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物欲的时代里,我们至少可以去商场感受艺术

言之有范 言之有范 2023-04-03

观点当越来越多的商场拥有一样的快时尚品牌,一样的电影院线,一样的餐饮组合,开发商场艺术,是商场转型、为自己贴上“人文”标签的重要手段。


2015年秋天,我们的朋友圈或许不曾一次被“梵高”刷屏,“不朽的梵高”感应艺术展以一种特别的方式震撼全北京市民的视听。绚烂的屏幕上不断变换着梵高的经典作品,在众人的尖叫感叹之下,我们也似乎越来越接受另一种艺术常态:越来越多的艺术展览正在走进商场,同时,商场也逐渐摆脱以往的刻板印象,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将艺术加入到“城市综合体”中。在物欲的时代里,我们至少可以去商场感受艺术。



北京的朝阳大悦城为此次梵高特展特别搭建了1500平方米的展厅,梵高一生的全部画作在感映技术的帮助下,被放大成3000多屏的高清影像,观众在其中“浸入”式感受梵高火热的一生。同时,主办方为了宣传这次展览,还在10月12号特别与北京地铁一号线合作,用梵高的经典油画作品装饰列车,让这座快节奏的城市中的匆匆过客,也可以感受到火热的艺术洗礼。此外,商场也配合设置了梵高纪念品商店,并邀请中央美术学院依托梵高的经典画作设计了许多艺术装置,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感受到星空、向日葵和无尽的金黄稻子。梵高艺术展由澳洲Grande Exhibitions出品,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引进,该展览曾在上海新天地展出四个月,吸引35.7万人次观众。在北京,该展将展至12月6日。



此次梵高艺术展只是这座商场和艺术文化结合的一个侧面,在2014年的转型升级中,朝阳大悦城不断丰富对于商业体验性和互动性的内容探索,引入文化创意产品零售、独立书店、文化艺术商店,音乐旗舰店等人文艺术业态,再结合中心花园、原木和绿植体系的搭建,打造出一个自然与人文和谐的“悦界JOY YARD”,实现了商场从购物中心向生活方式中心的转变。

除了北京,国内各大城市的城市综合体纷纷将目光着眼于从购物中心向生活方式中心的转变。在被称为“上海艺术博览季”的9月份,上海K11购物中心也承担起重要的艺术博览功能。K11不仅会长期展示本土年轻艺术家的杰作,更通过举办不同的艺术展览、演出及工作坊,透过多种类型的多维空间,让大众购物的同时,可欣赏到不同的艺术作品及表演,培养市民对艺术的兴趣,亦让年轻艺术家获得更多创作和展示机会。北京侨福芳草地、上海芮欧百货、静安嘉里中心等大小商场都将艺术展览作为重要的吸引客流和塑造商场形象的重要手段。


整体经济放缓,电商凶猛冲击线下销售,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消费方式的逐渐转变,消费者越来越习惯将商场作为娱乐中心、约会中心,而非从前的购物中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城市综合体”面临转型压力。此前举行的“第六届中国购物中心发展论坛”上,有相关从业者坦陈,中国的在建购物中心建设供过于求倾向严重,全球在建购物中心体量的前20个城市中,中国独占13个。目前,大量的城市综合体面临空置、招商困难的问题。而这些大型商场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似乎每一家商场都有一样的快时尚品牌,一样的餐饮,一样的电影院线和娱乐业态。开发商场艺术,是商场转型、为自己贴上“人文”标签的重要手段。

同时,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社会消费主流力量,民众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变化。面对新兴的购物主力军,商场只有不断求新求变才可以满足对于高客流、高消费的需求,商场与艺术的融合更是延长了家庭消费的价值,商场也逐渐参与到城市文化生态之中,真正转变为城市的文化枢纽,成为新都市文化发生的另一类触媒。

在这个时代,文化融入商业,商业引入文化,物欲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好。

责任编辑:吴学达
校对:都靓
相关文章推荐:
言之有范
回复数字“1”,查看《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回顾》之政策盘点、电视、动漫、电影、演艺等产业盘点。

回复数字“2”,查看《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回顾》之出版、艺术品、数字音乐、游戏、移动APP等产业盘点。

回复数字“3”,查看《“十二五”收官年》(1-4)。

回复数字“4”,查看《“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应做好顶层设计》。

回复数字“5”,查看《2015羊年特辑》之《九问春晚》。

回复数字“6”,查看视频《老范开讲》(1-3)。

回复数字“7”,查看专题《编制规划思考》。

回复数字“8”,查看《乡村调研系列(上)》。

回复数字“9”,查看《乡村调研系列(下)》。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手分享吧!
如果您有私家收藏,欢迎投稿共赏!
合作交流邮箱:
yanzhiyoufa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