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20年,香港如何激发文创园区活力?
经过中西文化的百年交融和积淀,回归祖国20年后的香港对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厚。他们在中西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中注入无限创意,使极具香港特色的文创产业再现芳华。香港制作,尤其在文学、影视、动漫、流行歌曲、设计等领域曾风靡亚洲乃至全球华人社会。香港文化繁荣的背后,是香港将深邃的美学理念以艺术村、文化创意基地、艺术市集、文化活动等形式深度地融合到日常生活中的结果。
宗白华先生曾说“历史每向前一步的发展,必伴随着退后一步的探本求源”。在香港众多摩天大楼的背后,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缤纷多彩的传统文化熠熠生辉。百余年来,来自各地不同族群的人们在香港落地生根,同时也让家乡的习俗和文化在此滋长。在这城市里的每个角落,不管是传统节日盛会、文化艺术剧场,还是家族世代经营的小餐馆,彷佛都有让人细味的历史故事。在香港,虽然很少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概念,但有与之类似的创意社区、艺术村、创意基地的定义。由于香港土地稀缺、房屋昂贵,没有多余的空间大规模设立文创产业区、开发园区等,因此政府在扶持文创产业方面另辟蹊径,形成了独具香港特色的做法和经验。如今,在沙田区,漫步在古老围村、传统寺庙和现代建筑并存的大街小巷中,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这种新旧文化融合的城市风貌。
伙伴计划:建筑活化保育,构建文创新地标
建筑在香港也是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门类。自2008年开始,香港政府开始推行“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其目标在于:合理利用建筑遗产,通过对建筑遗产的改建形成新的文化地标及经济载体,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活力。位于石硖尾工厂大厦的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香港美荷楼青年宿舍(至今唯一保留的第一批公屋)、香港大澳文物酒店(即旧大澳警署)等都是改造成功的案例。采取倡导扶持、资助项目、活化旧建筑老街区等方法促进了文创产业在香港“开天辟地”。香港的“文创地标”中环荷里活道元创方,就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其前身是香港中央书院(后改称皇仁书院)和已婚警察宿舍,3栋楼共有300多个房间,空置多年后,特区政府决定活化原址成为香港标志性的创意中心。变身后的元创方,云集超过100位设计师及创意企业家,带来不同的时装饰物、家居用品、珠宝手表及设计廊等。湾仔“动漫基地”是香港首个以动漫为主题、结合活化历史建筑元素的文创社区。基地原址是10幢被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的战前楼宇,现作为展示、交流和连接本土与国际动漫艺术的平台,为香港催生出了更丰硕的文化资产,进而推动创意产业。
建筑活化提高了公众对建筑遗产的关注度,加强了建筑遗产保护和再生的过程,也合理地利用了各方面资源。有些古迹被改造成博物馆,有些改建成餐厅、戏院,以及店铺,目的就是让这些建筑重新融入香港生机勃勃的街头文化。从情感意义上,人们更希望看到过去熟悉的旧建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也给文化创意带来源源不断的民众支持。
关系美学:让文化创意在社群互动中彼此认同
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熙攘之地,艺术团体与艺术家完全发声于民间, 由艺术家争取及凝聚出来的力量, 深深影响了整个香港艺术社群和香港的当代艺术氛围,也为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化基础。“艺术介入社群”挑战了过去对艺术的功能、艺术家角色定位的固有认知,扩大了艺术活动的界域,也对当前的社会、文化、经济等产生了可观的影响及改变的力量。艺术社区(Artist Community)作为独特的地理空间和社区组织形式,具有将文化创意交互和创新的意义。柯乐兹(Hans Herbert Kogler)曾表示,这是在特定社会情境中的“对话性跨界重新建构”(dialogical crass-reconstruction)或是“相互阐释”(reciprocal elucidation)。
创意市集在香港十分多见,在深水埗已经形成了品牌活动。自2010年起,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开始推动“手作创意文化”,至今举办几十次“JCCAC手作市集”, 是香港定期举办的最大型创意市集之一,每次吸引近2万人次参观。活动内容多样,比如:露天电影欣赏和座谈会、工作室导赏团、天台免费市集、天台自由表演舞台等。在“JCCAC手作市集”的带动下, 近年其他具有各类规模和不同特色的市集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开来,令艺术家和公众有更多机会进行交流,让文化创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从布伊欧德(Nicolas Bourriaud)的“关系美学”(Reational Aesthetics)去理解,即当代艺术和文化创意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许多艺术家及文化创意者透过作品邀请观众共同参与创作过程并与之建立一个关系的平台,其艺术观念强调的并非理论的探讨、材质的创作而是关系及社会脉络的建构,艺术家及文化创意工作者是这个关系平台的触媒。
创意群落:带动城市文化生态发展
香港的艺术村、创意基地的开放性还承载着文化传播的功能,建立艺术村、创意基地并不是赤裸裸地为了实现经济利益,其最主要的意义是实现艺术与文化融合的目的。艺术村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文化空间,它能带动整个社群文化的塑造, 影响着城市文化生态的发展。香港牛棚艺术村正是一个为特定目的所设置的单位,并有独立运作的行政体系与完整的艺术家征选体制、驻村计划等,并兼顾了艺术家创作功能与艺术教育推广功能,也具有与当地社区互动、定期推出创作展演、工作室开放等功能。香港牛棚艺术村形成的历史,同样说明了将文化创意内涵重生于古迹活化的可能,也构成了香港这座繁华都市里另类的文化空间。
1970年代,石硖尾工厂大厦曾经是香港“山寨厂”的集中地,2005 年,香港政府决定保留大厦,活化为当地艺术中心。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提供了共9440万港元捐款,2008年9月26日,“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正式揭幕,成为首个发展香港创意产业的基地。曾经的车间厂房,“变身”为124个独立工作室,鳞次栉比,多元的艺术形式包含: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有个性化的私人艺术工作室,也有用作艺术培训、展览空间、提供设计服务的对外空间。艺术中心很快成为香港最具规模的独立艺术家群落。作为多元化艺术工作室中心,这一自负盈亏的注册非赢利机构以推动香港创意艺术发展为目标,为本土艺术提供更多创作空间及文化设施,并定期举办文化艺术活动。
香港艺术家希望香港艺术提升到国际平台并保持自我的本土特色,艺术村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譬如,香港火炭艺术村的地理位置离香港中文大学只有一站地铁路程,进驻工作室创作的就有全港各大艺术系的教授及学生,在每年的“火炭开放日”,工作室里各艺术院校的学生自然成为活动的积极推手与主力军。 另外,火炭艺术村的开放活动每年受到香港特区政府“艺能发展资助计划”的资助。 在油尖旺区,即油麻地、尖沙咀和旺角一带。小小的区域里,文化景点、历史建筑和主题街林立,大量商店也汇集于此。
开放交流:以平台促进文化创新
通过每年举办香港艺术节、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书展、香港文学节、中国戏曲节等活动实现艺术的推广与交流,香港正在成为文化交流的枢纽。目前,香港与15个国家及地区签署了文化合作备忘录,与内地及其他地区建立了广阔的文化网络,包括与内地签署文化合作协议、亚洲文化合作论坛、港台文化合作论坛、在台北举办“香港周”等等。其中一个重要的平台就是粤港澳文化合作论坛,这一论坛建立了粤港澳文化合作框架,在6个领域展开合作,包括演艺、文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交流和节目合作、资讯交流以及文创发展。比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2009年粤港澳三地共同努力,使得粤剧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其他领域,三地也积极合作创作各种节目、举办各种论坛、推动各种文化交流。在这种频繁的交流中,各种艺术团体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此外,两地文化艺术界共同“走出去”也取得不少成就。2013年,粤港合作促成舞剧《清明上河图》赴北美洲登台演出,这是两地合作“走出去”的一次成功实践。
数据统计:香港的文化自省
每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都会发布最新一期香港统计月刊,公布香港文化及创意产业在两年前文化创意产业的最新统计数字。香港文化及创意产业的涵盖范围和分类,是根据联合国所倡议的国际统计指引所订定,并因应香港的经济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具体而言,香港文化及创意产业包括以下11个组成界别:艺术品、古董及工艺品;文化教育及图书馆、档案保存和博物馆服务;表演艺术;电影及录像和音乐;电视及电台;出版;软件、电脑游戏及互动媒体;设计;建筑;广告以及娱乐服务。政府统计处采用了国际间所建议的“价值链”模式,以量度文化及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每个组成界别的涵盖范围,与“香港标准行业分类2.0版”相关的行业配对,从而划定有关文化及创意货品和服务于价值链内涉及内容创作、生产以至分销等环节的特定经济活动。
(注:文化及创意产业的增加值)
2018年,西九文化区的戏曲中心将要建成,还有M+博物馆、故宫文化博物馆以及其它场地也将陆续落成。不仅是西九文化区,香港其它文化硬件的建设也在推进,包括东九文化中心的建设、香港艺术馆扩建后的重开等。随着这些硬件逐步完善,香港文化艺术发展的大环境将会越来越好,发展将会更具活力、更加蓬勃。期待传统与现代继续在香港互动激扬,进一步丰富“文化香港”的内涵与素养,成就具有创新活力的人文精神,贡献于中华文化的文艺复兴与中国梦的圆满实现,成就我们共同的文化自信。
参考来源:
许晓晖,《回归二十年,香港文化更具活力》
后台编辑:倪嘉玥
校对:孙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