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旧动漫创作方式如何权衡?

倪嘉玥 言之有范 2023-04-03


5月19日,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再次宣布复出,距离上次他在《起风了》发布会上宣布“我的长篇动画时代已经结束”已经4年时间。事实上,从1986年到这次复出的31年间,宫崎骏共导演了11部长篇动画作品,总计宣布了7次隐退。而这次的复出,有人认为是受新晋导演新海诚的影响。新海诚的作品《你的名字》超越了《千与千寻》的全球票房,这也代表着传统手绘和CG技术两种创作手法的博弈。


一、大师复出,人才辈出


据吉卜力工作室发布的信息称,宫崎骏此次复出的最新长篇动画作品将会在其80岁生日前上映。在宫崎骏隐退的几年间,吉卜力以外的日本本土动画势力却在崛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海诚的《你的名字》。这部作品在上映之初就受到了广泛关注,根据美国电影发行信息网BOX OFFICE MOJO统计,由新海诚执导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总票房达2.81亿美元,成为日本电影在全世界上映票房总收入最高的一部作品。而之前排在第一位的是宫崎骏的作品《千与千寻》,总票房为2.75亿美元。



所以在新海诚一举成名之后,大众赞其为“第二个宫崎骏”。在面对新晋动画导演的成功时,宫崎骏还是有些许忧虑的。在宫崎骏隐退期间,吉卜力推出的《回忆中的玛妮》《红海龟》两部电影的票房都呈现出断崖式下跌,两者相加也仅有《起风了》的一半,《千与千寻》的五分之一左右,大众口碑平淡无奇。吉卜力似乎进入了后继无人,佳绩难以维系的巨大困境。



二、传统动漫的手绘情结


众所周知,宫崎骏一直坚持手绘作画,《起风了》里面仅仅4秒的镜头——地震了,人们在彼此构成的人山人海中仓皇逃窜——他就用了数万张草稿,前后加起来耗时近4年。而且早年间,他就毫不掩饰自己对于CG(计算机视觉图形表达)技术的抵触。“看起来电脑技术使人自由,其实很容易使用心的制作变成流水式的生产。CG后面还跟着3D技术,然后便不由自主地向迪斯尼的风格投降了,这就是大家想要的结果吗?”


在纪录片《不了之人宫崎骏》中,光一个颜色的选择和他内心的期许略有偏差,就会多次返稿反复修改,他这种追求完美和精耕细作的态度也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誉。坚持手绘的动画大师无论是创作方式还是创作理念都具有一种认真细致、沉浸其中的工匠精神,且作品中往往呈现出和平、环保、博爱等正能量的信息。



但同样的,对手绘动画的情结也会给创作人员带来不小困扰。手绘的方式固然能原始地还原自己的创作想法,但创作效率也大大降低,很难与其他CG创作的动画团队相匹敌。纯手绘的创作对画师的素质要求更高,且久而久之,巨大的工作强度和工作要求对画师的身体造成损害,长此以往就会饱受病痛的折磨,很多人因此而不得不转向CG技术。


三、现代动漫的CG青睐


新海诚的动画作品一向以唯美著称,《你的名字》中的炫目精致的场景让很多人称他为“壁纸狂魔”。这个一向以独立制作动画著称的导演,一人包揽了动画制作和监督等工作,所以他的作品整体风格明显,在日本动画界脱颖而出。新海诚的创作方式和宫崎骏有着明显的区别,作为中生代导演,加上之前在Falcom游戏公司工作,新海诚的创作主要依靠CG技术来完成。



其实无论是日本还是我国的动画制作,都越来越偏向于CG技术的运用。目前,CG和3D技术在日本动画制作行业已经广泛普及。最近几年日本的机械战斗类动画大量使用一种叫做“セルルック”的全新3D动画制作技术,就是让利用3D、CG制作的动画像传统赛璐珞2D动画一样表现出来。这种技术能够较好地弥合CG动画和传统2D动画中的视觉差异,让更多喜爱传统动画的观众接纳。传统手绘创作相比,CG技术提高动画创作效率,进行高质量的画面渲染,并且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所以CG技术在动画行业的运用更加广泛。



但对电脑技术的过分依赖也会造成人物不灵动、形象不饱满等问题,且很多CG动画致力于创造一些人类所不能达到的状态,或者扭曲人体、夸张暴力场面,间接地亵渎了生命,传达出一种不积极的价值观,容易造成误导。


四、传统手绘和科技创作如何权衡?


1、以科技弥补手绘短板


在科技强势发展与普及的时代,很多依靠传统手作方式的产业都呈现出一种与时代脱节的命运。动漫产业也是如此,宫崎骏在归隐期间想要将自己在上世纪90年代的短片动画企划案《毛毛虫波萝》继续下去,可是20年过去了还是表现不出他理想中的画面,好的想法就这样被束之高阁。但宫崎骏在观看了几部CG动画后,发现了CG技术的可取之处,“无论如何都画不出来的东西,这些年轻人说不定可以帮我完成。”对手绘的坚持是一种信仰,但面对内心想法无法完美诠释时,科技的运用或许可以化解。虽然很多动画大师都热爱手绘,但科技在动画创作中的力量也是不可否认的。



2、用手绘协调科技观感


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手作仍然存在着一些无可取代的优势。尤其是日本动漫在发展之初就依靠画师纯手绘的方式来创作,很多资深日漫迷都习惯于其扁平的二维角色,如果日本动漫的创作过分依赖于3D和CG处理,观众反而会不太习惯这种过于平滑的观感。日本动画大师今敏曾说过:“假如黑泽明的《七武士》、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或大卫·里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等作品都换成用CG动画来制作,其画面的力量将远不及原作……因为CG动画好像无论如何都会有种令电影画面变得狭隘的倾向。”加入一部分手绘之后,画面和角色的观感能够有一定的改善,让作品更具有人文情怀。


 

因此在动漫创作过程中,对手绘和科技的调和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两者并不是矛盾的存在,手绘是动漫创作最基础、最原始的手段,科技创作也已成为动漫专业的必修课。手绘不会因为科技的普及而凋敝,因为它仍然有忠实的受众群体,和科技的碰撞融合不仅能够使创作者沉心静气,还能让画面、故事具有更饱满、更丰富的意义。

 

参考来源:

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 宫崎骏正式宣布复出,这可能真的是最后一次了》

澎湃新闻,《CG动画时代 这些作品却印证着手绘不死》

 

后台编辑:何雅君

校对:吴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