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粮食都在涨价,你准备好了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洋富商 Author 南洋富商
01
2020年10月9日,诺贝尔和平奖破天荒授予世界粮食组织。
而联合国粮农署表示,受各种因素影响,全世界的粮食都在涨价,9月世界粮食价格连续第四个月上涨;其中小麦价格9月环比上涨5.1%,同比大涨13.6%。
在这之前,四川省政府破天荒提倡「藏粮于民」,不仅以新闻的形式发布,还发到每个四川人的手机短信。
即便是不会用智能机的老人,也会在功能机上收到信息。
这些老人都是经历过那三年饥荒的。那三年,四川饿死的人数,超过阿塞拜疆总人口,大约是亚美尼亚总人口的四倍。
其实早在7月份,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就发布一个通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全市果木腾退改种水稻情况调查的通知」。
以前政府的宣传都是大家信任国家的储备粮,现在建议藏粮于民;以前提倡退耕还林,现在突然提倡退林还耕。这中间的含义不言而喻。
国家也没有放松警惕。国庆前半个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六个严禁。
总结起来一句话:死守耕地,粮食至上。
02
看到粮食涨价的消息,一定会有人焦虑,一定会有人赶紧囤粮食。有些人担心的是以后粮食更贵,会多花钱。另一些人担心粮食短缺,需要囤一些应急。
这让人想起当年大地震引起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很多人抢购食盐的场景。当时那些人的想法很简单:海水污染了没法晒盐了,得多囤点。
后来那些囤盐囤酱油的人被大家笑话。这次囤粮会不会跟当年囤盐那样被人笑话?
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福岛核泄漏的时候,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以核电站的这点泄露剂量,对整个大海是微不足道的。那时候联合国并没有提醒你们买盐。任何一个国家政府也不会发短信告诉大家要多买盐。
今年的粮食情况,是真的严峻。
说粮食严峻,不是说全世界的人均粮食不够。这个地球上的人均粮食一直是够的,正如我们几个人和马云平均一下财产,人均都有几百亿。
粮食的主要问题是:很多人拿不到人均的那个份额,正如很多人的收入远远低于平均工资。
另一个问题是:即便别处有粮食可以支援,也不一定能够运过来。
刚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世界粮食组织,多年来一直努力把粮食送到那些被遗忘、被阻塞的角落。冲突,战争,种族仇杀,旱灾,水灾,蝗灾,地震,都可能带来饥荒。为了把食物送到危险地区,已经有一些世界粮食组织的员工牺牲了生命。
或许还有人记得武汉封城的时候,市民到超市抢购食物的情况。
封城令是突然发布的。没人知道会封城多久。
武汉总人口1400多万,超过许多小国家的总人口。这样的城市,一天需要消耗不计其数的食物。
那时候人们还不清楚病毒的潜伏期。封城到底只需要一个月,还是半年,也无法预测。如果封城持续半年甚至一年,或者全国都像武汉一样严重,道路和物流受阻,谁敢保证武汉人民能够得到足够的粮食?
万幸的是封城及时,全国行动迅速驰援武汉。在电视里我们看到,驰援的不仅仅有医务人员,还有来自各地的粮食、蔬菜。
今年不仅是粮食大减产的一年,更是COVID-19肆虐的一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秘书长谭德塞谈论今年冬天的世界疫情,连续说了三次:worese,worse,worse。
比疫情更加worse的,是全世界的隔离、对立、贸易中断,以及战争的阴影。
03
从来没有灾难比战争更可怕的灾难。饿死人最快的办法,不是颗粒无收的旱灾蝗灾,而是兵灾。
巴尔干半岛并不贫瘠,但是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让人民陷入饥荒。在波斯尼亚和萨拉热窝的围城中,若不是有联合国和北约飞机空投粮食,无数人已经活活饿死。
长春曾经是世界上规划最好的城市,伪满洲国曾经是亚洲第一工业区,广袤的东北大平原更是重要产粮区,但是长春围城导致几十万人因为饥饿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
德国和苏联都不缺土地,二战期间,士兵们吃的是夹杂麸皮和发酵木屑的干面包,民众则更困苦,无数人饿死。季羡林回忆起他的德国导师,即便是这样的学术大师,也只能和普通脑力劳动者一样,每天分到125克的食物。
有些人以为当代战争就是斩首行动,已经与普通百姓无关。但是你看看波斯尼亚和阿塞拜疆,短短几天已经需要让老人和年轻姑娘参军。双方已经开始轰炸核电站、水电站、油库。如果有一天战争继续升级,核电站反应堆炸裂破裂,导致庄稼被核尘埃污染,水库大坝被炸淹没了农田和粮仓,农业机械因缺油无法操作,农田因缺人耕种而农田荒废,那么,刚刚脱离饥饿没几年的亚美尼亚,很快就会跌入更可怕的饥荒。
中国作为爱好和平的国家,也形势骤然紧张,到处都是宣传征兵的标语,以及「准备过苦日子」的提醒。
只要世界上的冲突和战争一天不停止,饥荒就不会停止。
不要嘲笑那个买了2600多斤粮食扛到三楼家里的大妈。这点粮食的钱,相对于房价,仅仅是大城市0.1平方米的房价,即便发生饥荒的概率只有1%,这也是一笔值得做的投资。
历史上的饥荒年代,市场交易价格是这样的:一袋大米可以换一座大房子,一升米可以换一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