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周说文 | 空间布局:“纸上谈兵”的智慧(编制规划思考之二)

范周 言之有范 2021-07-18

导语
昨天分享了本人对于“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中定位问题的看法,今日我们再来说说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空间布局在文化产业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至关重要,一定要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予以全面考虑,突出核心、明确重点,并且兼顾好全域。



1
发挥核心区域引擎作用


在核心点上要找到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最有活力的区域,可以是“一轴”,也可以是“一极”,但归根结底,它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2
围绕核心进行支撑


它们通常都是在两翼或者是一条带上,而这种支撑往往是完整产业链条的组成部分,经常与其他产业相融合,所以在空间布局中应该对此予以充分考虑。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内部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联动发展。注重新型文化业态的培育,提高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快产业结构创新、链条创新、形态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发展。


3
搞好“小气候”设计


空间布局中常常出现一些组团现象,不仅是物理上的相互关联关系,还体现在产业链内部的协同创新。因此在空间布局中要充分利用“组团”概念,搞好空间布局的“小气候”设计。


4
做强“虚拟空间”


在现代空间理论中,有人提出“虚拟空间”的概念,这恰恰是文化创意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产业园,也是一个整体的文化产业孵化器。一方面,像这样的“虚拟空间”要做好公共服务的平台建设;另一方面,空间中的每一个创意个体则应该利用好这样的公共平台,更多地拿出富有特色的创意设计作品来。依托斯坦福大学发展起来的美国“硅谷”便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5
突出文化地标


在兼顾以上原则的同时,还应该体现出一定的亮点和特色,也就是说,在空间布局中要有一定的“地标式”的文化产业建筑和设计。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伦敦的海德公园一号,乃至中国天津火车站前的标志大钟等等,不胜枚举,这些地标都不仅仅表现在其造型上的“亮眼”,还体现了文化产业城市发展中的时代先驱性、产业引领性,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创意性和新颖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