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海印象 ︱ 塔尔寺与清真大寺的民族对话

范周 言之有范 2021-07-18

导语
青海省的首府西宁市有这样一句美誉:“如果你想在一个城市一天之内领略三种以上的民族生活场景和文化精髓,这里便是首选。”西宁是整个青海的浓缩景观,这个处于藏文化、汉文化、伊斯兰文化圈交汇地区的民族大省,在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儒道文化等文化的长期交融中形成了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文化亲缘关系。大美青海,首先就美在民族融合上;中国民族之多,团结是首要大事。



彼此亲和的文化因子

儒家的基本价值追求和理想境界是仁、义、礼、智、信;藏传佛教的基本价值追求是“诸善奉行、诸恶莫作”;伊斯兰教的基本价值追求是“惩恶扬善、两世吉庆”。总之,“履仁行善、博爱济众”这种人类的美德是它们共同倡扬的普遍价值观,也是不同的民族文化共通的价值取向。这一点在青海西宁体现的极为突出:

西宁城东的伊斯兰文化,以东关清真大寺为具体体现,就是回族人心中的圣地麦加;城南的藏传佛教文化,奉塔尔寺为至高无上,是藏族人的朝觐圣地;城中的儒道文化,涵养着星罗棋布的移民文化和现代文化,它们使这座城市具有了民族交汇地带人文呈现的所有特征。




各文化在坚守自己文化硬核的同时,又可以做到同无妨异、异不害同的民族文化格局。这一点,是民族团结融合的理念根基。

平等尊重的文化采借

各民族文化间能够自愿地彼此亲和,已经是“美人之美”了,如果还能对不相采借的部分尊重友好,则是更宝贵的品质。这一点也同样在东关清真大寺与塔尔寺两处有所体现:

东关清真大寺建设期间,接受广惠寺、佑宁寺藏族、土族同胞的帮助和汉族兄弟捐赠,特别是将藏传佛教拉卜楞寺和塔尔寺赠送的鎏金宝瓶(经筒)安装于礼拜大殿屋脊和宣礼塔顶,将于佑任先生书写“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浮雕置于大寺门楣之上,都是文化融合的典范,这样的组合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塔尔寺附近的许多藏族人家也体现着汉藏文化杂糅的现象,如过春节时,他们也贴春联、放鞭炮、舞狮子、踩高跷等。另一方面,塔尔寺是信仰的灯塔,它已经不仅仅是藏族人的圣地,也是汉族人心灵的依附和崇敬。

青海多民族共同生存的经验表明,尊重及平等是各文化友好相处的根本原则。

维护团结的文化治理

在寺院管理方面,青海也在积极探索传统管理方式与现代民主管理相融合,探寻出具有青海特色的宗教管理模式。以东关清真大寺为例:

东关清真大寺以讲经说法、开办寺院诊所、撰写纪念碑铭、举行宗教仪式等多种形式更加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德高望重的阿訇已经可以在诵经时用阿拉伯语,宣讲伊斯兰教教义时用藏语,同时夹杂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此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外省市回族的加入,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文化上相互认同、和睦发展。




清真寺已经由原来的宗教活动中心和穆斯林生活的中心,以及穆斯林接受宗教教育、举行社会活动和相互交流、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场所,逐渐转变为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场域。

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行动规范

塔尔寺与东关清真大寺只是青海民族融合的一个缩影。几百年来,青藏地区的藏传佛教力量与伊斯兰力量之间没有发生过任何宗教冲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和宗教纷争不断的形势下,两个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在青藏高原的友好共存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为研究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提供了样板。”青海各民族共同发展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多元他者”、“因缘和合”、“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



中国是富有和谐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包容着多样、多极而彼此渗透的复合文化。这决定了我们民族认同的多重性和文化涵化的复杂性。“和而不同”是中国各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本体史实,是中国人的历史遗产。求同存异,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行动规范,是各族人民从古至今实实在在实践着的行为方式,也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青海民族文化譬犹微型的中国民族文化图画,形神自足,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典型缩影。大美青海,美在民族团结,这也是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首要大事。

参考文献:《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
责任编辑:郭丛笑
校对:都靓


相关文章推荐:
言之有范
回复数字“1”,查看《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回顾》之政策盘点、电视、动漫、电影、演艺等产业盘点。

回复数字“2”,查看《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回顾》之出版、艺术品、数字音乐、游戏、移动APP等产业盘点。

回复数字“3”,查看《“十二五”收官年》(1-4)。

回复数字“4”,查看《“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应做好顶层设计》。

回复数字“5”,查看《2015羊年特辑》之《九问春晚》。

回复数字“6”,查看视频《老范开讲》(1-3)。

回复数字“7”,查看专题《编制规划思考》。

回复数字“8”,查看《乡村调研系列(上)》。

回复数字“9”,查看《乡村调研系列(下)》。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手分享吧!
如果您有私家收藏,欢迎投稿共赏!
合作交流邮箱:
yanzhiyoufa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