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洋节热”背后的“冷思考”

范周 言之有范 2021-07-18


导语
近些年来,西方的洋节在中国颇为流行。林林总总的洋节,在改革开放之后悄然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影响由小变大,从城市到乡村,从年轻人和教会的信徒逐渐波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节日的相遇,也正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而这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真的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我国传统文化处于岌岌可危的境遇之下吗?
洋节热

刚刚过去的情人节,让许多朋友着实快乐了一把,放眼望去,网络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式秀恩爱、情人节段子、幽谷之情以及落单者的哀愁之叹。又如不可小觑的感恩节、圣诞节。在一些大中型城市里,圣诞节的狂欢已经让几天后的元旦显得索然无味,甚至我国传统的春节,在圣诞节面前,也变得有些力不从心。在年轻人当中,这类现象表现的更加明显和集中。甚至有西方鬼节之称的万圣节,在一些大都市当中,也能形成万人空巷的盛况,被年轻人过得好不热闹。据说,在万圣节当天,北京的一些教堂旁边,后半夜还依然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有人将这种现象阐释为西方文明优越于东方文明的一种表现,也有人说这是当下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社会消费群落对传统文化的无声抗议,还有人说西方洋节用事实证明,中国传统文明当下已经格外脆弱,不堪一击。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冷思考


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如此大惊小怪。改革开放后,禁锢了许久的国人面对这些西方节日巨大的参与性、开放性、平等性和草根性,表现出了颇为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许多拥有西方宗教信仰和信仰情结的人也开始追捧这类洋节。


我认为,这些现象对东方文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并无太大冲击。不应该一提及西方的情人节就想起中国的七夕,一谈到西方的圣诞节,就要拿来和中国传统春节相比拟。在开放的国家和开放的文明社会中,我们应以包容的心态来面对这类所谓“洋节”现象。像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很多西方欧美国家,他们在过自己的传统节日时,并未排斥中国人的春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我国有部分人口为佛教徒,而其他宗教信仰和无宗教信仰的民众也并没有对佛教的文化和节日有任何抵制和反感。



人类文明走到了今天,形成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每个人都在多元的文明中寻求自己最感兴趣的文化因子,从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宿,这正是文明和开化的表现。在浩瀚如烟的文化因子中,也并不存在着优劣高低,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熏陶下的文化消费需求。


比较东西方文化节日,有一点是对比鲜明的:在中国的文化节日中,更多的是指向神圣和神圣下的仪式。如即将到来的春节,蕴涵着团圆的含义,是晚辈对长辈表达尊重、敬仰以及怀念的仪式型节日。除夕之夜,一定要阖家团圆,在这一天,不管家有多远,家庭成员有多分散,四方的游子也都会回到家,与家人团聚,把酒言欢。最传统的中国春节,以团圆、和谐、仪式感为特色。又如七夕、清明、端午等我国传统节日,也都有着鲜明的仪式感。相比之下,西方的节日更多体现为参与感,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表情达意。我国当代青年人在此类洋节的参与过程中,得到身心放松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节日本身带来的思想教育、精神归宿等节日主题的影响。




在西方节日面前,我们更应反思一下东方节日的改革问题。许多我国传统节日,拥有着清晰的含义,符合东方文化传承的文化因子,然而,如何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产生归属感?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现今互联网思维已经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节日中也有所体现。由曾经的当面发利是到如今的线上抢红包,由曾经的书信往来到如今的拜年轻应用。这些都是传统节日在互联网影响下的变革。在面对人类文明时,我们也应该用平等、开放、包容、进步的眼光去对待和吸收。



因此,面对西方节日的中国化表现,我们也不要大惊小怪,认为其侵蚀了我国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拥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之根,已深扎地下,不可撼动。首先我们应对此有着足够的文化自信。同时,对中国传统节日也不要一成不变的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渗透,在节日中也应有所表现,取长补短,取精弃糟。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手分享吧!如果您有私家收藏,欢迎投稿共赏!合作交流邮箱:yanzhiyoufa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