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要“青春荒”,从青年文化中寻找你要的诗和远方

关卓伦 言之有范 2023-04-03


青年文化是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精神需求、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复合体,是作为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表征;是与青年俱在的社会文化现象,有学者也将其定义为一种亚文化。为发展和弘扬社会主义青年文化,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有大篇幅重点涉及青年文化建设,从内、外部驱动力角度分别着眼于供给、需求和保障要素三方面谈及发展规划。


一、熟悉的陌生人:你所不了解的青年文化


是青春文化,但不仅仅是青春文化


对青年文化的定义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低龄化,第二是非主流化。作为以青少年为主体创造出来的文化类型,这种文化必然被贴上“年轻化”“青春化”的标签,其中所蕴含的青少年因子更因其所具有的颠覆性、批判性与反传统性而被冠以“边缘文化”“非主流文化”的称谓。时下,随着青年人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的生力军,人们在各类文化产品中都能发现青春文化元素的影子,“穿越”元素、“宅基腐”元素、青春怀旧元素、初恋元素等逐渐被不同年龄段的人所接受和喜爱。青春文化渐成主流之时,人们不禁思忖曾经的青年文化是否就等同于今天的青春文化?二者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小。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青年文化与青春文化在本质上是有深刻差别的。并非所有生长于青年群体的文化都是青年文化,也并非所有的青年文化都是“非主流”的。青年,是承载着理想和进步的载体;青年文化,它饱含着奋斗与追求的激情。如果说青春文化反映出来的是青少年对自我个体的表达,那么青年文化折射出来的则是整个青少年群体对社会变革的理想和呼唤。


有文化影响,但不仅仅是影响文化



青年文化的存在作为青年与社会、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桥梁和中介,对社会及社会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和作用。第一,青年文化能够反映社会的剧烈变迁,影响和推动社会进步。这一点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社会的激烈变革往往最先反映在青年群体中,因为一个人在青年时期往往是充满内心矛盾的,更容易产生反叛心理,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青年文化能够以其独有的“疾风骤雨”和“狂飙突进”式的方式推动社会变革。第二,青年文化也能够反哺主流价值文化,社会主流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吸收青年文化中的部分内容。正如互联网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兴起于青年文化,因此“保守”被“生气”影响,“传统”被“新兴”替代,主流文化在这种被反哺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迭代。

二、内在驱动:青年群体是青年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树立理想,坚守信念



青年群体是青年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青年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发展和弘扬青年文化,离不开青年群体建设。首要的就是理想和信念建设,每一名青年人都应该树立起理想,坚守住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耶鲁村官”秦玥飞,在耶鲁大学毕业后放弃高薪,毅然回国并投身农村,为当地谋取民生福祉作出巨大贡献。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不是每一名青年都能够选择后者,但理想和信念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指引着每一个年轻人前行。

 

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面对当前中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与前所未有的文化大侵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青年文化建设,还要求青年人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清华女学生将破解的北斗系统拱手送给美国,这是血淋淋的教训。广大青年必须以主流价值为导向在价值选择与判断中明确正确的方向,在弘扬和传承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任何一个文明的传承都离不开青年群体,作为文明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青年人必须时刻警醒自己,牢记使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想象的天空与实干的脚印同等重要。青年文化建设不是漂浮在空中的空中楼阁,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埋头苦干。将理想播种在大地上,是每一个青年男女应该遵循的成长轨迹。“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文化建设如同科研攻关,青年人要从自身寻找动力,挖掘潜能,敢于创造,勇于拼搏,用青年群体的实际行动夯实青年文化的基础和内涵。

三、外在动力:调整供需,强化保障不可或缺


丰富青年文化产品及服务供给


当前文化市场上含有青年文化元素的文化产品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文化部“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提出“繁荣艺术创作生产,实施精品战略。”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也同样强调要“加强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在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实施精品战略实际上就是将过剩的、分布不均的产能集中化、精细化,使供给端向纵深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青年文化,丰富青年文化产品及服务供给,不是无限度地扩大青年文化生产,而是在扩大生产的同时,更聚焦于丰富青年文化形态、提升青年文化传播能力,引导青年文化向科技创新等方面提质增效地发展。


培育健康青年文化需求



青少年是青年文化的主要消费受众,却往往心智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需要培育健康的青年文化需求。《规划》提出“引导青年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工艺振兴、民间文化传承。”“推动青年人均年度图书阅读量和艺术鉴赏、科普水平逐年提高。”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积极有益的青年文化活动,不断引导和培育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需求是文化生产的目的和原动力,只有形成健康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生产与文化建设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继续前行。


优化青年文化环境建设



硕果离不开沃土,环境建设是青年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规划》中从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舆论引导、财税支持、土地补贴等多方面提出“优化青年文化环境,积极支持青年文化建设。”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明,重在环境建设。良好的环境不仅有利于青年文化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鼓励创新,开拓进取的良好风尚,而这正是发展青年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来源:

人民日报,《是“青春文化”,不是“青年文化”》

东南网,《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新浪网,《习近平在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后台编辑:吴迪

校对:高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