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产销不对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言之有范 2023-04-03

导语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类专业也逐渐成为热门专业。然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却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培养模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创新理念,全面改革,为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体制机制上的松绑,用新思路去培养新人才。


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产业类专业也逐渐成为考生们追逐的热点。根据中国文化产业年鉴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仅全国211大学共开设多达3200个包括本硕博各层次的文化产业及相关专业。从数量上来看,文化产业及相关专业已经达到相当规模,文化产业各类毕业生也不少,但是业界依然感到文化产业人才缺乏。一方面是人才培养数量的较快增长,另一方面却是适用人才的持续短缺。造成这种“育人”与“用人”之间偏差的原因很多,而核心的原因在于现有专业培养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要求,主要表现为“有什么设什么”,“会什么讲什么”,“专业融合不够”和“理论与实践二度失衡”等问题。因此,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程设置上“有什么设什么”

在我国,文化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实务发展明显快于理论的构建与完善。早期的研究人员,多是从文学、艺术学、经济学等领域跨界而来,而且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绩。这既是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的一种既定态势,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学科交叉性极强的一种表现。在没有形成自身强有力的核心理论体系之前,学科交叉的多元性将是文化产业学科的常态,即同样是文化产业学科,但是课程的特色、研究的方向都不会相同,甚至是百花齐放,特色各异。在这种态势下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各个单位的人才应该是各有专长。


然而,实际上的培养结果却与预期相差太多。学科的交叉性,使得一些学校理解为只要是文化领域的教师,都可以转行来教文化产业。所以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就出现了两种不良态势。第一,但凡有文化产业临近专业的师资,开设文化产业专业就“不缺师资”,这或许也是全国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开办数量在短短几年内得以迅速增长的原因。第二,由于“不缺师资”,导致的结果就是有什么样的老师上什么样的课程。在对部分高校课表及教学内容的调查中发现,文化产业专业隶属哪个学院,所配备的师资、设置的课程往往就会侧重于哪个方面,而且教师的授课内容与传统学科的教学内容类似,并没有根据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和市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典型的“换汤不换药”。




堂教学上“会什么讲什么”

因为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使得教师们在课堂传授上也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文化产业的综合性、交叉性对授课教师的学科背景有极高的要求,至少需要老师对一般的经济、艺术、文化等多个领域有所探讨,尤其是文化产业高度的实践性,要求老师们必须具备一定的从业实践经验,否则在案例的分析与运营,特别是重大文化项目的把握上会严重缺乏掌控力和感染力,使得教学变得理论化、死板化。现实中,现在虽然很多高校的文化产业专业都设置了看似和产业挂钩的课程,然而授课老师往往是研究文学、艺术等传统专业出身,对产业运营规律的研究并不深入。


师资力量和专业性质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一度出现了老师不能深教、学生只能略懂的局面,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学生既没有学到精专的技术,也不具备宏观的创新性思维。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提出了“1+2”的教学模式,即1个学生+2名导师(校内学术导师和业界实践导师)。通过导师之间的互补性,弥补师资的短缺,打通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大动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




养模式上缺乏“合纵联合”

文化产业的毕业生虽多,但是适合于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却依然紧缺由于文化产业还不是独立学科,所以其专业特性明显地打着隶属学科的印记。譬如新闻传播下的文化产业学生更加倾向于传媒产业;艺术硕士下的文化产业学生更专注于艺术相关领域等等,而对于真正复合的“懂艺术、会管理”的高级复合型却着力不够。文化产业的复合型绝不是低水平、平庸的复合,而应该是具有精专技术基础上的全面高层次复合。


一方面需要打通专业之间的藩篱,实现横向的链接。当前我国的分科教育使得现有专业壁垒森严,不同专业的课程、师资尤其是优势教学力量、设施等都有明确的权限范围,这就为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融合人为地设置了障碍。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所学校,专业负责人或者更高级别的负责人之间达成了资源共享的育人共识的话,这两个专业的融合会比较容易。反之,出于对自留地优势资源的保护,专业之间的互动一般较难实现。因此,需要在专业建制上实现突破,通过相关专业集聚式发展,实现多方面的融合。而这种聚合,是有主有次的聚合,强调主专业,再复合其他专业知识,而不是过多地强调全而散式的教育。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纵向融合。纵向融合的关键就在于学生培养模式的本硕连读甚至是本硕博的全面复合。通过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多层次联合,实现前专业复合或后专业复合发展。譬如:本科专业为文化相关专业,硕士可以攻读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为科技类,硕士可以攻读文化艺术类等等,通过前后不同学科的连续攻读,实现不同专业的有效融合,同时经过一定的实践,强化对不同学科背景的融合贯通,切实提升动手能力。




践与理论二度失衡

高等教育不是职业教育,出于就业和人才的综合发展,文化产业教育需要提倡“实践性”,但是也同样需要注重理论的构建与学习,实现 “理论”与“实践”的平衡统一


一方面,文化产业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学校需要创新现有的体制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观念,如设置一定比例的“实践学分”等。同时,学校应该主动积极地为学生搭建前沿性、市场化的学术实践平台。但是另一方面,绝不能因为“重实践性”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掌握。当前,不少高校在艺术硕士、新闻传播硕士等专业学位领域设置文化产业方向。以往的文化产业教育过分侧重理论,而现有的考核体制中,对“实践性强”的专业硕士的要求又过度突出了“实践”。


总体而言,文化产业的发展极为迅速,学生固然需要掌握文化产业的“术”,但是“学”的工具性才能更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成长。因过重强调实践而导致理论基础不牢固恐怕也会“过犹不及”。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是新时期产业发展对于教育体制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因此,必须创新理念,根据产业实际的需要适时地改革教育的方法与模式,必须以“全面深入改革”的魄力,为这种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体制机制上的松绑,用新思路去培养新人才。


作者:范周 杨剑飞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


相关文章推荐:
言之有范

回复数字“1”,查看《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回顾》之政策盘点、电视、动漫、电影、演艺等产业盘点。


回复数字“2”,查看《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回顾》之出版、艺术品、数字音乐、游戏、移动APP等产业盘点。


回复数字“3”,查看《“十二五”收官年》(1-4)。


回复数字“4”,查看《“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应做好顶层设计》。


回复数字“5”,查看《2015羊年特辑》之《九问春晚》。


回复数字“6”,查看视频《老范开讲》(1-3)。


回复数字“7”,查看专题《编制规划思考》。


回复数字“8”,查看《乡村调研系列(上)》。


回复数字“9”,查看《乡村调研系列(下)》。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手分享吧!
如果您有私家收藏,欢迎投稿共赏!
合作交流邮箱:
yanzhiyoufa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