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佳文赏析 | 《资源科学》海洋资源与北极航道专栏(上)


北极海洋资源利用的国际机制及中国应对

陈奕彤,高晓

Q1

 文章导读

    地理上的北极地区通常指北极圈以北、包括陆地和海域在内的区域,其中有关大陆和岛屿的领土主权分别属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挪威、丹麦、冰岛、芬兰和瑞典8个国家。任何国家在北冰洋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都不享有主权,包括中国在内的域外国家有权根据国际法在此享有公海自由及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勘探和开发等权利。当前北极海洋资源的利用主要受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他国际协定、国际习惯法及国际软法的规制。任何国家在开采和利用海洋资源时,必须同时兼顾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开采资源和保护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并行不悖的。

    北极理事会是北极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政府间高层论坛,在北极治理中扮演中心角色。北极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气候变暖加剧了北极海洋资源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冰层的融化使得既往因海域结冰而无法利用的航运、油气、渔业等海洋资源被开发的机会和潜力显著增强。海洋的流动性决定了北极的海洋资源可能跨越国别和区域的各种政治和地理边界,成为利益相关者和全球关注的对象。针对北极海洋资源利用的国际机制,应当就当前环境正在发生的迅猛变化给予及时的动态反映,实现对海洋资源的优化、保护和合理利用,并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文以北极海洋资源利用的国际机制为研究的核心内容,尝试揭示相关国际机制在北极海洋资源利用中的价值和作用方式,及其与环境保护之间互动机理的动态发展,力图为中国更好地利用北极海洋资源并维护中国在北极的权益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Q2

文章亮点

(1)具有分区主义特性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以议题为基础的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律文书共同构成了有关北极海洋资源利用的国际机制。

(2)北极理事会在治理海洋资源利用的过程中,扮演了提供知识产品、协调北极国家一致意见、提升政治意愿、联络相关主管国际组织的角色,但其区域主义的治理路径缺乏对外部利益、人类共同利益以及海洋整体利益的考虑。

(3)在跨领域的北极海洋资源利用问题上,现有的国际机制忽视了海洋的整体性,在解决资源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上力有不逮,既有的国际机制亟需能够容纳域外利益攸关者的国际合作。

(4)中国应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改善现有国际机制缺乏对海洋整体性考虑的缺陷,统筹协调国内参与北极事务的机制和相关部门,在理事会所长、我方能力、我方利益、他者可能这4个要素之间找寻平衡点,在不同的治理平台有技巧地维护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

Q3

原文摘要

    气候变化使人类利用北极海洋资源成为可能,但少有研究涉及包括北极理事会在内的国际机制在北极海洋资源利用中的价值和作用方式,及其与环境保护之间互动机理的动态发展。对北极海洋资源利用的国际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北极海洋资源并为维护中国在北极的权益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义。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以往因海域结冰而无法利用的航运、油气、渔业等海洋资源被开发的机会和潜力显著增强,并吸引了各利益攸关方的浓厚兴趣。通过对北极海洋资源利用潜力和环境风险及相应的国际治理机制进行分析,发现:①具有分区主义特性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以议题为基础的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律文书共同构成了有关北极海洋资源利用的国际机制;②北极理事会在治理海洋资源利用的过程中,扮演了提供知识产品、协调北极国家一致意见、提升政治意愿、联络相关主管国际组织的角色,但其区域主义的治理路径缺乏对外部利益、人类共同利益以及海洋整体利益的考虑;③在跨领域的北极海洋资源利用问题上,现有的国际机制忽视了海洋的整体性,在解决资源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上力有不逮,既有的国际机制亟需能够容纳域外利益攸关者的国际合作。中国应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继续拓宽在北极理事会内外参与北极治理的多维渠道,有技巧地维护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

Q4

作者信息

#陈奕彤 法学博士 

   Email: chenyitong@outlook.com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法、海洋法、极地法律与政策。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并参与国家社科重大、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国家项目,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一部,并担任《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副主编。曾经担任国际组织“北极大学”联盟管理者委员会理事。

国内外海洋资源研究知识图谱解析及启示

彭飞,富宁宁,胡伟,胡锦琳

Q1

文章导读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人类文明对海洋资源的认知经历了由活动范围的“边际”到文明间接触的“媒介”乃至国家间博弈的“场所”的变化。正如地缘政治学家拉采尔所言:“只有海洋才能造就真正的世界强国,跨越海洋这一步在任何民族的历史上都是一个重大事件”,海洋资源的政治经济意义始终和国家命运保持着密切联系,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实现和平崛起的进程也不例外。然而,“转身向海”并不意味着“海洋强国”,现阶段,中国海洋资源经济仍面临着粗放开发与深远海资源开发能力不足并存的问题,中国海洋资源政治仍面临着“海洋命运共同体”理论构建与错综复杂的“海洋地缘环境”脱节的问题。因此,拓展和加深对新时代海洋资源的认知、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本体性及载体性价值、妥善处理国际交往中的海洋利益重叠区问题等研究议题已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海洋资源科学建设中的战略性考量。当前,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PRED)为核心的人地关系研究逐渐成为资源科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关注的重要命题,但是不同学科和研究方向对海洋资源的理解差异显著,使得海洋资源科学研究呈多学科、宽领域、广视角、跨尺度等特征,相关研究成果呈分散化和碎片化等现状,这给单一学科从文本分析海洋资源研究的整体性特征和方向性趋势带来较大难度。基于此,本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分别针对国内外海洋资源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图谱量化研究,整体把握其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以加深对海洋资源研究领域的认识与把握,为新时代海洋资源科学发展以及中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Q2

文章亮点

(1)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法解析国内外海洋资源研究知识图谱。

(2)国外海洋资源研究视角多元、议题广泛、发文量多且合作密切。

(3)国内外海洋资源研究的主导学科存在较大差异。

(4)国内海洋资源研究主体以沿海地区涉海院校为主。

(5)国内海洋资源研究具备一定政策引导效应,阶段性研究主题鲜明。

(6)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视阈下展开海洋资源政治与经济的研究意义重大。

Q3

原文摘要

    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关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海洋强国建设。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海洋资源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和关键词的分析,总结2000—2019年国内外海洋资源研究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①国外对于海洋资源研究的关注远大于国内,且国家(地区)间合作发文密切的主要是欧美海洋经济强国;国内海洋资源研究主体主要以沿海地区涉海院校为主,网络图谱结构松散,跨区域跨机构交流有待加强。②国外关注海洋资源研究的学科聚焦于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学、国际关系、地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国内主要集中在资源科学、环境科学、人文经济地理、国际关系及政治学等学科。③国外海洋资源研究视角呈多元化发展,对海洋资源综合管理、海洋资源与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深远海资源探索等议题关注较多;国内海洋资源的阶段性研究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海洋资源空间治理等主题成为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进一步提出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具有大局观与全球视野、重视海洋资源基础性研究与实践、加快人海关系框架下的海洋资源开发模式转换及加强海洋资源理论研究等政策性启示。

图1 国外海洋资源研究发文机构网络

(图谱中结点越大表示该机构发文次数越多,结点间连线越粗表示机构间合作联系越密切)

图2 国外海洋资源研究发文国家(地区)网络图谱

(图谱中结点越大表示该国家(地区)发文次数越多,结点间连线越粗表示合作联系越密切)

图3 国外海洋资源相关文献刊文量前12名的期刊

图4 国外海洋资源研究的热点词聚类图

图5 国内海洋资源研究发文机构网络图谱

(图谱中结点越大表示该机构发文次数越多,结点间连线越粗表示机构间合作联系越密切)

图6 国内海洋资源相关文献刊文量前10名的期刊

图7  2000—2019年国内海洋资源相关文献关键词类别数量

图8  2000—2003年国内海洋资源研究关键词网络图谱

(图谱中结点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次数越多,结点间连线越粗表示关键词联系越密切)

图9  2004—2011年国内海洋资源研究关键词网络图谱

(图谱中结点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次数越多,结点间连线越粗表示关键词联系越密切)

图10  2012—2019年国内海洋资源研究关键词网络图谱

(图谱中结点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次数越多,结点间连线越粗表示关键词联系越密切)

Q4

作者信息

#彭飞  副教授  

   邮箱:pfly324@163.com

    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世界资源研究会委员,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主要从事地缘政治与海洋经济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等40余项。在《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经济地理》《世界地理研究》《太平洋学报》《Land Use Policy》《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ustainability》《Habitat International》等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近年来撰写的多篇《决策咨询》获得省部级领导积极批示,多家媒体转载。


资料来源:《资源科学》42卷11期,原文可在中国知网下载。



排版:郭美娟 

责任编辑:黄莘绒

审编:鲁嘉颐

终审: 顾伟男   田巍   梁龙武

猜你喜欢

1.地学招聘 | 临沂大学农业规划团队科研助理招聘启事

2.地学快讯 | “AECORE杯”数字孪生应用大赛

3.地学招聘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招实习生

4.好书推荐 | 农科院吴文斌创新团队10年成果结晶:农业土地系统遥感制图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再走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