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华中农大“90后”同框,可“贵”年“华”| 90后,到!
从狮山到溪山
“90后”仰望星空,俯身耕耘
不畏艰险,勇敢逆行
用行动肩负起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科技扶贫,助力产业发展
贵州大学研究生 张明华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张明华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岩园村、黄池村等多个乡镇开展养殖调研及现场培训项目。
他说:“为了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学校对贵州各贫困地区开展了产业扶贫,疫情期间,学校各产业团队利用“溪山春雨”贵大助农云课堂、电话、短信、微信、公众号、远程视频、掌中宝及其他直播平台等方式开展春耕备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等,将实用技术传递到千家万户。在贵州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学校各专家团队又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教学,确保老百姓,看得懂,学得会。对养殖户发病的动物,团队成员把病料带回实验室,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为养殖户做好养殖防疫及指导用药。”
华中农大研究生 王龙
坚守脱贫攻坚一线的王龙,一直跟随导师在恩施州建始县因地制宜的开展以富硒冷水鱼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为主导的产业帮扶工作,推广冷水养鱼、生态净化、尾渣施肥、鱼稻共作的绿色养殖模式。
他说:“经过近7年努力,我们在当地形成了以恩施州国硒冷水渔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年产值从最初的不到5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近700万元,有效助力周边脱贫300余人。2020年是学校实施定点帮扶建始县八年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也将和老师与同学们一道,共同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青春力量。”
教育扶贫,点亮梦想之灯
贵州大学博士生 王倩
以王倩为代表的贵州大学“博士村长”们,坚持以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等形式服务贵州省130多个贫困乡村,帮助农村产业升级,破解生产难题,同时也在30余县建立了示范基地。
她说:“我们走村窜寨,开展了一次次扶贫调研、专题讲座,开设了脱盲再教育学习班,进行了生产技能培训、政策法规宣讲等,推动了定点扶贫地的经济收入大大增加,百姓们年年增产增收,实现了科技产业转化,教育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教育力度也大大增加。我觉得自己正在做着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会把扶贫扶智这件事一直坚持做下去。”
华中农大本禹志愿服务队 樊懿楷
樊懿楷是华中农大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中的一员,作为教育扶贫的一份子,他说:“过去一年里,我们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携手学校和当地政府,在留守儿童保护、控辍保学、精准扶贫等工作上竭尽全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支教小学新建了图书馆和学生宿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更可喜的是,我们参与并见证了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为脱贫攻坚贡献了青春力量!作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我很荣幸能够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知识支农,助力春耕
贵州大学研究生 张蹯
作为贵州大学科技助力春耕团队的一员, 张蹯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起垄、覆膜、移栽等技术。
他说:“通过此次农耕帮扶的经历,我更深刻地理解,不仅要把学术理论研究搞好,更应该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工作,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贵大的一名学子,我会谨记宋校长常说的一句话——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
华中农大研究生 韦壮敏
今年雨水时节,华中农大向全体师生发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助力春耕备耕的号召,作为一名学农的研究生,韦壮敏便积极投身柑橘种植知识普及和农作物施肥打药等工作中。
他说:“亲身实践后,最大的收获是,对产业脱贫重要性的认识更深刻了,对理论研究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差距有了更明确的认知,而这些也正是我在未来的学习中要去填补的空间和努力的方向。”
热血战“疫” ,为爱逆行
贵州大学本科生 冉诗学
坚守疫情防控一线一个多月,冉诗学说:“历经这次疫情,我觉得自己长大了。疫情暴发后,在老家看到团贵州省委的招募志愿者通知,便立即报名了。后来发现病毒的感染性很强,在志愿服务一个多月时间里,为了避免让家人感染,我一个人独居在亲戚家空房里,虽然很想念家人,但每当收到和我做着同样工作的父亲发来的短信时,都给予了我一种力量,也让我更加的勇敢。”
华中农大研究生 白威
在这次疫情中,白威不幸被确诊了,幸运的是,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他很快就康复了,得知康复患者血浆可以用于临床治疗,他便在2月17日与3月17日各捐献了400ml血浆。
他说:“历经这次疫情,我最大的感触是对奉献这个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疫情肆虐,全民共战,无数志愿者、医护工作人员舍生忘死,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为这场战‘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这段经历也让我加速成长。”
不让须眉,坚守后方
贵州大学本科生 黄佳瑜
疫情期间,黄佳瑜积极投身全省医药物资的采购和调配工作中。她说:“筹集和调配全省的医药物资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而一份份文件就是连接的桥梁。在疫情严峻的时刻,我们保障了全省医护人员、抗疫工作者等的医药物资问题;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没有因为防护物资的缺乏而阻断。我很荣幸我是一名抗疫志愿者,在关键时刻扛起了我们‘90后’的责任与担当。”
华中农大研究生 芦慧
疫情暴发后,为保障全武汉市民的日常生活供应,芦慧和许多志愿者们一道,参与到超市爱心肉和爱心菜的分装发放工作中。
她说:“尽管有时候累得直不起腰,但每每想到有这么多人都在为赢得这场战‘疫’浴血奋战,便咬咬牙挺过去了。为期十多天的志愿服务结束后,我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这段经历,让我坚信,承担一份责任是一种荣耀,尽一份善举是一种温暖。”
在可“贵”年“华”里
这群“90后”
不惧风雨,勇挑重担
用实际行动奏响了青春之歌
· 策划 ·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
· 来源 ·
贵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视频制作 ·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贵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杨延哲 戴壮 胡昂 杨婷
· 文案撰稿 ·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贵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 素材来源 ·
贵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海报及封面设计 ·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徐礼祥
关于贵大,你可能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