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超级草莓高调回归——浅析国内户外音乐节的产业化发展
一、我国户外音乐节发展现状
中国户外音乐节经过十年来的发展,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如今已变成年轻人欣赏音乐、娱乐休闲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与此同时,政府管理部门也从最初对户外音乐节的排斥、怀疑和担心,变成了接纳、理解和支持。特别是继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后,中国迎来了以会展业为引领的旅游大发展时期,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为了积极迎合这一发展趋势,纷纷加大了各地的旅游营销促销力度,户外音乐节作为事件营销的一种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旅游市场的重视。
户外音乐节以其独特的理念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策划机构寄予了新期望,逐步引起社会关注。音乐节的举办开始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户外音乐节数量急剧上涨,但是从口碑和商业盈利两大因素上考量,国内户外音乐节能够榜上有名的屈指可数,与国外的户外音乐节的成熟度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国内外知名音乐节发展模式:
1、国内户外音乐节
(1)迷笛音乐节——文化主体独立策划
始创于2000年的迷笛音乐节,是中国户外音乐节的开创者。迷笛户外音乐节是以学校内部的汇报演出与摇滚爱好者的兴趣共同为基础而产生的,迷笛音乐节在学校从财务、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存续。迷笛音乐节从2004开始象征性的收取10元的费用,到2007年第八届才开始实现真正的盈利。在目前国内演出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之下,迷笛音乐节的成功只能被视为一个成功的个案,而非带有普遍意义的发展模式。摩登天空音乐节创始人沈黎晖表示,真正拥有自己品牌的音乐节可能只占30%,剩下70%由政府与民间投资机构主导的。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随着户外音乐节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单靠像迷笛音乐学校这样的文化机构或者一些音乐人与乐迷的合作策划显然无法让迷笛这样优秀的品牌大量的出现于市场之中。
(2)草莓音乐节——商业机构主导
在户外音乐节发展的过程中,商业机构是使其规范化和品牌化的关键因素。即便是迷笛音乐节,在规模逐渐扩大之后,也交由专业的商业机构北京迷笛演出有限公司来运作。目前国内的成功的户外音乐节,基本都是由商业机构主导运作的。如国内知名音乐节品牌的后起之秀成都热波音乐节,从一开始就是由成都传媒集团、热波传媒集团等大型商业机构来策划和运营的。而著名的唱片公司摩登天空,依赖其得天独厚的音乐资源和商业运作方面的专业性,创办了其旗下两个户外音乐节品牌——摩登天空音乐节和草莓音乐节,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在唱片业日渐下滑的今天,音乐节的举办不仅使摩登天空从唱片销售以外的途径获得了新的盈利方式,而且对于两个音乐节品牌的倾力打造也给摩登天空带来了巨大的品牌效应,无形中也推动了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发展。
(3)张北草原音乐节——当地政府推动
在国家大力号召发展文化产业的大环境下,音乐节的发展不仅顺应了潮流,其自身的发展优势也不断显现出来。各地政府也开始意识到户外音乐节对当地发展旅游业和打造城市形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推动户外音乐节在当地的举办。政府的支持对于音乐节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行政审批和宣传推广上提供的便利。比如,张北草原音乐节就是由政府为促进当地的发展而牵头规划的,张北音乐节的成功举办也确实带动了张北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迅速发展。2010年,成都热波音乐节、鄂尔多斯音乐节、丽江雪山音乐节、第二届张北草原音乐节、北京长阳音乐节等等诸多户外音乐节的成功举办无一不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
2、国外户外音乐节
(1)英国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注重慈善公益
国际很多知名音乐节都非常注重公益慈善,运用独特的创意将公益主题融入到音乐节中,吸引观众的广泛参与。全球最大的户外音乐节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常年与慈善机构乐施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每年有千余名志愿者来管理和服务音乐节,而这些志愿者基本来自于乐施会。作为回报,音乐节则会向乐施会进行资金捐赠,这些捐款通过乐施会流向了各地的贫困和弱势群体。当然,国外也不乏以慈善为直接目的的音乐节。如2005年举办的Live 8,旨在消除非洲大陆的贫困,并具有一定政治色彩。Live 8希望通过音乐节所具有的感召力向世界各国领导人施压,以达到减免世界最贫穷国家的负债、提高和改善援助的慈善目的。
(2)美国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多媒体版权开发
多媒体版权的开发,不仅实现了以多种方式对音乐节进行复制和再现,让观众有更多的渠道去欣赏和重温现场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能为音乐节开辟新的盈利渠道,获取高额收益。首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举办在当时取得了空前的轰动,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前往,但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是花钱买票参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虽然微薄的门票利润使音乐节负债,但随后多媒体版权的开发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润。唱片方面,大西洋唱片公司在音乐节举办一年后拿到了唱片发行权,为音乐节发行唱片,且销量超过了200万张。影视方面,伍德斯托克本身作为一个不朽的话题被改编成纪录片、电影,1969年拍摄的纪录片《伍德斯托克》,短短10年之内便在全球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高额利润。从这个层面来说,伍德斯托克创造的并非神话。因为即便音乐节本身不盈利,光凭借音乐节版权的售卖,利用多媒体资源发行唱片、电影等这种复制现场活动的载体,就可以获得远超音乐节自身成本数倍的高额利润。
三、存在的问题
1、国内户外音乐创新难,同质化严重
首先,国内音乐节的音乐内容与质量明显跟不上音乐节数量增长的速度。音乐本身是音乐节最核心的灵魂,没有高质量的音乐内容,音乐节只能是一场鸡肋般的大型嘉年华活动。其次,国内的户外音乐节出现扎堆现象。最多的时候,全国各地有十几场音乐节同时上演。然而仔细对比一下同期举行的各音乐节阵容便可发现,阵容重复的现象十分普遍。国内知名度和人气较高的乐队会在好几个音乐节上露面。像“痛仰”、“万能青年旅店”这些热度高的歌手和乐队,在黄金周的假期内,要赶场似的参加好几个城市的音乐节演出。重复度极高的演出阵容,使得观众的审美疲劳逐渐产生,而观众的激情也逐渐被打消。
除了演出阵容重复之外,后起的音乐节还存在着规划雷同,缺乏特色等问题。由于看到音乐节所带来的商机,各地一哄而上,纷纷举办音乐节。但由于缺乏运作经验,于是照搬国内成功音乐节的发展模式,从演出阵容到场内活动版块的设置都与国内几个大型音乐节如出一辙,毫无特色可言。这样办出来的音乐节,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的操办也使得其盈利道路走得相当艰辛,造成的结果就是不仅没能达到理想的盈利效果,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最终只能沦为一锤子买卖,在举办一场之后便在音乐节市场上销声匿迹。
2、场地难寻,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首先,从场地选址来看,户外音乐节的选址非常关键,每年场地问题都是各大音乐节主办方最重视也是最头疼的。户外音乐节的举办需要集中、开阔的大型场地。以北京举例,北京就缺少专为户外音乐节开发的场地。北京的很多公园,不是为大型活动规划建设的,不利于大量人群无障碍地流动和疏散。大型户外音乐节离开城市向周边外迁是个趋势。例如2016北京草莓音乐节在香河举办,4月30日首演当天香河交通严重瘫痪,导致大量观众滞留在高速上,不得不徒步近5公里路程到达演出地点,甚至有的演出乐队也因交通问题延迟了演出时间。对于香河这样的县城来说,在一天之内涌入这么多人和车,交通瘫痪是再正常不过的。由此可以看出,在近郊地区举办音乐节是必然趋势,而选择一个交通便利,整洁宽阔的场地更为重要。
其次,音乐节的服务质量低下、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也阻碍着音乐节的发展。国内的大多数音乐节更像是庙会,充斥着喧嚣和杂乱,散场后歌迷大量滞留,垃圾满天飞。这些现象证明,国内许多音乐节在管理和执行上的能力不足。另外,地方政府部门也只看到音乐节的举办给地方经济带来的激增,但很少注意到自身在服务管理上的不作为或缺少作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如果只把音乐节当成吸引来访的噱头,不注重各种服务工作,在音乐节数量剧增并且同城扎堆、时间扎堆的竞争状况中,最终带来的是对音乐节本身的伤害和地方经济增长机会的流失。
3、经济效益不明显
虽然目前国内户外音乐节形势大好,但经济效益不明显。据草莓音乐节创始人沈黎晖表示,国内盈利的音乐节不到15%。即便是历史最悠久的迷笛音乐节,也仅在2007年实现薄利。2007年以后,迷笛音乐节也非每年都能盈利,而是处于循环盈亏的状态。2012年在成都举办的大爱音乐节,6000多万元的大手笔投资却换来不足300万元的惨淡票房和4000万元的巨额亏损,使得音乐节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尾。
四、发展策略
1、加强管理力度
承办地是否能承受音乐节预计人数的大规模进入,以什么状态来迎接户外音乐节的到来,活动区与居民区之间如何协调,交通会出现什么状况,周边环境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举办地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慎重地考虑,这就需要举办地加强管理力度,采用多种措施保障音乐节顺利举行,如组建志愿者队伍或将城市的公益组织加入进来等。
2、强化产业链开发
中国大陆户外音乐节产业目前尚未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特别是位于产业链下游的延伸开发不够,对音乐节衍生服务及产品的开发力度不足。户外音乐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使整条产业链深度打开。从目前音乐节发展的趋势看,单靠门票和赞助的组合很难平衡音乐节的收支。因此,必须加强对下游衍生产品的开发,以此来拓展新的盈利渠道,如音乐节服装等周边纪念品和音像制品的贩卖、音乐节的版权如音乐视频、直播权的售卖等,这些都能成为音乐节新的利润来源。此外,在音乐节已经形成一定品牌效应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当地的发展状况,深度挖掘特色资源,对音乐节相关项目进行拓展,如建立音乐产业园或基地,对音乐节产业链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张北音乐节在依托当地富有特色的生态资源和举办音乐节的舞台基础设施,打造一个名为草原音乐小镇的音乐产业集聚区,该集聚区内将汇集音乐制作、音乐教育培训、音乐录音等相关音乐产业门类,通过相关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为推广张北音乐节搭建平台,同时提高张北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3、争取政府资金支持
目前中国大陆音乐节普遍出现盈利难的状况,由于缺乏稳定的赞助源,音乐节在前期筹办时经常会陷入资金链短缺的状态,政府应该从资金上给予音乐节一定的支持。由于迷笛音乐节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2007年北京市海淀区将50万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颁发给了迷笛音乐节,2011而年,迷笛音乐节又获得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金50万元。这是北京市创意产业领导小组批准支持的第一个摇滚音乐节。由此可见北京政府对于户外音乐节的重视。音乐节的发展顺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全国多个省市都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可以从专项资金中拨出一部分专款用于对音乐节或大型户外演出的扶持,以缓解音乐节在资金方面的压力。
总之,户外音乐节需要政府部门和音乐节主办方共同努力才能健康发展。作为舶来品,户外流行音乐节不能完全复制海外的模式,必须找到适应中国市场的本土模式才会有持续的活力。
责任编辑:张家榕
校对:王若晞
谢谢关注,欢迎常回家看看
微信后台回复数字“1”
或点击下方“原文链接”
查看言之有范精选文章汇编
交流合作邮箱:yanzhiyouf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