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我与马铃薯的那些事” ——访马铃薯产业博览会部分展企代表
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暨中国·贵州(毕节)马铃薯产业博览会期间,记者采访了部分参展企业负责人,听他们讲述那些与马铃薯有关的事。
管绍刚:推广“青薯9号” 带领农户致富
管绍刚是威宁自治县雪山镇马铃薯种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近几年来,为了增加雪山镇人民的收入,他不断尝试引进新品种,其中也遇到诸多困难。
“难度最大的是每引进一个新品种,都要经过2—3年的试种。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种,才能把握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管绍刚说。
海拔、土壤、光照、雨量四个条件是种植马铃薯的决定因素,如果一个地方不适应,就得换到另外的地方推广,而有些品种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可能今年不适应,明年又会适应。因此,管绍刚只有把握好马铃薯的稳定性,才会向农户大面积推广。
但是,在刚开始试种的一两年里,可能会出现无收情况,而这笔损失,得管绍刚自己担着。
2008年,管绍刚从青海引进8个品种的马铃薯,试种四年后,最终成功的只有“青薯9号”。
2013年,管绍刚在将多次试种后的“青薯9号”推广给种植户时,有一户种植户由于土地没有耕好就种下,导致马铃薯收成时,别人家亩产五千斤,他家才一千斤。
“对方来找我讨说法,为了不影响其他农户的积极性,我最后给他赔偿了4千斤。”为此,管绍刚也做了反省,并在来年加强服务和指导。
“现在这个品种的产量很好,每年亩产2.5—3吨。”目前,管绍刚除了带领本镇1万余户种植户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外,还带领黑石、双龙、观风海等镇的3万余户农户种植,并负责帮助农户销售,去年就为农户销售了七百万斤马铃薯。
王江林:提前预防疫病 稳定马铃薯产量
2015年,大方县牛场民昌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希森种薯”品种。然而,受天气影响,今年4月份的干旱导致产量锐减,本来预计产量250万斤的,结果最后产量才达到170万斤。
“我们没法改变天气,但疫病可以提前预防。”合作社行政部负责人王江林说,每年马铃薯的“早疫病”发生在3月份左右,“晚疫病”则发生在5月份,为此,合作社通过观察马铃薯的根、茎、叶变化,判断是否可能感染“疫病”,然后将情况反馈给希森种薯公司,对方会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如何防范,并发放防范药物。
“将这些药物喷洒在叶子或茎上,只要在半个月之内控制住疫情,就不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也不会影响质量。”王江林说,牛场的马铃薯种植,主要采取“套种”模式,也就是在种植马铃薯的同时种上玉米、辣椒等农作物,通过多元化的种植,提高农户收入。
胡丰铁:农技人员及时指导 推广马铃薯标准化种植
2013年,纳雍县农牧局开始指导农户种植马铃薯。每到播种季节,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就安排人员前往指导挖坑、施肥等,待马铃薯出苗了再随时关注,查看是否有虫害,然后进行防御。
据纳雍县农牧局种植业股股长胡丰铁介绍,每当引进新品种时,都要通过“引种、找土”的方式,先在该县不同海拔试种新品种,经过2—3年产量稳定后,才会推广给农户种植。
“我们让农户先拿出相应土地试种,如果产量过低,达不到农户原农作物的产量,我们也会给他们相应补偿。”胡丰铁说。
试种成功后,农牧局才会向农户进行推广,并在种植过程中安排农技人员全程对农户的种植进行指导,使其达到标准化种植。如果是贫困户,除了技术指导,每年还会为其免费提供种子、化肥等。
胡丰铁说,由于马铃薯易患“疫病”,因此,种植过程中,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会指导农户在出苗时和气温变化时做好相应防疫,以免造成减产,带来损失。
同样,纳雍县的马铃薯种植主要采取“套种”方式,包括“单套单(一行马铃薯一行玉米)、双套单(两行马铃薯一行玉米)”。
马铃薯销售方面,胡丰铁表示,每年都有人前往收购,一般情况下,三品薯很快就被收走,剩下的个头较小的则由农户用来喂养牲畜。
据悉,经过不断推广,今年纳雍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56万亩。
张泽忠:带来单个最大马铃薯参展
威宁自治县新盛世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基地在该县小海镇,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了马铃薯。
据该合作社法人代表张泽忠介绍,小海镇种植的马铃薯基地海拔在2000千米左右,很适合马铃薯生长,种植总面积达3000亩,平均亩产6000斤左右,此次参展的“青薯9号”,单个就重达2.2kg,是此次参展的最大马铃薯。
张泽忠说,不同品种的马铃薯有不同的特点,比如“青薯9号”的特点是产量高,但其芽眼深、表面不够光滑,所以,虽然产量高,但销量很一般,而从云南丽江引进的“丽薯6号”由于无芽眼、表面光滑、利于加工,在市场上销量很好,所以该合作社仅“丽薯6号”就种植了2000多亩,主要销往广州、上海、武汉、南京、重庆、成都等地。
“马铃薯是威宁的主要经济农作物,为了提高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我们每年免费发放种子给农户种植,并且会给农户保底收购价,今年的保底价是0.8元每斤,如果市场价格有所上涨,我们收购的价格也会相应上调。”张泽忠说。
马港:积极推介“马铃薯馅”荞酥
威宁自治县除了出产马铃薯,荞作物也是当地特产,这两种看似毫不相关的作物,该县广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合作公司研发人员却经过反复研发,制作出了“马铃薯馅”的威宁荞酥。
据该公司销售主管马港介绍,公司研发人员在经过近半年的研发和上百次实验后,目前已研发出以马铃薯为主的荞酥陷,这次参展带来的“牛干巴”荞酥里就用了马铃薯和牛肉做馅。
“马铃薯和荞面粉都是我们威宁当地的特产,因此,我们就地取材,研发出了马铃薯荞酥。相对于传统口味的荞酥,马铃薯馅的荞酥外皮更酥软,馅更细腻。”马港说,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马铃薯口味的荞酥销售,在此次马铃薯大会之后,公司将陆续把这一新口味推向市场。
另外,公司研发人员还会不断探索、创新、继续研发,制作出更多的新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全新口味的需求。
“我们不仅要扩大省内市场,还打算销往省外,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品尝到威宁荞酥的味道,也让我们当地的特产更好地走出去。”马港说。(幸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