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解读文化新政 预测2015走势
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早已经被提上了国计民生的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意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正确导向,这正是文化引领作用的体现。
这次的文件中特别区分了六种文化,强调了发挥文化引导作用需要注意的几点。第一,要发展先进文化,因为先进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面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第二,要创新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三,要扶持通俗文化,有些通俗文化深受百姓的认可和喜爱,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拥有很大的市场,如果不加以扶持,久而久之就会被边缘化;第四,要引导流行文化,年轻人喜欢的网络文化、街头文化等等,需要去引导它从而使其与国家主流文化协调发展。第五,要改造落后文化,我们传统中有些文化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这里面不乏陋习甚至是恶习,因此不能一味地继承,那些反科学、违背社会发展的落后文化需要改造。第六,抵制有害文化,不能让其成为破坏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蛀虫。
前段时间,人人影视和射手网关闭,很多热爱国外影视剧的影迷抱怨甚多,也觉得非常可惜。甚至,在国外网站公布的十大盗版资源网站,中国网站赫然在目。免费使用字幕组资源的行为是把版权抛到了脑后,观众自己看得很开心,但是这种享受是建立在损害版权方利益的基础上,简言之别人辛辛苦苦做出的劳动成果被人无偿使用,换做谁都会觉得很痛心。从大处来讲,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小处来讲,这是一种社会消费习惯问题;从本质上说,这应该是一种有害文化,不能提倡。
那么,如何实现对文化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合理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呢?我认为,要加快文化立法的进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立法工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上,法治建设必须要跟上。随着公共文化建设在向深水区迈进,我们势必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而法律保障是解决灰色地带问题的重要办法。所以《意见》第二十六条,专门讲到了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
此次,中央在《意见》之后增加了附件《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标准》的出台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因为在《标准》中,很多需要保障的人、财、物都实现了量化,不论是硬件设施建设、内容建设,还是管理体制的建设。
我院去年参与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制定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起草工作。在全国各地的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公共文化服务确确实实需要在标准建设上下功夫。比如,有的部门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看心情”,钱多就多建设,钱少就少建设,这与老百姓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恰恰是矛盾的。过去没有对公共文化予以足够的重视,直接的表现就是基本公共文化建设没有标准可言。再比如,有些地区,尤其是基层地区将本应该从事公共文化工作的编制占用,或者文化编不管文化事儿。虽然我们都知道,基层人少事多,形象的说是“千条线一根针”。但是,管文化的人是要有岗位,并且定编制的。所以在《标准》中明确规定乡镇综合文化站每站要配有编制人员1—2人,这是硬性规定。又如,很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农民工数量庞大,这些人在户籍预算中是没有别安排的,但是他们同样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创造了巨大财富,那么他们的文化消费由谁来负责?他们的文化消费财政保障由谁来担负?这些都是应该考虑解决的问题。此次《意见》中讲到要按照户籍人口的比例来制定各地公共文化的财政预算,这就是规范的体现。
首先,2015年是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宣传年,要进一步提升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认识,将其放到更重要的地位上。
第二,2015年是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年,中办、国办印发的《意见》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落到了实处。
第三,2015年是调整各级党委、政府对公共文化认识的认知年,在这一年中要逐渐找到过去工作中不到位的地方。
第四,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要将公共文化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第五,在教育方面,《意见》指出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我看来,教育主管部门设立公共文化专业,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专业,将会提高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对公共文化的发展而言是利好消息。
总之,2015年中国公共文化建设走上了快车道,随着公共文化的建设,我国文化强国战略也会在公共文化领域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