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 | 适应新形势,加快广电改革突围
2017年5月3日——4日,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受邀前往陕西广电集团调研,并重点围绕陕西广电集团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发表主旨演讲。现将演讲内容整理发布,以期透视全国,以期回馈读者。
一、居“危”思危,拥抱数字创意产业春天
随着互联网和wifi全覆盖时代的来临,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广电已经开始面临危机。因为大流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各取所需,从录播节目到直播节目,从养花网站到老年健身网站。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也随之改变,人们不再准时准点地守候在电视机旁观看黄金档指定播放的电视剧,人们也不再愿意为有线电视付费。互联网时代下,改变中国的事件比比皆是。“小黄车”“滴滴打车”颠覆了大城市的传统交通方式;“顺丰”“中通”击垮了几千年的传统邮政行业;“阿里巴巴”“淘宝”架空了几万幢百货大楼…互联网在带来第三次产业技术革命的同时,也激起了社会革命与生活方式革命,并直接催生了数字创意产业这一新兴业态。在此基础上,有线电视业务递减、传统广告业务缩水、IPTV竞争激烈…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广电要想突围,就必须正视这一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就必须在调整自有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和历史心态属性的前提下把握这一快速发展的时代脉搏。
(一)五大特点快速了解数字创意产业
数字创意产业是近两年来提出的新行业,其内涵是更加关注在数字领域的创意应用。2016年12月,数字创意产业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据不完全估计,在“十三五”期间,数字创意产业将有8—10万亿的市场空间可供开发。随着数字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其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快速发展,展现盎然生机。我国数字创意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规模以上企业已经集聚4600多家,近22万名从业人员。数字虽然不大,影响力却很大。淘宝上线“buy+”,足不出户带来全立体3D感官购物体验;电商蓬勃兴起,激活城市文化商业综合体;网络文学风生水起,挑战“经典”对传统文学造成冲击。2015年上海张江数字创意产业园全园区共有553家数字创意企业,年产值达 346 亿元,产值连续10年增速超过 20%。集聚了如喜马拉雅、阅文集团等大批知名企业。阅文集团有几十万签约作家,每年产生的网络文学数量远远大于国内570几家出版社。喜马拉雅通过声音和内容产品交易,达到了广播历史上无法企及的成就。一方面,数字创意产业正在迅速生长;另一方面,它也通过不断地培育和投放新的消费需求改变整个消费生态。
第二个特点是成为社会资本追逐的新风口。数字创意产业以轻资本、高收益、广空间的显著特征,近年来随着国家扶持政策密集出台,行业内优秀企业不断涌现,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催生了大批企业跨界合作,PPP、PE、VC等各种资本运作模式也都风生水起。与传统业态相比,数字创意产业更易获得资本青睐的原因除了其高成长性外,还因其互联网属性和技术优势更易于发挥平台作用,在资本运作上更能发挥资源整合的巨大优势。资本总是“嫌贫爱富”,万达集团用极低的成本赚取如今的商业帝国,正是赢在观念上,赢在对各种资源的整合上。
第三个特点是“+内容”成为竞争焦点。数字创意产业具有技术加创意的双重属性,而内容则是企业开辟蓝海战略的重中之重。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即融合思维。单一的技术、行业已经无法企及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喜马拉雅精准定位于除音乐以外的音频内容这一蓝海领域,融合车载、授课等形式,并以技术为支撑快速打造起拥有3 亿用户规模的国内最大在线移动音频分享平台,创造起一个商业帝国。
第四个特点是为大众提供平台,拉动非传统就业。数字创意产业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大幅降低了有创意、有知识、有能力的创造者进行创业创新的难度,提供了大量创业和创富机会。网络文学的兴起培育出一大批网络写手,阅文集团自成立至今累计为400万名作家提供了创作平台。低门槛、低成本的创作无疑也解放了无限创意资源。
第五个特点是易于跨界,增值空间巨大。数字创意产业的底层技术与内容在数字融合趋势下已经打通,领域之间疆界缩小,跨界发展成为行业内企业的典型特征。做视频内容的企业可以扩展到终端接入设备制造,做网络文学的企业可以拓展到下游影视、动漫行业。行业间的原本明晰的界限已经越来越小。最明显的案例是“滴滴打车”,其本身是作为一个公共交通平台,但因其数量庞大的用户又是一个独立的新媒体,舆情、时政、市井民生,一切信息都能够在其中被传播。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打车平台,亦或是个人上传小视频,服务平台千千万,它们都有可能在这之后像独立的电视台或广播电台一样发挥作用。如今媒体的概念已经很难独立地去进行界定。这个时代,一切都在跨界。
(二)四大领域挖掘数字创意产业蓝海
首先是人工智能。如今的人工智能在我国已经步入应用阶段,进入到了我们生活当中的各个领域。人工智能与搜索引擎,已经出现了大量技术上的创新,例如人脸识别、人工出版等,百度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投放市场。2016年对人工智能的风险投资增加了近10倍,因为其应用范围相当广阔。第二个领域是VR、AR,也叫虚拟和增强现实。这个技术的出现让许多产业链更加延长,“VR+旅游”、“VR+教育”、“VR+游戏”等都是这一技术未来的应用方向。在未来,历史课上通过VR穿越回到古罗马时代;公安破案通过VR还原事件真相;主题公园通过VR眼镜使人身临其境……在此基础上,教育、游戏、旅游甚至刑侦等领域都将产生质的变化。第三个领域是二次元与动漫。我国二次元消费者已达2.6亿人,主要消费内容包括动画、漫画、游戏和小说等。国产动画与漫画正逐步向“二次元经济”核心收益区挺进,千亿级规模消费市场亟待开发。第四个领域是电子竞技。2016年中国移动电子竞技收入已经达到171亿元人民币,并预计3年之后将达到537亿元人民币。电子竞技已经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正式开展的第99个运动项目,而伴随电子竞技产生的还有网络直播这一巨大蓝海。面对数字创意产业,所有的业态都在发生“质”的变化,站在“红海”,望向“蓝海”,关键是要认清现实,把握机遇。
(三)三大趋势洞悉数字创意产业未来
在未来,数字创意产业将会呈现三大趋势。首先是融合发展将成为其重要特征。数字创意在科技的推动下,乘着“互联网+”的春风迅速地向各行业无边界渗透,从而构建起无限延长的数字创意产业链,产业融合呈现出更多的表现行为,单一的节目和传播方式在今天已经成为过去,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移动APP等多元布局成为产业发展的常态。
第二个趋势是“数字经济”成为新兴增长点。数字经济在2017年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八个最新经济形态中排在首位。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4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二大数字经济体。在近70万亿的GDP中,数字经济占有近三分之一的比重。接下来,数字经济的各个领域即将成为各行各业的主战场,在这个过程中共享经济就是数字化的直接产物。2015年全球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估测有8100亿美元,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参与提供服务者达到5000万,占劳动人数的5.5%。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兴经济形态。值得注意的是,共享经济不仅包括共享单车、共享旅游,从广义上来讲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甚至军民共建、军地共建,生活必需品共享这些都是可以用共享思维去衍生和开发的。与此同时,数字经济、数字创意产业和共享经济也在震荡和影响着金融领域,在这方面,必须要加强对金融安全的管控。
第三个趋势是与传统文化强强联合。优秀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业态的数字化升级等都将成为未来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2016年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调动文物博物馆单位用活文物资源的积极性;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文物活起来”“让中华文化通过数字创意设计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红利被释放,“允许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进行文物保护商业开发试点”;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在2017年2月份正式颁布新四板,全部为数字创意产业,北京中关村的新三板也有80%被数字创意产业占据。数字创意产业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叠加,是否能够产生 1+1>2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广电又是否能够搭乘这股东风,发扬其主流价值及社会担当,布局“数字创意+传统文化”产业链? “这个时代一切皆有可能,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必须要适应趋势。”
二、渐展锋芒,新业态与传统媒体试比高
(一)“互联网+新媒体”呈现新特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赋予媒体全新的结构和特征。交互化与实时化,信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散与传播;融合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这个提法已然不陌生;精选化与亲民化,信息的选择与推送日益具有针对性并充满人文关怀;社交化与社群化,网络社群带来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还有人格化与品牌化、个性化与定制化,以“弹幕文化”为代表的互联网思维下的去权威化,使信息传播逐渐由单向传播走向大众狂欢。在这个过程中,有三大现象不容忽视。
第一,移动端流量结构全面超越PC端,进入移动娱乐红利时代。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占比达92.5%。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始代替PC机,PC机代替了固定电视屏幕,用户偏好已经发生转移。无论是央视还是纽约时报的广告收入都在逐年下降,而5700亿的广告总收入却每年都有8%—10%的增长。纸质报纸进入收藏市场,交易功能日渐消失,这就是移动娱乐的时代。第二,互联网电视用户持续增长,但对用户圈地的竞争在加剧。原来的电视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数量并没有减少,但流向各异。互联网电视企业在与卫视大举争夺用户资源的同时内部也激战正酣,“唯流量”“唯粉丝”,用户的信息和数据成为核心资源。第三,科技进步极大地拓展了娱乐视频的边界。科技进步以后,娱乐的体验变得更加多元,场景也更加多元,体验本身也在推动科技的进步。湖南台《我是歌手》推出了VR专区,提供用户浸入式的体验,这也是一个趋势。
(二)新业态加持下传媒发展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与智能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据估计,人工智能在2020年将要有超过500亿的蓝海,人工智能改变了很多用工形式,解放了人类的劳动力,传媒不再只为人类所有,为人类所用。随之而来的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伦理的重大变革。在未来,智能的迁移和复制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篇章。第二个趋势是从“信息资讯”到“生活服务”的转变。2015年,服务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首次超过了 50%,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仍然十分巨大。 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所扮演的角色将发生质的转变,也会衍生出更多类型的服务形态。第三个趋势是融合发展,打造全新生态。陕西广电集团通过打造智慧酒店、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多元布局,将传媒与云计算、大数据全面融合,打造智慧生态群。多点开花,多元布局,这也是未来传媒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互联网背景下广电发展之困
如今面对时代背景的巨大更迭,整个广电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出现了很多困境。第一,主动谋变者少,被动探索者多。广电媒体转型发展的改革动力略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观念问题,囿于“国家包办”的传统思维,还不能够适应市场化。将来国家怎么管?管哪块?转移阵地、应对市场思路何在?第二,有线用户颓势渐显。截止2016年底IPTV用户总数达到8679万户,较2015年增加了4084万户,增长率为89%。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止2016年底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23亿户,较2015流失了1267万用户。如何留住用户?第三,思维僵化,内容创新乏力。从“渠道为王”到“内容为王”,再到布局“多元内容”,更注重即时性、互动性,调动社会化资源广泛选取内容,“三网融合”这块巨大的盘子,究竟该如何整合和利用?在这其中,是内容提供还是平台播出亦或是渠道分发?广电又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第四,人才优势不足。一方面体现在“为我所有但不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体现在“为我所用但仍然匮乏”。人才从何处来?往何处用?靠制度留不住人才,靠感情又能维持多久?人才问题是涉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人才问题一日不解决,广电的难题就一日存在。
三、理性研判,助力广电发展突出重围
(一)解放思想,用“突围意识”另辟蹊径
第一,要跳出广电看广电,既要用广电思维,又要超越广电思维。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依据广播电视传输的生产、技术和服务模式,又要遵循新的互联网思维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律,把实际工作放在新的互联网和数字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制定发展战略。本质上就是要突破“固守”,摒弃固有思维,跳出圈子看问题。解放思想的第二个方面是要加强对政策的研究力度,把握政策释放出的红利和信号。抓住和把握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机遇,保留核心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开发新兴产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第三个方面是要应用品牌战略,树立世界眼光。目前“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机遇,也是将中国展示给世界的最佳平台。品牌化在互联网时代至关重要,让世界认可中国,就是要在品牌战略的制定中,强化世界思维,树立世界眼光。
(二)融合发展,在新增长点中寻找新蓝海
通过多元布局、融合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江西报业集团的报纸发行和广告收入加在一起只占到收入的10%,而另外的90%都是来自于其酒店业、房地产业以及它的双创空间、旧厂房改造园区等收入。同时运营云平台,进行政务发布,包括相关政府网站的维护等。江西报业集团通过市场化手段,调整多元产能,赢得市场蓝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就是调存量,做增量。在这个过程中,做增量不是简单的叠加和堆砌,深度融合是关键。即嫁接一切可以嫁接的内容,主题公园、旅游、房地产开发、网站维护、包括与金融的合作,在没有得到更大权限的资本平台的时候,可以选择在资本的初级层次合作和运作。做大做强广电服务终端,不仅与互联网进行合作,还可以寻求多样载体。当然,在大胆思想解放的同时,还要谨慎论证、谨慎实验,尽可能地完善商业模式,配套详细的研究支撑,在政策和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有目的地向前推进。
(三)紧跟趋势,用互联网思维解决一系列问题
趋势,不是形势。紧跟趋势的目的是要“防患于未然”,凡事想在前面、走在前面,这个问题在本质上也是思维问题,要有一个提前量的研判。电视购物的趋势一定是和电商有关;广电网络的趋势肯定是要和互联网、电信网三网融合,而不再是“上下一张网”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是互惠互利,树立一种平台意识。新型博弈关系是竞合而不是竞争,没有一方会成为输家,共赢才是双方合作的目的。在接下来的产业发展中,在平台上下功夫要大于在具体产业的投放上。马云建立天猫平台,利用大数据“整合天下资源做天下事”,不但惠及商家便利用户,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互联网搭建起的信息高速通道节约了平台成本,而平台带来的无限机会则是加速共赢的重要砝码。第二是对话交流。互联网思维不是单向传导,而是对话和交流,通过交流使大家达成基本的共识,但这个共识不是一劳永逸的,对话和交流永远不能停止。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关注共享经济,共商、共建、共享。第三是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这是融合发展的前提,生产中心制早已成为过去式,客户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这是生产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第四是去中心和去权威化。人人都是公司的代表,人人都是未来的创业者,人人都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主人。去中心还有另一层涵义是分众化,报纸永远都会存在,但还会有网络文学和新媒体;春节联欢晚会不会消亡,但还会有艺术电影和艺术动画片。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以分众化和大众化需求为出发点的新型交互关系正是互联网思维下的题中要义。第五是可持续,不断否定再出发。互联网时代的变速太快,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新环境正迅速解构着人们的生活,智能手机每年可能会更新两代甚至消亡,要发展就必须考虑可持续的问题。逆向思维很重要,在否定中不断超越自己,实现飞跃。
(四)补齐短板,条件成熟时实现弯道超车
有的短板,例如制度性设计是很难被补齐的,但有些技术和产业层面的短板是可以补齐的。这些都离不开对共同认知的追求,针对观念和认知问题,可以通过培训工程来有效解决。弯道超车,是一个群体行为,而不是英雄主义,因此要把对群体的培训当做生产力来看待。开阔眼界培训,是针对足不出户的群体;知识综合培训,是针对年轻员工群体;管理体系培训,是针对中层干部群体。还有对技术部门的培训一定要针对特定技术层面。
除此之外,体制机制转型变革、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树立全新人才观也是广电接下来发展的思路所在。在管理上由“链条式”向“扁平化”转型,在交互关系上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型;以资本杠杆推动集团产业链整合与扩张,着力构建“内容+ 平台+应用+ 终端”的全产业链经济生态。积极运用资本撬动更多产业板块,同时加强资本监管;在人才问题上,转变观念,“人才是天下的人才”,摒弃“唯学历说”“唯编制论”,靠制度稳定人才,靠竞争体制稳定人才,各美其美,各尽其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期待广电在经历层层阵痛后,能够突出重围,实现弯道超车。
(本文根据范周教授现场演讲内容整理)
责任编辑:关卓伦
后台编辑:陈悦
校对:张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