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发布,文化产业如何升级发展?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以下简称《大纲》)。《大纲》中多次提及文化产业相关内容,包括对媒体融合、文化旅游业、服务业的文化内涵提升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要求与展望。预计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60%,就业人口占全社会就业人口比重提高到55%。一般来讲,服务业指从事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包括文化、体育和娱乐、公共管理等行业。从服务业包含的具体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产业与服务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此次《大纲》的发布也对文化产业在未来八年的发展中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指导思想。
一、业态融合,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中服务性质的文化产业项目越来越多。以出版行业为例,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图书出版、印刷、音像产品等从有形的纸质书籍、报刊等向无形的电子产品逐渐转变。服务业与文化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既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文化产业中的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等门类都与服务业是割裂不开的。在文化产业各门类中,电影、电视剧、动漫、剧院各大音乐会、儿童剧等演出产品,以及依托文化旅游衍生出的文创产品等等,都是文化属性的服务产品,并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会随着数字化发展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而逐渐转型。
二、解读《大纲》,释放文化与服务业的市场活力
1.丰富服务业文化内涵
《大纲》提出,在未来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内涵的融入与发扬。将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民族区域特色注入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健康养老等产业中。近年来,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民间组织,对于传统文化以及特色民俗风情的传承与发扬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无论是《见字如面》《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传统文化题材电视节目的热播,还是对于传统工艺的振兴计划的实施,都表明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惜。对于服务业的文化内涵的丰富,不仅仅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表现在文化旅游业中,应该改善当前有些景区、景点文化内涵匮乏,打着文化旅游旗号和包裹着文化外壳的旅游线路,其实质性文化内涵的贫瘠让游客体验感大打折扣等乱象。
2.释放新经济业态下的文化活力
《大纲》提出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分享经济和促进体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在分享经济的两个核心理念“使用而不占有”和“不使用即浪费”的指导下,文化产业形态产生了非常多的变化和新的产业形态。旅游住房订购平台Airbnb、出行约车APP“滴滴”以及知识分享平台知乎、豆瓣等等。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 19560 亿元。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领域参与提供服务者约为 5000 万,约占劳动人口总数的 5.5%。预计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 40%左右,到 2020市场规模占 GDP 比重将达到 10%以上。与此同时,体验经济正以发达的服务经济为基础,并紧跟“计算机信息”时代,在逐步甚至大规模开展体验经济。在年轻人群体倍受追捧的“密室逃脱”体验馆、VR体验馆以及越来越多的商家在商场营造的主题体验创意空间等等,都体现着主题是体验的基础。体验经济被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
3.规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大纲》对未来文化旅游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广全域旅游,积极发展都市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打造国家精品旅游带,促进精品、特色旅游线路开发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近两年不断释放活力,成为文化产业产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16年全年,国内实现旅游总收入4.69万亿元,增长13.6%;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0%。在旅游业中,近年来,旅游产业中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成为旅游产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景区中的文化元素、服务质量、用户体验越来越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当前旅游业中存在的“排队两小时、游览5分钟”、小商小贩及黄牛党倒卖门票、高空缆车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服务设施的规范化管理等问题,大纲中明确提出,应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游客文明素养。 加强旅游休闲安全应急、紧急救援、保险支撑能力,保障旅游安全。
4、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在媒体融合方面,《大纲》提出推动三网融合和媒体融合,整合广电网络、出版发行资源,鼓励文化企业联合重组,打造大型文化服务集团。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的冲击与影响可谓不言而喻。作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应继续推动三网融合和媒体融合,整合广电网络、出版发行资源,鼓励文化企业联合重组,打造大型文化服务集团。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网络音乐、网络文学、创意设计、绿色印刷等新兴产业,推动影视制作、工艺美术、文化会展、出版发行印刷等转型升级,鼓励演出、娱乐、艺术品市场等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5、鼓励促进实体书店转型升级
在文化服务方面,《大纲》提到应加快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鼓励实体书店建设成为复合式文化场所。其实,无论是诚品书店、先锋书店还是方所,我们不难发现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今天,只有一些复合式发展模式的书店才会生存和发展下去。传统的书店经营模式现在已经受到各大图书销售电商平台的极大冲击,唯有把实体书店的体验和空间营造做好,在未来才可以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如今,“顾客体验”当道,正如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所说,“书不只是商品那么简单,还有避不开的文化体验。实体书店倒闭潮的蔓延,倒逼实体书店以及传统书店的改变,重新定义实体书店,以适应读者改变的阅读和购书习惯。”现在新开的书店,与其说是“书店”,不如说它们是“文化空间”。很多实体书店在提升顾客阅读体验方面大做文章,比如开设咖吧、销售文创产品、图书分类精准、举办各类沙龙等。
三、展望未来,文化产业如何创新发展?
《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 (2017—2025年)》的出台,为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要求和指引。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呢?
1、政策引领,加强文化产业顶层设计
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首先需要有制度保障和政策引领。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针对“双创”“互联网+”以及新兴业态等相关政策,要利用好政策红利和优势,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我国服务经济和新兴服务业发展规律、趋势及动态的研究,为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核心政策决策参考。
2、突出重点,推动文化产业与信息化融合
《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中多次提到利用科学技术,推动服务业与信息业务的融合,这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趋势。文化产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产出附加值高、智力要素密集度高、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少等特点。以信息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推动服务产品数字化、个性化、多样化。
3.改革创新,推动业态转型升级
创新是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以新技术驱动服务业模式和业态不断创新,着力集聚服务价值链高端环节,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推动发展方式向“可持续”转变。《大纲》提出要鼓励文化企业联合重组,打造大型文化服务集团;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提升文化原创能力和研发能力,促进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融合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标志。例如“体育+康养”就是有效的尝试。同时,还要发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优势,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发展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和吸引力的服务产品及服务模式,提升中国服务国际竞争力。推动服务走出去与文化走出去有机结合,在国际化发展中展示中华文化风提升文化原创能力和研发能力,促进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
参考来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15年)》
后台编辑:高飞
校对:张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