、资本与利益影响下,多元利益主体通过集体行动如何构建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旅游制度空间、协调有序和富有特色的旅游经济空间与和谐融洽的旅游社会空间并实现旅游三元空间不断互动影响下的正向有序协同发展。
15
摘要:基于新文化地理学研究视角,以西安连锁餐厅“遇见长安”为例,采用文本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和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城市怀旧型消费空间的感知和地方建构。研究表明:消费者通过对物质空间、地方文化和情感空间三个维度的感知实现对怀旧性消费空间的体验,并产生积极的地方认同;经营者运用地方文化符号和文化体验消费情境化空间,对消费空间形成有效的地方建构。但在消费逻辑主导下,地方原真性和文化体验的地方感知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转载自:经济地理杂志
经作者授权转载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陈清荷
审编:王佳雯
终审: 顾伟男 田巍 梁龙武
猜你喜欢
1. 招贤纳士 |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
4. 期刊目录 | 《世界地理研究》2020年29卷3期目录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