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得了萝卜,也要咽得下白菜

范周 言之有范 2021-07-18


观点科学家?艺人?谁在社会中更重要?没有谁比谁更重要,只能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似乎比往年更热闹,先是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接着陌生的TPP跑出来踢馆,随即青岛的一只大虾也跑出来捣乱,把媒体人整得“手忙脚乱”,本以为假期结束可以好好休息,结果长假结束的第一天就是黄晓明与Angelababy的“世纪婚礼”,这样掀动大半个娱乐圈的事就更不能错过了,甚至掀起了全民关注高潮。



这个时候有人就不能忍了,开始跳出来愤愤不平地为科学家打抱不平,认为媒体争相报道黄晓明的婚礼而冷落屠呦呦,还提出诸多极端的质疑,比如“让我不禁以为难道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不是屠,而是黄吗?”“让我不禁以为难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演艺圈推动的吗?”“让我不禁以为难道中国梦要落到‘戏子’身上吗?”,甚至得出结论“一生努力不敌一场作秀”,这样的观点恐怕会误导大众,我实在不敢苟同。



表里并非如一,互联网思维不能那么简单。“表”是现象,“里”是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思想方法。黄晓明大婚引发媒体追捧与关注,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却被冷淡,这只是一个表象,并不能够说明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有问题。生活是一个百花筒,大千世界是一个生态链, 90后、00后去追星就是错的吗?有些事情其实并无对错之分。不管是综艺节目也好,演艺明星也好,心中的偶像也好,这都是一个特殊群体的特殊性,社会生活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学会包容,互联网思维不能那么狭隘。一个多元的时代,一个多元的社会,应当允许大众娱乐的存在。换个角度想,明星结婚仪式被追捧围观,其实反映了国人生活的丰富性,不仅物质生活有所提高,文化生活也更加多元。一方面,明星抓住一切机会进行“营销自我”;另一方面,一些受众出于个人爱好,加入到追星行列。



在今天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用平等包容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移动互联网带来信息与知识的爆炸性增长,每个人每天可以接收到许多的事物,人们都有权利去选择接收自己愿意接收的信息。人们关注一个事件不一定是这个事件本身有意义。杀人事件一出大家纷纷关注,天津大爆炸引发关注,好声音节目也要关注,游客买了三十八元一只的大虾也招来热议......但是这些和我们关注社会的主流、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并无任何冲突矛盾。当然现在也有许多人不上网或是上网以后潜水不表态,这样的一批人中不乏社会精英,所以岂能仅凭一个简单的“上网点击量多”、“发表意见多”、“话题炒作的多”便认为他是社会的主流,还得出结论“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是一种非常陈旧迂腐的老观念,是与现实社会脱节的。


理性思考,互联网思维不能那么偏执。不同层面的事物切不可简单地去作比较,一个诺贝尔获奖者和一个艺人不可同日而语,更不能做这样简单的比较。娱乐是最没有门槛的话题,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这是它的天然属性,与黄晓明、屠呦呦这样的个体无关,更与媒体的选择无关。而科学本身就是严谨的学术话题,自古就是曲高者和寡,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所以,不能拿娱乐新闻与科技新闻在大众传播中的影响力相比。


责任编辑:吴亚丽

校对:吴学达


相关文章推荐:
言之有范
回复数字“1”,查看《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回顾》之政策盘点、电视、动漫、电影、演艺等产业盘点。

回复数字“2”,查看《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回顾》之出版、艺术品、数字音乐、游戏、移动APP等产业盘点。

回复数字“3”,查看《“十二五”收官年》(1-4)。

回复数字“4”,查看《“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应做好顶层设计》。

回复数字“5”,查看《2015羊年特辑》之《九问春晚》。

回复数字“6”,查看视频《老范开讲》(1-3)。

回复数字“7”,查看专题《编制规划思考》。

回复数字“8”,查看《乡村调研系列(上)》。

回复数字“9”,查看《乡村调研系列(下)》。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手分享吧!
如果您有私家收藏,欢迎投稿共赏!
合作交流邮箱:
yanzhiyoufa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