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非遗人谈非遗保护
来自京津冀三地11家联盟单位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们分别围绕非遗产传承创新与城市特色、传统文化的价值再生、非遗保护传承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
论坛上,文化部非遗司办公室荣书琴主任首先致辞。她介绍并总结了非遗保护的现有成果,对未来非遗工作进行了展望,阐述了非遗工作重点在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的记录、传统工艺的振兴以及让民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
北京市朝阳区孙其军副区长在致辞中表示,非遗工作目前还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和冲击既有大的环境的因素,也有城市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也包括规划方面的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孙副区长也呼吁政府、社会、民间各个方面加强对非遗工作的重视和保护。
在主旨发言阶段,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华曲艺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常祥霖先生,围绕多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以翔实的案例,诠释了如何挖掘传统非遗文化。强调非遗传承必须坚持“坚守的态度、活态的传承、追求非遗的本真、挖掘文化的内涵、把握非遗的规律”。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范周教授以《刷新思维:京津冀三地非遗传承发展新思考》为题发表演讲,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新风向、新思路以及三地协同发展的新倡议。在非遗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和创新上,指出了一条发展的路径,认为利用科技的同时要坚守技艺,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要坚守传统,在保护过程中要提升素质,在借鉴的过程中要完善法制。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范周发表演讲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萧放教授围绕非遗如何融入现代生活,从为什么、是什么以及怎么做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释,提出了在路径上从养成教育、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在节庆文化、在文化活动过程中,把非遗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现代生活中去传承,去创新,去发展。
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徐伟馆长,天津市和平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主任单魁居,河北省秦皇岛日报社副刊部编辑王红利,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党委副书记、主任王伟东,天津市河西区文化局局长高文红,河北省廊坊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李克俭,天津市北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文化馆副馆长荣连欣,河北省沧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冯彦宁,天津市津南区文化馆馆长刘炳山,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韦远东等十家联盟单位代表相继发言,从各地实际出发,阐述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传承保护与价值再生的经验和建议。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于2015年10月成立,由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秦皇岛市文广新局、廊坊市文广新局等京津冀三地十一家成员单位加盟。11家文化单位每个成员单位轮流担当发展联盟主席,负责联盟活动开展和相关组织工作。联盟将加强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配合,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更好地促进京津冀三地公共文化工作跨区域合作。首届“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论坛由文化发展研究院、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全程负责策划和组织实施。借助论坛,京津冀三地十余家联盟单位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充分讨论与交流,达成共识。
文章来源:转自“新型城镇化”公众号
责任编辑:孙一琪
校对:张家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