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周 | 搞好京津冀非遗传承工作的几点建议

范周 言之有范 2021-07-18


“京津冀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的一体化,是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立体发展的一体化,是形神兼备的一体化,是制度体制的一体化,是各行各业的一体化,三地文化协同发展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如何抓住协同发展的机遇,推动三地文化资源优势互补、非遗传承共赢发展,是亟待破解的重大议题。必须刷新思维,从顶层设计、机制创新、资源整合、研究推进四个方面全面推进京津冀三地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推动京津冀非遗传承发展的价值再生与合作共赢。

一、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实践良性互动


非遗多根植于广大民众之中,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民众的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与大众生活距离很近,是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非遗”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的保护思路。它不单需要从宏观的层面去考虑发展趋势,更需要从基层的角度去创新实践方式。


首先,要做好京津冀三地非遗协同发展战略规划。要将创新的发展思路列入中央的部署规划、部委的工作计划或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计划,推动京津冀三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非遗传承保护的协同共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发展。在制定宏观战略外,还要将非遗传承保护从常规的“十三五”规划中独立出来,编制专项规划,设计京津冀三地文化消费特殊政策,规划京津冀非遗保护的国家工程,争取将其纳入文化部、财政部的重点工作计划。

 



其次,要做好基层创新。京津冀三地资源不同,公共文化投入资金不同,民众消费能力不同,政府支持力度不同。在资源基础不一的现状下,京津冀三地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基层工作的角度创新工作方法,通过税收减免、传承人补助、引入社会资金等方式支持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要立足当地,从实际出发,以在地化为核心,选取合适的非遗项目,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发挥京津冀三地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将非遗项目转化为符合现代需求的文化产品。同时,通过非遗与特色小镇建设,非遗与文化旅游业、休闲农业、演出业等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激发当地基层广大群众的创造活力。

 

总之,通过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良性互动,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行动目标和行动计划,激发从政府到民间的参与动力和创造活力,推动京津冀三地非遗保护合作的落地。


二、健全京津冀三地非遗交流互动机制 


2015年10月21日,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成立,旨在推动京津冀三地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在资源、活动、服务、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具体到京津冀三地非遗传承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常态化的人才交流机制和活动交流机制。


首先,要建立多层次的人才交流机制。建立京津冀三地常态化非遗干部交流机制,不仅能够促进思想观念和发展举措的相互学习,还有利于资金、项目、资源对接,有利于优势互补、开展合作,推动京津冀三地非遗保护协调、快速发展。制定京津冀三地创意人才交流扶持政策,实现京津冀三地创意人才的自由流动,加强非遗传承人的研修交流活动,为非遗传承人搭建沟通平台,同时也为学院精英与民间艺人搭建沟通平台。

 



其次,要建立常态化的活动交流机制。通过定期举办京津冀三地非遗类展会、设计系列京津冀三地非遗高端论坛,通过非遗项目与其他区域公共文化活动的深入结合,推动京津冀三地非遗项目的区域间交流。

 

总之,通过人才交流和活动交流,激发京津冀三地非遗保护工作思路新火花,加强京津冀三地非遗与现代生活结合紧密度。


三、建立京津冀三地非遗发展资源库 


京津冀三地非遗资源丰富,自2006年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达一百项,其中北京国家级非遗项目包括京剧、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等49项;河北国家级非遗项目包括沧州武术、曲阳石雕等35项;天津国家级非遗项目包括杨柳青木版年画、京韵大鼓等16项。摸清京津冀三地非遗资源家底,是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的前提。建立京津冀三地非遗发展资源库,是京津冀三地非遗传承发展的基础。


建设京津冀三地非遗发展资源库,在完成对京津冀三地现有非遗资源梳理工作外,还需要完成整理非遗名录、了解非遗分布、建立非遗项目库、清点非遗传习场所、完善非遗传承人列表等工作。对资源库数据要实行动态管理,清晰地分析各地发展的优劣势,实现京津冀三地非遗保护工作、非遗产业化项目、非遗学术研究成果的共享。

 


四、成立京津冀三地非遗发展研究智库 


京津冀三地非遗传承保护要合作共赢,信息不能成为短板。因此要建立区域性非遗研究智库,对非遗保护政策的制定、非遗项目产业化、京津冀非遗资源进行针对性研究。要以政府采购的方式,把智慧纳入到政府的决策之中,实现京津冀三地共享,这将对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京津冀三地非遗发展研究智库,不仅需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非遗研究专家,更需要非遗传承人、基础非遗管理干部、文化名人,以及更多产业研究和传播研究方向专家、科技专家,将京津冀三地非遗发展研究智库整合成为多学科、多背景的新型智库,切实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和时代发展相结合。



五、结语


非遗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代从事这些技艺、表演的传承人在继承中又会将自己的体会、经验融入其中,所创作的作品都会留下时代的印记和元素。不可否认,创新和产业化特色化发展至关重要,但我们要创新,更要完整传承。传承人不仅要继承工艺,更要深刻地了解所从事的技艺的历史。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认识,创新才有坚实的根基,创造出来的新作品才可能是继承了深厚文化内涵的精湛艺术。



同时,无论怎样创新,非遗技艺应把握一个核心要素,即不能放弃手工技艺。我们要科技,更要守住技艺。科技不能代替技艺,传承人一旦放弃传统的手工技艺,就丧失了手工技艺所特有的生命力,但非遗传承人不能单纯的满足现状。我们要保护,更要提升素质。要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文化修养、设计意识、市场意识,提升非遗传承人的综合素质,实现非遗的价值再生。提升传承人的素质,是为了发展,但发展并不意味着摒弃传统。我们要发展,更要坚守传统。非遗所依附的乡村文化日益瓦解,活态传承面挑战。政府在制定搬迁、复建规划时,应首先考虑非遗保护规划,使其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居核心地位。最后,我们要借鉴,更要完善法制。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已经开展15年,出现了很多新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加快非遗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制定成为当下的迫切需求。日本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划定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其中和服位列第二条。根据法律规定,身着和服的游客可以免费进入京都所有博物馆,京都出租车为着和服乘客提供九五折优惠。因此,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解决非遗保护的深层次问题。




非遗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文化多样性的鲜活样本,更是当代生活的底蕴和滋养,是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创意资源宝库。京津冀三地非遗的保护传承,不仅是面向传统的挖掘、整理和学习,更是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背景下,面向未来的文化一体化建构。我们要充分利用京津冀三地丰富深厚的非遗资源,通过体制机制方法的创新,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使之融入生活、服务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文化建设和价值引领的重任。


(本文为范周教授在“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论坛上的发言摘要)


作者简介:范周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王若晞

校对:王若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