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顽石:如何看待改“八年抗战”为“十四年抗战”

2017-01-12 顽石 红歌会网


  今天在网上看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一个通知,内容是要求各级各类教材从2017年春季开始将“八年抗战”全部改为“十四年抗战”。该消息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些朋友点名要顽石谈谈看法。

  我认为,改“八年抗战”为“十四年抗战”是对的,但其中的动机有待进一步探究。

  虽然教育部的通知并未明确为什么要改“八年抗战”为“十四年抗战”,但我宁愿相信决策者的出发点是好的。在“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之间,中国不仅有抗战,而且那段抗战史可歌可泣。

  “九一八”之后,虽然国民党军队撤出了东北,但中国共产党整合、发展并领导了抗日武装力量(1935年以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地区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抗联最多时发展到了四万多人,共消灭日伪军近二十万,其中1931年——1937年歼敌十余万,涌现了杨靖宇、赵一曼等一大批永垂青史的民族英雄。仅仅强调八年抗战,的确是对东北抗日武装那段气壮山河的抗日历史的抹杀。

  此外,全面抗战开始之前,国统区爆发的爱国学生运动(如“一二九”运动)等群众运动也是抗战历史的一部分,而这些运动也都是共产党领导和组织的。

  不能否认,“八年抗战”之前,关内的国民党将士自发的、零星的抗战也还有一些,如十九路军“一二八”淞沪抗战等。但从政府层面来说,这一段国民党的历史就是妥协投降的历史,连像“卢沟桥事变”之后的消极抗战都几乎没有。

  因此,强调“十四年抗战”,实际上就是要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尽管我向来不惜以最好的善意来揣测各级领导,可我仍然有一丝隐忧。就在一个月前的国家公祭日,央视有几个频道居然都在大谈国民党军队如何进行英勇悲壮的南京保卫战,把虎踞龙盘的六朝古都说成无险可守,将三倍于日军的国军仓皇逃窜说成战至弹尽粮绝才不得不弃守,将被日军残杀30多万同胞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我当时还以为是在看中央日报社的新闻呢。这一次教育部改“八年抗战”为“十四年抗战”,该不会又是要把《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停战协定》《何梅协定》也当成国军英勇抗战的斑斓历史来讴歌吧。

  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顽石觉得教育部还应该尽快出台一个补充通知,即明确为什么要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2017.01.1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