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 BALL的红毯背后:是中国风,不是中国疯
Met Ball,也叫Met Gala,中文名“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于每年的5月初举行。如果说每年一度的奥斯卡是美国西海岸社交圈的派对终结者,那么Met Ball绝对可以被称为“东海岸的奥斯卡”。今年的展览以“中国:镜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Looking Glass)为主题,旨在诠释中国艺术和中国电影对西方时尚界产生的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览的原因和意义:在过去近2个世纪,西方时尚界对亚洲元素的使用其实常常是扭曲的或是纯想象的。近百年来西方设计师们深受中国电影和中国艺术的影响,但他们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其内涵。这些设计师从中国的书法、纺织品、工艺品等等上获得了灵感,自由地进行着创作和想象,给这些元素赋予了新的含义。
展览的核心:东方和西方、艺术和时尚、古典与现代交融、相互影响,碰撞出新的火花的整个过程。
本次展览从清中期中国的展品开始展示,当时正值中国艺术风格的顶峰,这一时期的展品给大家呈现了一种梦幻、浪漫、传奇的中国印象,是一个既恰当又让人印象深刻的开篇。每个展厅都布置得像电影场景一般,甚至有的里面还有电影片段在播放。观众们将踏上一段中国艺术之旅,从精美的丝绸制品到中山装,再到各种融汇了中国元素的美国电影,比如第一位华裔好莱坞女星黄柳霜(Anna May Wong)出演的影片。在YvesSaint Laurent、Ralph Lauren等品牌以东方为主题的时装系列里,你常常能看着这位来自中国的时尚缪斯的影子。
虽然此次展览展出的中国设计师作品并不多,但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意象影响了对许许多多世界级的西方设计师。从展览中你可以读出,在五六十年代,中国出口的丝绸和墙纸曾是Balenciaga品牌创始(CristobalBalenciaga)的灵感来源。中国传统的青花瓷制品这些年在许多设计师的时装系列里都可以寻觅到踪迹。
整个展览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展厅位于AstorGarden Chinese Court院里,这个展厅叫做“水中月”(Moon in the Water),既暗含佛法又是这个展览的名字。这些展品均以中国京剧和日本歌舞伎为灵感来源,展出在一汪水池中央,映射出美丽的倒影,既与主题契合,又有几分禅意。
在观展结束时,你会彻底意识到中国文化在深刻影响着西方时尚——设计师们一季又一季地在亚洲艺术和亚洲电影中找寻灵感。即使设计师们的诠释大多数是在想象而不是现实的基础上产生的,从政治到香料再到传统陶器,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已经影响了西方设计许多个世纪。
加利亚诺喜欢中国,对中国风的理解充满戏剧化的美,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傻傻地把中国符号挂在身上。
约翰·加利亚诺(JohnGalliano)先后担任纪梵希,迪奥和马吉拉(Margiela)设计总监职位。舆论界普遍认为约翰·加利亚诺的创作水平已超过了当今一些名家,传统的英国式教育有使他对时装的历史、演化都有深刻认识。他都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这种能力在讲述跟中国的情缘时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他说:“我很为中国的文化着迷。回想起来,可能是因为我对它几乎一无所知。我对中国最初的着迷来源于它们在电影里被魔幻、浪漫化了的样子,之后我逐渐通过绘画、文学和建筑作品对真实的中国有了一些了解,我设计的过程包括深度的研习,我的每一个系列都有一本摘录本记录我当下的灵感与想法。”
展品1:第一位美籍华人好莱坞影星黄柳霜(1905-1961)在电影Limehouse Blues中的剧照。剧照中黑色裙子的设计师正是约翰·加利亚诺。
解读:设计师选用了一种闪耀的黑色布料,在布料上设计有盘龙的图案和金色的树叶,并在臀部的位置撕开了一些裙子,这样,当女孩们动起来的时候,这些缺口就会开合,露出衣服底下的肌肤,就好像是在眨眼睛一样。
展品2:Dior 1997秋冬系列
解读:约翰·加利亚诺认为,旗袍是一种非常性感的衣服,同时他也努力让旗袍的性感更上一层楼。为此,他将旗袍传统的直纹改成了斜纹,以此更加凸显女性的身体线条。
展品3:1998-1999Dior高级定制系列“Dior列车之旅
解读:它的版型和刺绣,是约翰·加利亚诺受苗族服饰影响而设计的。
展品4
解读:从中国军队的制服获取灵感:红色,还有红卫兵的服饰里红色的穗边、丝绸的臂章。
另外,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在参加1997年学院奖颁奖典礼时那条黄绿色的礼服(她当时还和汤姆克鲁斯在一起)也是约翰·加利亚诺的手笔,精致的刺绣是灵感来源。
最后,为你展示Christian Dior先生以张旭《肚痛帖》(清拓本)为灵感设计的“Quiproquo”鸡尾酒裙(1951年)
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责任编辑:郭丛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