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公共文化遇上文化产业

范周 言之有范 2021-07-18

导语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近年来,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公共文化却似乎受到了冷落。然而,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在文化强国建设道路上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
公共文化服务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市场、导向和支持


文化消费需求决定文化生产,作为需求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向。图书馆、群众文化馆、科技馆等基层文化设施既有公益惠民的功能,又为文化市场上的文化产品生产提供了需求导向。政府文化采购力度日益加大,针对这部分的文化生产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公共文化服务通过票价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艺术表演团体提供公益性演出;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低价场次或门票,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如此种种,公共文化服务扮演起了文化产业生产和群众文化消费之间的桥梁角色。


最具规模的例子当属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2013年首届消费季历时45天,累计2654.3万消费人次、52.3亿元成交金额;2014年消费季消费额近乎翻番,人均消费值增长36%,消费人次增长了42%。当当网作为文化内容提供商,在2014年惠民文化消费季期间消费额达到20亿。透过这些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对文化产业的撬动作用可见一斑。



2
文化产业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


公共文化服务切忌“空对空”,需要文化产业为之提供实实在在的内容,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的运转则依赖于文化产业中的演艺、出版、电影电视等多个行业。宋城演艺是民营文化企业的代表,是完全产业化的组织,但他们每年都会和当地政府合作,邀请残疾人、生活困难等弱势群体进入宋城观看演出,为公共文化服务作出了不少贡献。


同时,《意见》也指出,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灵活运用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卫星网络等手段拓宽公共文化资源传输渠道,同时大力推进“三网融合”,促进新型载体建设,而这些载体都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新媒体繁荣背景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更加紧密


当今,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90后、00后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力军。2014年,中国游戏市场用户已达到5.17亿,实际收入达到1144.8亿人民币。如此庞大的游戏产业,商家大多选择了“免费+付费”的盈利模式。简言之就是,用户免费玩游戏,付费买装备。免费的那一部分带有公益文化的性质,而收费部分则更多地体现出经营性产业的内涵。类似的,电子阅读、移动APP下载及服务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文化产业和事业的紧密结合。


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线上支付的便捷性使得文化消费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变得更加畅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融合也更加方便快捷。仍以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来说,线上交易成为2014年消费季的最大亮点,成交金额高达28.8亿元,占交易总量的55%,这个比重势必会越占越大。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满足了文化建设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当公共文化遇上文化产业,如何使二者携手共进、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力,推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手分享吧!如果您有私家收藏,欢迎投稿共赏!合作交流邮箱:yanzhiyoufa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