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屠夫:12年后再次逃离体制,一天也多待不下去了!

2016-09-26 地球人传媒


版权说明:本文主要综合自新京报记者王佳慧的报道

陆步轩,1985年以西安长安区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9年从北大毕业。1990年代放弃县里工作,开始卖猪肉。2003年经媒体报道后,陆步轩被冠以“北大屠夫”称号,并引起关于高校人才话题的讨论。


2004年,陆步轩进入长安区档案馆工作。然而12年后的今天,业已50岁的他再次辞职下海,重新卖起了猪肉。


他说,体制里的生活太刻板,他压抑,他一天也不想多待下去了……


谈重操旧业

 “三年我也等不了了”



陆步轩是今年5月份提出的辞职,8月17日正式批下来。对于辞职原因,陆步轩说:

 

有很多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我是个做事较真的人,做一件事,就想把它努力做到更好、做出一些成绩。但是到单位以后发现和想象差距太大。进去本就是为了做点学问,实现下人生价值,结果我一看比较渺茫。

 

做猪肉生意快二十年,我了解猪肉。除了买卖,关于养殖、猪肉宰杀、防疫我都研究过,在这行比较擅长,就重操旧业了。

 

此外,也有收入方面的考虑。基层公务员工资比较低,我刚进去拿1000块钱,现在是5100块。我得养活老人、两个孩子。这几年单位的工资基本没什么积累,之前之所以没问题,是因为有最开始卖猪肉攒的钱,吃老本。还是做生意挣得多些。

 

待在单位,其实也能混,但是我一眼就看到十年、二十年以后的样子。别人也劝我,再坚持三年,满了工龄,可以提前退休。但我觉得时间不等人了,我现在已经50多岁,还能奋力做几年?现在就得分秒必争,三年我也等不了了。

 


谈12年公职

 “我这个人在政治上没什么前途”



众所周知,2003年,关于38岁北大学子卖猪肉的新闻火了以后,地方政府压力很大,主要领导找到陆步轩,说当地的单位部门随便挑,就是不要再卖猪肉了。陆步轩不想让领导为难,但又觉得自己不是当官的料,就选择了档案局。“希望有人给我发工资,自己还能做学问。”

 

因为是文化部门,本来陆步轩想应该还好,但后来发现里面也有很多问题,自己并不适应,很早也想辞职了。在这里,陆步轩每天都和文字打交道。12年里,参编了两部年鉴,一部地方志。

 
在档案馆工作的陆步轩。图片来自网络。



谈北大

“跟北大一次‘碰瓷’,终身受益”



现在陆步轩看开了。其实,一开始陆步轩也认为自己卖猪肉,是给北大丢脸的份。所以毕业好多年,都没去参加同学聚会,觉得自己混得差。


当然,现在的陆步轩想开了,职业没有贵贱,北大学生卖猪肉自食其力也不丢人。“我对杀猪卖肉熟悉,又有文字总结表达能力、研究能力。如果做出成绩了,能得到社会认可,哪怕就是个猪肉专家,我也觉得挺好的,就实现了我当初的理想。”

 

是的,做个“猪肉状元”不也很好?现在的观念,整体社会氛围,也与12年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宽容了。


“与12年前卖猪肉比,表面看是一样的事,但我早把定位转移了。以前是为了谋生,现在是为了谋事,从谋生到谋事的一个转变。出发点不一样。”

 

至于对于“北大屠夫”这个称号,陆步轩评价说:“这就像碰瓷一样,这辈子跟北大碰上瓷了,一次‘碰瓷’终身受益。‘北大屠夫’,两个词组成,听起来一个很高大上,一个低端,放在一起反差大嘛。之前我不喜欢这个称呼,现在不介意了,甚至有点儿自豪。”


12年,一个甲子。祝福陆步轩,也祝福我们这个越来越宽容的社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