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周 | 雄安新区:学术担当的未来思考

范周 言之有范 2021-07-18

实践出真知,我们对于雄安新区的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在几番实地调研之后不断修正、不断刷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面对千年大计,一所有使命、有担当的高校应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摆出自己的姿态——独立的研判、智库的智慧、顶层设计的上下求索,是我们应有学术情怀、学术胸怀、学术使命。



学术担当

服务雄安未来发展


千年大计,从长计议。基于此,如何理解学术担当?如何准确把握学术使命?如何用学术担当支撑起雄安新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呢?


全局观,学术担当的前提。中央建立雄安新区,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处于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之下;新区要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与国家“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一脉相承;新区自身资源环境禀赋具有复杂性,在具有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等优点的同时,也面临着公共服务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利益主体多元等棘手的“考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拥有学术担当,必须要胸中有全局,脑中有大势,在把握新区自身发展基础与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将雄安新区的学术研究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系统中统筹考量。



独立性,学术担当的根基。学术研究,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要有以理服人的大智慧,要理性分析不落俗。社会治理、社会发展的对策性研究无法离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与发展态势,但绝不能成为国家各项发展政策与发展战略的解读者与传声筒。智库研究,要有历史的纵深感,要有国际视野,要有国家情怀,要有不同维度、不同坐标下的独立思考与全面对比,要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善于、敢于汲取多方智慧、听取多方声音的胸怀与气度,要有一片火热背后的冷静思考与清醒头脑。当然,独立性不是“新、奇、特”,学术担当的独立性应当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发现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原则,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只唯实,敢于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方案。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组织的两次大调研,就是在用双脚双手实事求是地开展学术研究,这是学术担当的根本立足点。


未来十年

雄安研究的学术蓝图


1

以“人”为核,有的放矢彰显人的价值


任何研究都是对“人”进行的研究,都应当围绕“人”有序推进。一个城市的价值就是一个城市市民的价值,只有将人研究透彻,所有的政策、对策和顶层设计才能找到有效的出口,才能有的放矢,雄安新区的学术研究亦是如此。



以人为核,首先要了解“人”。未来的雄安人主要将包括原住民、疏解于此的北京人、国际精英人群等多种结构和层次的人群原住民世世代代生活于此,他们扎根于此,热爱故乡,热爱雄安。这些人或有着娴熟的捕鱼、捕猎技艺,或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或深受故土文化熏陶,成为武术、非遗传承和雄安文化的传承人,他们是雄安新区的财富,而非包袱,更不是一些人口中“四保人群”(保安、保姆、保洁、保险)的误读。因疏解非首都功能进驻雄安的北京人,相异于雄安原住民,这类人群年轻、有知识、有技能,多从事高端行业,来源于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单位,他们怀着期许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来,期待一片生活工作的乐土,如何长期地服务好这类人群,需要思考与研究。国际精英人群是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涌入的,这部分人可能会占到未来雄安新区总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如何用国际化水准来吸引国际精英、留住国际人才,是新区规划中的关键一环。


新区发展要走高端、集约发展之路,要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创新驱动典型,这一切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智力支撑;新区建设要为民谋利、为民服务、让人幸福,这一切都必须以人为根本、为核心。


2

文以载道,新区研究要有大文化视野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沃土丰盈,文脉传承。雄安新区的建设若要实现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文化建设就不能缺位。当然,这里的文化建设绝不是“就雄安谈雄安文化”,而是 “大文化”的研究视野——既要积极吸收国际先进文化,拥有包罗万象的国际先进思维,又要以华北文化积淀为背景,以白洋淀地区文化为核心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让雄安新区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未来十年,这种大文化概念应该完整、科学、艺术地渗透到雄安新区的设计、规划、实施等方方面面。



城市建设以城市景观、办公场所、公共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为核心,我们的学术研究应考虑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美学设计有机融入,探索新区文化融入、创新营造的新模式,这是一个难度高、使命大的学术课题。这也就是说,“大文化”不能成为世界文化符号的堆砌地和展示窗。在百人雄安大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因对徽派建筑风格的盲目模仿而产生的尴尬——徽派风格建筑在这里与水苇不协调,无法满足渔民晒网、晒鱼需求而成为一种文化误读和滥用。这些现象都需要学术研究铁肩担当,仗义执言,秉承千年大计之责任,主动思考。


3

高精尖产业集聚,汇聚新区驱动力量


未来十年里,雄安新区的经济结构一定是中国经济结构的精华版和浓缩版,也代表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之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早已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土地占用多、资源消耗大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在淘汰的路上,与国际前沿相对接的生物产业、智能产业、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航空产业、康养产业、数字信息产业等高精尖产业将成为新区经济的驱动力量,这些领域必将成为未来雄安新区的发展重点,并且始终占据发展前沿。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这决定了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的学术研究要把握全球产业发展前沿趋势,拥有区域经济发展视角,秉承系统经济哲学思考,从而更好地为新区高精尖产业布局与切入点寻找到学理支撑,寻找到新区产业发展格局的长期与短期发展路径。高精尖产业集聚,一方面需要外来产业类型的引入,另一方面需要实现雄安新区在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学术研究同样需要做好传统产业的科学评估,寻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径,尝试用信息化、数字化等手段对之进行改造,做好规划,在新区内合理布局,以集群化和集约化不断提升发展竞争力。


4

生态标杆,新区未来要山青水秀


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天蓝地绿,生态环保始终是未来十年乃至以后的重点工作。新区的建设要有利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有赖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可以说,生态是新区的未来,新区的未来不能没有生态。



雄安发展的优势在于生态,最大的风险也在于生态。新区怀抱“华北明珠”白洋淀,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处理是新区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从生态角度展开研究,综合考虑新区发展,尤为重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人、以水定业,都需要我们一一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与科学的发展理念。


如今的白洋淀既有缺水问题,又有水质污染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将水资源和人民生活、适度的旅游开发以及区域小气候调节有机结合是雄安新区水系治理的瓶颈问题,也是不得不想、不得不做的事情。从学术研究角度找到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的目标,找到在保护好青山绿水的前提下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构建起新区生态体系,实现绿色崛起,找到生态与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新区未来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5

“小政府、大社会”,探索新区发展新模式


雄安是一座崭新的城市,中央将之定位为“小政府、大社会”,这将成为贯彻总书记五大理念的最好试验田,成为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验区。因此,我们的学术研究要密切关注公共管理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举措和新走向,吸取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综合新区建设实际,提出新城发展过程中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新理念、新路径,钻研中国特色新城社会管理、国家治理的新理论,形成新成果,给实践以理论指导与学理支撑。



未来十年既是一批热血青年投身雄安新区建设的十年,又是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十年,是中国未来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发生历史性转折的十年。高校是人才的摇篮,中国高校要思考如何在人才培养上探索新模式,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形式,真正做到产、学、研、用一体化,而雄安新区则恰恰提供了最好的“试验基地”和“双创工厂”。高校的科研与学生教育,应该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因为教学科研不是理论真空,而应与时代同步呼吸,同频共振。


学术要扎根于大地上,雄安新区开展的两次调研活动,让我们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作为高校,作为国家智库,应该秉承对国家大事、千年大计负责的态度,为雄安新区的建设献出绵薄学术之力。以第三只眼看雄安,以历史纵深感去看雄安,立足雄安,超越雄安看雄安,是在起步阶段迈出研究院和研究人员的第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雄安新区的学术研究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我们并肩同行,扎实前进,勇敢担当。


责任编辑:赵瑞熙、徐妤函

后台编辑:徐妤函

校对:吕彤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