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耳语 | 见字如面,师恩难忘
世间瑰丽,风情万千
溪山耳语与您相约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这一期溪溪想分享关于同学和老师的故事,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同的老师,他们或以智慧启迪我们的人生,或以言行塑造我们的品行……让我们一起用耳朵去感受好文的温暖。
我所认识的张闻玉老师(节选)
廖银
愚自发蒙至研究生毕业,二十年间,师不在少数,张老师是教过我的最年长之师。
与老师的师生情缘起于研究生课程“传统小学”。闻玉师以七十二岁高龄,为我等研究生授课。老师谈起学问,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思路清晰,情怀高古,让我们感受到百年学府的积淀与厚重。
刚认识老师时,他体格微胖,喜穿运动服,精神矍铄,目光聚神,言行间流露淡定与从容,让学生觉得和蔼可亲,没有心理压力。这既有年长者的平和,更是老师学问涵养在人格方面的体现。与老师接触过的学生,均能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宽怀。
威严棒喝与循循善诱,在师教中各有千秋,互补短长,于后者,我以为闻玉师做到了极致。无论在学业上、生活中还是工作方面,看到了学生的不足之处,老师会直接说出并加指正,若学生固执己见,充耳不闻,或闻过而不能改,亦处之泰然。他认为,人各赋秉性,外缘乃助力,不可强求。但凡学生写了文章,交与老师审阅的,老师多从正面加以肯定和鼓励,若有可取者,还通过微信群等进行转发宣传,以营造师门勤学、竞学、互学之风气。
闻玉师对学生的关怀是多方面的,体现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次,我与同为学生的妻子去看望闻玉师,除了关心生活、工作外,老师还问及我现在的读书学习情况,我如实汇报,学宗儒家,重点研读《论语》,老师说“很好!”,但强调仅读《论语》还不够,还要读《孟子》,养浩然正气,做大丈夫。我恍然大悟,老师的从容与宽怀,都是他自觉涵养的结果,于是对老师的敬佩又增添几分。
老师性格随和,常与学生一起餐叙,为人处世、学问文章便在言传身教中,润物无声。老师很能体恤学生的清苦,与学生小聚都是他买单,从不让学生掏腰包。面对粮食,老师不会在意所谓“大教授”的面子,每次餐毕,若有剩余,都会让学生打包或自己打包带走,绝不浪费。经历过困难日子的人最能懂得珍惜幸福。
闻玉师,是我的老师,也是长辈,其学问如大海,其道德如高山,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愿学追师长,行效贤德,克勤精进,终日乾乾,道德文章,以期有成。
公共管理学院 汤丽
他,严厉、搞笑也有温情流露。
在课堂上的他幽默风趣,每节课似乎都要让人笑出腹肌,拥有众多的迷弟迷妹,俨然成为了年级组的“大红人”;回到班主任身份的他,严格而严厉,他奉行“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但他那看到我们犯错时的严肃面容,让我们去认错时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之感;生活中的他,温暖和善,课间时总一遍遍催促我们走出教室透透气,晚自习常走进教室,一个个的为同学解疑答惑;高考时他特意穿上了红色的衣服,站在考场外等待每一个逐梦的孩子。
她,温柔、温暖,是同学们最爱的姐姐。
她常按照自己衣服的颜色挑选回答问题的“幸运儿”,课前猜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成为了我们闲暇时的小消遣;她时常给我们带来棒棒糖、巧克力、小饼干等小礼物,课后全班一起分发零食是那时最快乐的时光;她让我们“每日一记”,每天摘抄喜欢的句子或记录一段感受,让我们时隔多年仍能够拾起当时的美好。她未能陪伴我们走过高三,但在同学制作的毕业视频中为我们送上祝福,答应会来和我们一起照毕业照,在毕业照中的她和我们都多了份成熟,但仍是那个初见时的模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梦想的种子发芽、长大、开出了花。“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愿桃李飘香,有一天我们也能成为他们的骄傲。
-----
人生不止诗和远方
溪山耳语,把美好说给你听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的精彩推文
如果你觉得我们做得好的话
记得点在看或者转发给其他人哦
责任编辑:田玲荔审校:凡佳佳编审:文洋
关于贵大,你可能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