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丧文化”:温和的反抗,孩童式任性

陈悦 言之有范 2023-04-03


在“文艺”、“正能量”、“有趣”、“小确幸”这些词过后,“丧”似乎变成了互联网上盛行的标签。在越来越广泛的网络社交平台上,一种以自嘲、颓废、麻木生活方式为特征的“丧文化”正在部分青年群体中流行,伴随着相关表情包的广泛传播,这种颓废的状态已经相当普遍,但戏谑无奈的吐槽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1

“丧文化”的内涵


“丧文化”是指一些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的活着,他们漫无目的、蹒跚而行。“丧文化”在全球早有其代表,最典型的莫过于四大表情包:马男波杰克、悲伤蛙Pepe、懒蛋蛋、有四肢的咸鱼。“丧文化”四大表情包是现今亚文化借助社交网络和互联网走进主流年轻人视线的重要表现。相较于“不努力就去死”、“越努力越幸运”诸如此类的励志名言, “你之所以喝鸡汤是因为肉都被别人吃了”、“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些人就生在罗马”、“有时候你不努力一下,你都不知道什么叫绝望”、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前任的喜帖”……这样带有自我调侃和颓废式的发言似乎更能引起年轻群体的共鸣,而这也标志着青年人幽默式自我解嘲和抗压的“丧文化”的崛起。



“丧文化”的表现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搭乘多条传播渠道,迅速爆红于互联网的各大社交平台。在新媒体语境和互联网背景下,极大丰富了信息的感染力,使以信息为载体的情感传递更为迅捷。例如2017年4月底网易新闻和饿了么联手推出一间只营业4天的快闪店——“丧茶”。 “丧茶”原本只是网络上的一个段子,是某网友因为“喜茶”火爆而以玩笑的方式写的小文,却没想到受到不少人注意,在“饿了吗”注意到这个消息后不可思议地将其付诸实施。它的文案充满负能量,“你的人生就是个乌龙玛奇朵”、“你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有病啊乌龙茶”,“碌碌无为红茶、依旧单身绿茶”,引发了某种程度上的刷屏并引起不少网友的讨论和思考。



第二,新时代的“丧”拥有新的内涵。今天的“丧”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消极和绝望,也不同于负能量,反而更多的是一种无能、无奈和无力感。比如微博、微信上常能看到的马男动画截图,它出自Netflix制作的动画《马男波杰克》,堪称近年来最成功的动画剧集,这部喜剧动画的外衣下是对现实的讽刺,台词字字珠玑、句句真理,一口毒药一口鸡汤,戳心戳得丧心病狂。



第三,主要受众和传播群体为年轻人,以80、90后居多。活跃于各大社交平台的年轻人拥有着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他们不但能够积极感受并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文化现象,又有对同类情感体悟更为深刻的同理心,这使他们能够在面对某一“同感”时迅速抱团,从而形成一定的流行规模。


2

“丧文化”兴起的原因


抗压镇痛的小型麻醉针


传统的鸡汤告诉你“生活有许多不如意,但我们还是要追求梦想努力生活”。但丧文化却与之背道而驰,它几乎是所有典型负能量的集合:将懒惰归为拖延症,把坏心情总结为水逆,说单身是因为没带招桃花链,不想工作和学习等等。将这样的“暗物质”、“负面能量”放置于主流文化的视域下,是肯定丧文化所反映出的真实的社会心理状态。丧文化在年轻人中的蔓延实际上伴随着动荡的外部环境与挥之不去的内心压力,是年轻群体以一种类似撒娇抱怨的温和方式对外部施压进行的反抗。


身为独生子女的80后、90后也许成长过程中没吃什么苦,但长大后却承受着与预期落差巨大的社会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他们一边进行着超出自身负荷的努力,一边又被迫接受无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打破现实牢笼的绝望。在社群认同的影响下,“丧”成了一种麻痹自我的最好的选择。在年轻人同时面临着外部压力和内部张力的双重作用下,丧文化更像是一支小型镇痛麻醉剂,能够暂时消炎止痛、放空自我,不管下一秒或是明天的生活状态如何,只想现在安静的、颓丧的当一条不求上进的“咸鱼”。



压力与负面情绪总要有一个出口,比如“我每天假装热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已经够累了,就让我丧个五分钟,之后再自习两小时。”这实际上就是被囹圄生活现状的一种无奈的自我疏导和暂时无力改变现状的神经麻痹,等同于在世界末日前让我先赶紧捂上眼。



自我矮化式的保护


外表的“丧”其背后实际上是对渴望成功的口是心非,年轻人“丧”并非他们真的不想追求,而恰恰是因为追求成功的不可得,长期的挫败感导致他们被动且根本上地丧失了追求欲望。对于大部分中国青年而言,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成功的公式并未改变:努力学习、辛苦赚钱、买房买车、最后娶妻生子,循环往复。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发现成功的目标愈发难以实现,于是接受“局外人”或是“第三者”的身份设定会比较容易回避面对失败所产生的自我怀疑和否认自身能力的负面结果,以“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反正人生已经这么丧了,干脆不要抱太大希望好了”为借口来逃避将来可能面对的情绪落差感。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丧”的心态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以矮化自我的方式来拉低期望值,借此达到释放压力的目的。倘若结果真的不遂人愿,也会用“早就料到了”来弥补内心的失落和遗憾。


文化心理的重新解构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向来偏重宣扬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心理状态,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的急速向前,多元化文化融合的现象层出不穷,譬如来自日本的亚文化、欧美文化等,再加之其与本土文化相遇后发生微妙反应。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濑户内海》中高中生濑户有句:“青春为什么一定要跑步流汗,为什么不能就在河边虚度呢?”戳中了很多观众的心。在人们所接受的常规的思维训练及所形成的传统意识观念中,不奋力向前的人生就是在虚度光阴,从课堂上的闲扯、学习上的走神儿到工作中的神游,都是对追求成功人生的虚度。但反其道思考,为什么生命一定要耗费在加班、学习、上进和获得认可上面?为什么就不能虚度呢?个体生活的标准和成长的路径不是仅靠社会各界之间的相互效仿而形成的,人生旅途或是璀璨艳丽或是淡如白水都是个人最为宝贵的财富,但世人却往往注重人生外在形式的夺目而忽略内心真正的诉求。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丧文化”已逐步渗入影视作品之中,主要表现为影片整体基调、主人公性格的颓丧。《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男主角从头丧到尾,“不是所有人都能和过去和解,人生苦长,走不出来就是走不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是无能为力的。”影片丝毫没有给观众期待的反转和正能量,这部贯穿头尾的扎心之作当之无愧入选“好看的负能量电影”。


“丧”文化实质上是一种自我与世界相处方式的尝试,其语言风格和表情包爆红于社交网络也是一种对社会文化心理的折射,带有反鸡汤文学、对抗“元气文化”的特质正是“丧文化”对主流观念的一种重新解构。


3

如果正确认识和对待“丧文化”


警惕“妖魔化”:

是假“丧”并非真“丧”


充满负能量的“丧文化”,让不少“老夫子”看不惯,他们认为青年人就应该朝气蓬勃、拼搏奋进,沉迷“丧文化”的青年人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实际上,他们多虑了。“丧文化”流行是一回事,但对未来绝望或准备践行“丧文化”的中国青年却很少。据《参考消息》报道,2017年英国瓦尔基基金会发布的《Z一代:全球公民资质调查——世界青年人的所想所感》显示,中国青年对未来最乐观。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丧文化其实并非完全象征极端的、消极的、绝望的心态,而是时下青年群体对世界压力的一种温和式反抗,甚至带着点儿孩童式的任性。


拒绝“美化”:

莫让假“丧”成为真绝望


对待“丧文化”还有另一种美化倾向,即刻意强调丧文化的某些正面意义,诸如解构成功学等。要知道任何负面的潮流,都有其正面的部分,但如若陷入非黑即白的零和博弈,那就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淖。在急速发展的社会转型变革期,切忌没有“丧”却依旧能够风生水起的人生,如果把“丧”作为懒惰拖沓的借口,就会导致失去竞争力,使“假丧”成为“真绝望”。


“丧”式文化营销:

反鸡汤的胜利



“丧文化”的火热及深入人心从另一个方面开拓了一条市场营销的新思路,不少企业抓住热点开始对消费人群进行精准营销。比如,定制负能量文案的UCC咖啡。它本身的纯黑包装给人一种暗黑感,这种包装似乎可以天然与负能量建立联系。这个品牌与Facebook“每天来点负能量”的网红林育圣进行合作,号召大家分享负能量,抒发内心的烦恼。林育圣提供的定制文案在Facebook获得了巨大的点赞量,并且从Facebook传播到了朋友圈。



“丧”文化的内涵体现了年轻人急需一个宣泄负能量的窗口,企业或品牌即可抓住这一机遇,在深刻理解并把握“丧”这一文化热点和社会受众心理的基础上,打出自己的口号和特色活动,以吸纳集聚消费人群,比如“逃离北上广”和喜力啤酒发起的“改行程,送机票”的活动,都体现出对“丧”文化的热点营销。


最后,我们不妨重新用简单的视角来看待“丧文化”,不管“丧”的姿态如何负能量,它都是年轻人受现实生活束缚下的一种自我解嘲与疏导。不论是马男还是丧茶,它们虽在传递一种“丧”的情绪,但终归还是能够会心一笑。年轻人不是真的偏爱“丧”内涵中的消极因素,而是喜欢其中蕴含的自嘲和戏谑,甚至包括潜藏的幽默与风趣,这才是“丧”文化能够走红社交网络的主要原因:虽过去痛苦且前路艰辛,但希望常在,这正是“丧”文化中的魅力和正能量所在。



参考来源:

《“丧”文化,是年轻人对这个世界的温和反抗》

《丧文化:人生苦短,及时行废》

《丧文化营销完全指南》


后台编辑:吴迪

校对:张天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