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走日本 | 日出之国,大和之子:探寻“日本态度”的文化基因

刘迪 关卓伦 言之有范 2021-07-18

所谓文化基因,是指相对于生物基因而言的非生物基因,由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主动或被动,自觉与不自觉而置入人体内,进而聚合成民族特有的最小信息单元和最小信息链路,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态度、信念、习惯、价值观等都是文化基因的核心内涵。日本民族对自然、万物、人类、社会展现出了恭敬谦卑,敬畏警觉,至臻致诚的“日本态度”,早已内化为日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时间与空间上被鲜活地复制,传承与表达。

 

一、对自然的态度:宗教情结下的崇拜

 

 

夏日的富士山在林海中显现,伊豆的舞女面对幽静的森林,神鹿公园的神鹿穿行于林间小径,众多神社掩映在原始森林之中。在岛国,日本人除了海之外,接触最多的也许就是森林。作为森林大国,日本全国覆盖着67%的森林,其中54%的是天然林。被雨水冲刷而折断的虬枝,被地震波震动离地的盘根,都是天然林本来的面貌,不曾有人拖动或修剪。历史上正是森林赋予这里的人们食物、住房、船只,衣服的原材料。森林的自然生发消长,正是岛国人对于森林恩惠的回馈与敬意,也是日本民族的自然观孕育的摇篮。这种森林文化基因孕育了日本“森女”风格的服饰,诞生了《幽灵公主》《风之谷》的森林信仰,印证了日本原木建筑艺术传统以及对原味饮食的追求。

 

 

大江健三郎在论及日本人的“森林情结”时这样说,古代的日本人对自己来自的森林既有一种归属感,又有一种陌生感和畏惧感。这其实是日本对于自然态度的集中概括。作为岛国,日本四面环海,多发台风、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自然给予此地恩惠,更带来无数灾难。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从古至今内化为神道教文化基因,流淌在日本民族的血液中。神道教信仰多神,自然万物皆为神灵,先祖神社的太阳神与树神、稻荷神社的狐狸、三轮神社的蛇、天神神社的牛,春日大社的神鹿加之鸟兽草木山海之神,赋予了日本民族恭敬谦卑,清洁秩序的独特态度,指引人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构筑了日本特有的道德精神:和魂。

 

二、对造物的态度:菊与刀间的光影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经历了百年难遇的大地震,从那时候起,众多日本企业的运转纷纷被迫中止,这直接导致了从美国到马来西亚,从台湾到深圳,丰田、佳能、富士康——全球的各个产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失去“日本制造”的巨大威胁。如今“日本制造”已经渗透到了世界经济的每一个角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其已经成为全日本特征鲜明且独树一帜的国家和民族标签,从小作坊到大企业,从小物件到大机器,无不造物精致、造型精美、制作考究,甚至不差一丝毫厘,日本对于造物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日本对造物的态度用“匠人精神”四字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日本的匠人们经历了痛苦的转型与重生,从19世纪下半叶“模仿照搬”西方近代化制作经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掘“本土民艺之美”,“日本制造”经历了从一味寻求“精致”到追求精致与特色并存的思路沿革。这背后的文化基因有三,一是匠人文化。匠人文化的本质是敬业与认真。它被日本社会接受和发扬,内化到日本人的骨髓中。无论是拉面店师傅还是大文豪,无论是寿司店老板还是顶级设计师,共同的名字是“匠人”,日本人对于一个行业的顶级人物,并不称其为“大师”,而是称其为“巨匠”。一个“匠”字,体现了日本人对于“匠人”的推崇。

 

二是武士道精神。“忠”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灵魂与核心,日本民族的“忠”,不仅体现在“对人忠”,还体现在“对物忠”,即对这个世界抱有绝对忠诚的态度,这既是对万物的虔诚,也是对自身责任的履行。日本人有两个自造词语,“一生悬命”和“一筋”,是说一生用心从一艺,绝不变更。对于这种“忠”,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将其描绘为武士道文化中的“刀”,搭配精益求精的“菊”,日本制造就在这菊与刀的交织中不断升华。

 

 

三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日本的文化基因根植于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不断反思中,并推动其民族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却不失传统特色。随着日本人逐渐掌握近代化经验,大批量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于其制造业的扩张,因此一批有识之士开始逐渐认识民族传统文化。1926年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等人发起民艺运动,宗旨是保护日本民族文化,向公众推崇质朴的本土民艺之美。日本文部科学省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产保护法》对那些身怀绝技的匠人实行“人间国宝”认定制度。除此之外,日本文化厅每年都会专门拨出可观的年度预算,用来保护重要的有形文化财产和无形文化财产。

 

三、对人的态度:人性本善的顺应


日本人对人的态度也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那就是人性化关怀。这一特色在日本街头巷尾的生活细节中处处得以彰显和体现。去饭店吃饭时服务人员会将鞋子统一摆放朝外;无论多小多偏的街道总是会出现无人贩卖机;高速服务站为宠物特别设置休憩园地;商场为儿童发放糖果,这些都体现了日本高度的人性化关怀。有人将这种关怀解释为“不给别人添麻烦”,事实确实如此,日本将“服务”做到极致,充分考虑到每一类群体的需求,这种服务不仅体现于日常生活中的有形,还诉诸于生活点滴中的无形。日本人对时间精确到“秒”的严格恪守,对食品精确到“菜单上画什么实物就必须有什么”的严谨遵循,以及对工业生产精确到“每一毫克成分”的严密执行这些可能都不在表面上为人所觉察,但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中为日本人民带来了便利,维护了安全,守护了家园。

 


这种人性化的关怀来自于对人性的遵从与顺应,儒学中的“性善论”可以作为其中的一种合理解释。遵从人性已经成为日本民族内化到骨髓里的文化基因,相信人性本善,并尊重人的习惯,引导人向好的方向变化和发展是其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认同“人之初、性本善”“动物的天性是模仿”,通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输出真善美,主动传递并激发人们的向善意识;另一方面信奉“善人者,人亦善之”,在彼此关怀间营造良性的生态交往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人力成本之高,在全球范围内当属名列前茅。一方面体现出日本社会对“人”及“人劳动”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人”价值的另外一种诠释——所谓“人”的价值、“劳动”的价值,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是同其他商品一样来考量的然而在东方古典哲学中,“人最为天下贵”,人之贵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日本人对这种古老东方哲学的信仰,使之始终将有限的人力资源释放到最需要、最易创造价值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提高人力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使“好钢”全部都用在“刀刃上”,随处可见的“无人贩卖机”“机器人保姆”,这些都是释放人力资源的表现形式。

 

四、启示:文化基因的探索、思辨与创新

 

(一)自然:高度城市化是否与自然崇拜相悖?

 

 

日本95%以上的人口都已经城市化,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社会。然而随处可见的神社公园,随时遇见的竹林小径,不期而遇的园艺景观,还有给动物活动的空间场所完全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与乡村。自然文化的基因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继续发挥它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成就了日本独一无二的“枯山水”艺术,弥合着人们内心的自然情怀。“枯山水”景观以各种形态的石块代表山岩、岛屿,地上铺设白砂,砂面上耙出水波纹的图形,以象征山河湖海。以苔藓、微蕨等花木点缀,精心控制矮小树形保持自然形态。这种以凝思为审美意向的室内景观,在日本学校、企业、剧场、展馆和居家中随处可见。它有别于西方甚至是东方其他国家的景观,却包蕴着日本民族自然文化基因内涵。高度城市化的快节奏与生活压力恰恰激活了这种文化基因。对自然状态的向往,自由空寂的释放和凝思审美的寄托,化为对“枯山水”恭敬雕琢,精心料理,以期维持生活与自然的脉动合一。正是这独特的自然文化基因,形成了日本城市化的天然加持。

 

(二)造物:“一生悬命”是否与生产效率相悖?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高度追求效率的世界,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效益。有人曾质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否与生产效率相悖?花更多的时间是否无益于多出产品?许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他们更是艺术家,是创作者,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这些都是他们身上的标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这句话表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其实并不矛盾。工匠精神也好,生产效率也罢,这些其实都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现代化生产有两大趋势,一是社会化;二是专业化。随着社会生产的进一步扩大,生产模式将进一步扁平化,“人人都是生产者”,在这个基础上如何保证效率?这就意味着“一人身兼数职”的工作模式将要成为历史,未来将要有更多“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谈及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将“工匠精神”做以技术层面的解读,仅仅认为做“工匠”就等同于花费更多的时间。中国成语“庖丁解牛”说的是厨师割牛做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心到、神到。那么未来在科技的助力下,即使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只要对造物的坚守和信念不变,只要对工作的认真和专业不变,相信精益求精与追求效率间是不应存在矛盾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一生悬命”的“日本制造”并不是生产的倒退,而是对未来生产模式的一种预演和顺应。

 

(三)人性:服务至上是否与降低生产成本相悖?

 


人性化服务体现在诸多细节当中,其本质是对人习惯的尊重,对人性善意的引导,是激发人性真善美的教育行为,是性善基因的传递。日本并无人口红利,却奉献出尽善尽美的人性化服务。而在我国,巨大的人口红利面前,想要提高服务品质,却往往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效果也未必长久。两相对比,前者的温良恭俭多属于自驱力,后者多属于外力驱使。换言之,尊重人性在经过多年的教育传输与社会熏染后,已内化为日本人的文化基因,在其指导下的服务行为,也带有了顺应人性的温度。因此做好服务也是不应与降低生产成本相悖的,二者应该是融于一体的。


后台编辑:吕彤彤

校对:徐妤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