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琵琶行》原来可以唱出来,传统文化到底有多少“新”的打开方式?

言之有范 2021-07-19

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是近年来政府努力推进,民间积极参与的文化工作。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印发,各项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传统文化新的传承形式不断涌现和迸发,这些作品的创作者也大多为9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我们欣喜与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热情与创意,赞赏他们的勇气与担当。


互联网时代,新招发扬传统文化


长篇乐府诗改编成流行歌曲


近日一批90后艺术生将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琵琶行》600多字的全诗改编成流行歌曲,在Bilibili视频弹幕网站迅速走红。仅上传两天,该视频就收获1300多条弹幕,2万多次点击。网友纷纷点赞“终于找到了背古诗的正确姿势”。然而,但这首歌曲的意义并不仅仅对于对应试的帮助,而是这种融合了网络技术的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的创新,适应了青少年群体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拓宽了新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受众群体之一。它也为传统文化开启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纪录片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最近在网络热播,片中的蜀锦传承人贺斌也因此成了“网红”。他讲述的蜀锦故事、展示的蜀锦绝活,成为众多网友热议的话题。在网络等媒介传播日益发达的当下,用纪录片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越来越多影视从业者的自觉选择。讲述美食文化的《舌尖上的中国》,诉说中草药文化的《本草中国》,展现少林武术魅力的《功夫少林》,聚焦汉文化与当下生活关系的《我从汉朝来》,反映文物修复师故事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从各个角度生动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收获了众多网友的点赞。



创意营销博物馆


故宫近两年给人的印象是颠覆传统,不拘一格的。它既是“感觉自己萌萌哒”的雍正皇帝表情包,也是纪录片里技艺精湛自得其乐的大国工匠。传统印象中的博物馆陈列呆板,讲解套路化,缺乏互动,让人觉得高冷又无趣。加上服务意识欠缺、管理水平不足,使得一些博物馆脱离了跟公众生活的联系。在刚过去不久的“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一系列有趣有料的活动,吸引众多参观游客的眼球。故宫也曾在公众面前遭遇无人问津的尴尬,如今却能华丽转身,在互联网上主打造物之美,兼顾攻略之实,还时不时跟256万微博粉丝互个动卖个萌。随着虚拟现实体验、数字化微信平台、“胤禛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等多款手机应用的推出,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地有效面向公众,故宫找到了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互联网时代发扬传统文化,

提升文化自信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前,大多数人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是新媒体。发达的网络促成了信息的同步效应,网络的便捷性增加了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冲突与活力,为社会各阶层文化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网络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新型媒介,其异军突起早已超越了仅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而存在的意义。文化自觉作为社会发展的必需,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加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是当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急需解决的重要命题之一。


首先,要理清关系,消除障碍。在互联网时代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正确看待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互动互生。网络文化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给养,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吐故纳新。以“精深”为由的故步自封和以“通俗”为名的低俗造作,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其次,要增强“自知之明”,培养高质感、高活力的传播机制。要重视提升传统文化修养,增加敬畏之心,重视思想和意境上的“临摹”,崇尚多元,致力原创。借鉴优秀的新式传播方式,提升趣味化、新鲜感,展示传统文化的新面貌。



再次,要调动主力军,新人新策略。发挥社会各个群体的积极性,尤其是要重视调动与发挥青少年群体的生力军作用。要与时代和社会生活相结合,增强网络创新,使传承过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既能保持其传统立场,也能拥有新时代的艺术质感。传统文化就像一个生命体,只有跟人建立了紧密的共生关系,才能不断进化。



最后,要政府引领,良性互动。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示范性作用,调动和发掘更多合理的传播方式,推广和普及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升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加深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良性互动。

 

其实,传统文化就像一个生命体,只有跟人建立了紧密的共生关系,才能不断进化。那一件件质感优异、造型优美的文物,是先人“用生命造物”的果实,其造型之美、功用之妙,都是大自然跟人类社会千百年来不断摩擦、互相选择的结果。



曾几何时,我们欣喜于社会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也困惑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匮乏与滞后。如今,故宫的营销案例以其生动的故事打通了任督二脉:只有跟公众建立起共生共长的关系,传统文化才会焕发活力,文化传承才会薪火绵延。正如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可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理应与人共同进化。


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公共文化服务”,陈乾(中国艺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非遗中华”

责任编辑:吕彤彤

后台编辑:吴迪

校对:何雅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