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创的未来在青年

范周 言之有范 2021-07-18


导语
近期,我和我的4位硕士研究生到台湾参加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第十一届论坛,七天六夜的台湾文创之行,每一个青年人都有着自己对台湾的深刻感受。今天,将这几位年轻人对台湾的认识分享给大家。文创的未来在青年,两岸青年的现状、教育、生活态度等等,都影响着文创的明天。

一、生活:台湾青年人的危机与奋斗


1、从大陆到台湾:同样的生存压力


我们常常抱怨自己的生存状况很差,比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毕业即失业、竞争过于激烈等等,同样在台湾,那里的青年也面临着相似的压力。毛云聪同学在此次台湾之行中了解到,台湾青年的生存压力似乎更大,他们的竞争甚至比我们要激烈得多。在台湾,许多人从学生时代就背负债务,毕业后工作不好找,或者找到的是薪资很低的派遣工,经济紧张就办信用卡透支,一不小心成为卡债族,如果在都会区上班,“安居”也成为奢想。




目前,岛内的就业市场几乎都处于饱和状态。加之资源和市场的局限,尽管大陆与台湾有很多不同的实际情况需要适应,仍然有很多台湾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大陆,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发展。在台湾,硕士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在新台币3万元左右,折合成人民币大约为6000元上下。但他们的消费也一定不比大陆低,比较好的房屋租金也在1.5万到2万之间(人民币3000-4000元),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2、从台湾到大陆:同样需要勤奋努力


台湾著名青年作家九把刀曾在作品中写道:“说出来被人嘲笑的梦想,才有被实现的价值。”这对梦想的执着追求紧密相连,与他们的拼搏努力息息相关。


尹航同学对此有着深刻的感触。“台湾青年人非常勤奋,正常的年轻人工作时间一天都是10小时以上。加上现在大陆的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的增强,给台湾也带了很深的危机感。”


“很多在大陆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第三方支付、移动互联网,在台湾的使用率却是很低的。虽然很多大陆的同学不停地抱怨北京的雾霾、停车场一般的高速、沙丁鱼似的地铁,但是在自嘲的背后反而体现的是一种自信,一种大趋势在握的自信。”毛云聪在与台湾好友的对话中颇有感触,他认为这反映出大陆实力的不断提升,从中也可以看出大形势下台湾青年的危机。因此无论是留在台湾的青年,还是到大陆来开辟市场的青年人,都非常勤奋。




阿里巴巴马云曾在今年初的时候赴台湾演讲受到台湾青年的疯狂追捧。因为他恰恰满足了青年对未来美好想象的缩影。马云的高人气,反映了台湾青年对成功的渴望,以及他们对有志难伸的愤懑。

二、态度:台湾青年人的自我实现


舒麟同学对台湾年轻人的生活态度有着深入的感受。“在台湾,从青年人到中年人,更加重视生活的幸福感。这反应在文创产业当中,就是更加关注每一个生活的细节,所有文创的设计都很接地气,实用美观。另外,他们也注重自我实现,不论是多高的学历,是否有工作,他们也都努力追求另一种生活的境界,比如业余时间去当志愿者,打工赚外快,他们对待每一件事情都很认真,保持心态乐观。”从舒麟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台湾青年对生活的浓烈热爱。




正如台湾青年所说:“比起存款簿上的数字,我们更重视生活中的快乐,工作的薪资虽然重要,但是是否与个人志趣相符,可否发展自我,或者是否符合人生目标等等,也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教育:务实严谨中的人文关怀


1、台湾文创教育重在务实


“在我看来,台湾的教育非常严谨,务实,着重于解决实际的问题。我们在台湾参加文化创意产业务实工作坊时就有这样一种体会。”毛云聪同学在参加了文化创意产业实务工作坊之后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在创意工坊的学习过程中,我的任务是根据大陆的地标性城市直接去思考和设计相关的文创产品,于是我们选择了长城意象来设计文创商品并将其细化出来,得到了好评。在这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之间是零距离接触的,想法、问题可以随时交流,这种头脑风暴式的教育模式不同于大陆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模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创的理解和产品设计的理解。”


舒麟同学曾经到台湾做过交换生,在此次文创之行的经历,让她对台湾教育有着更详实的感受。她表示,在台湾务实的教育理念下,台湾的学生动手能力比大陆学生更强,大陆学生对于理念性的知识的掌握能力则表现得更加突出。这和两岸不同的教育模式不无关系。台湾各地大量的科技大学都以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为目标去,对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深度挖掘和培养。这就为高质量文创奠定了人才基础,为文创生活化和生活文创化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台湾文创“小而美”的特点。


2、台湾教育富有人性关怀


台湾的教育特别有人性的关怀,这是此次赴台同学的另一个重要感受。毛云聪同学说:“台湾的教学主要教会学生为什么,但我们大陆的教学很多时候只止步于是什么。我们很多时候忽略了教育本身的目的,只关注于需要功利的一个结果。”


同样参加工作坊学习的康琼艳同学也感受到了台湾老师对学生参与感的重视。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自己设计一个观光农场的功能区,以及如何布局各个区块。开始动手操作环节的时候,很多台湾的小伙伴迅速地进入状态,我却迟迟不敢下笔。老师很细心地发现了这一点,强调说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在纸上就好,很多专业的设计人员也是在反复地推倒重来中完成规划。在这种鼓励下,很多大陆的同学放下了心里的包袱。的确,台湾的课堂强调学生全身心的参与,课堂作业最后都贴在墙上,老师邀请每位同学一一阐述自己的创意,并对此逐一点评,对学生创意的设计点总是不忘记赞赏,结束时大家都报以掌声。联想到国内课堂上踊跃的多数都是优等生,很多不爱讲话或表现不尽人意的同学在课堂上或多或少被忽略,台湾老师对互动性和参与感的重视,实在是很值得大陆学习,这背后是对所有学生心灵的关怀和体恤。




3、青年教育倍受重视


台湾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和高端教育,这是尹航同学在与台湾青年交流之后的感受之一。“终身学习的观念普遍深化在了台湾人的潜意识中。台湾的市场比较小,竞争非常激烈,年轻人会利用学习工作之余的时间考取各种证件,也习惯在放学或下班之后再深夜两点左右继续看书学习,进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尹航同学如是说。

范周老师点评




年青人是世界的未来,是文创的未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此,我用问题的形式,向广大青年人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文创的实践范围究竟应该有多广?


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如果文创产业的发展如果仅仅局限在一个地区,一所学校,一个课题组,我们的文创又能走多远呢?


第二,文创的竞争力究竟在哪里?


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当中,中国的经济一定会朝着世界一流经济大国的目标去迈进。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数将会越来越大,经济发展的速度将由原来的快速增长过渡到中速增长。当前,我国国内现有的自由的市场尚且能够给文创企业带来足够的回报。但是,当台湾、日本、韩国甚至欧美等地的文创产业一起涌入我们的文化市场,市场饱和的一天终会到来。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陆的文创产业又将如何突围?离开了本土消费市场,我们的文创产品能走出去吗?


十年之后,我们的社会已经老龄化了,等到那时再有危机感?还是我们现在就应该居安思危?而更需要我们冷静思考的是,现在我们是不是能够真正的“居安”?是否有“安”可“居”?


第三,两岸的教育对两岸的文创人才将意味着什么?


台湾的文创教育注重小处着手,细节切入,情感导入,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之中。我们大陆的教育则是从宏观勾勒开始,由概念导入,对学生进行本土化、中国化的熏陶。目前来看,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各有千秋,但是当两者都走向世界之后,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文创与其他产业不同,它具有教化功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属性。文创的从业人员的创意和文创产品的社会感染力是任何现行的教科书都无法替代的。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特殊的作用,两岸都在关注文创,都在运用文创来提升青年人的素质和整个社会的素质。台湾青年人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危机和不足,大陆去台湾旅游、访问的青年人也同样看到了自己的局限,在彼此认识到这些之后,如何迎头赶上?怎样取长补短?我认为这是两岸文创的青年人应该共同去做的事情。


总之,文创的未来在于青年人,青年人的力量是文创发展的生生动力。


编辑整理:武艺、谢菲、郭丛笑、吴学达、赵瑞熙


相关文章推荐:
言之有范
回复数字“1”,查看《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回顾》之政策盘点、电视、动漫、电影、演艺等产业盘点。

回复数字“2”,查看《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回顾》之出版、艺术品、数字音乐、游戏、移动APP等产业盘点。

回复数字“3”,查看《“十二五”收官年》(1-4)。

回复数字“4”,查看《“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应做好顶层设计》。

回复数字“5”,查看《2015羊年特辑》之《九问春晚》。

回复数字“6”,查看视频《老范开讲》(1-3)。

回复数字“7”,查看专题《编制规划思考》。

回复数字“8”,查看《乡村调研系列(上)》。

回复数字“9”,查看《乡村调研系列(下)》。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手分享吧!
如果您有私家收藏,欢迎投稿共赏!
合作交流邮箱:
yanzhiyoufa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