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周|百名博士话雄安,顶天立地共发展

范周 言之有范 2021-07-18

为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给广大关注雄安未来发展、关注中国未来发展的博士生们提供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相互交流的平台,达到开拓视野、交流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9月17日,2017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高端峰会分论坛之“全国百名博士学术论坛·2017”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召开,主题为“未来雄安:展望与构想”。来自全国16个省市45所高校,10家科研机构,3个政府部门,6个公司企业的上百名博士参加,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为论坛致辞,现将范周教授的致辞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一、脚踏实地,用学术态度服务未来雄安



为响应国家战略,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国传媒大学顺势而为,成立了“中国传媒大学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并于2017年4月22日举行了揭牌仪式。



今天,我们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主题为“未来雄安:展望与构想” 的“全国百名博士学术论坛·2017”,也是为了推动对雄安新区的学术研讨与平台构建。自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成立后,5月16日,研究院根据先期调研情况撰写的专题报告为政府有关决策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6月2日,我国首部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学术性研究文集《雄安新区发展研究报告》(第一卷)正式出版。事实上,这一系列的迅速响应,离不开对雄安新区扎实的调研工作。



从今年的4月初到7月末,研究院组织了7次调研,共计300余人赴雄安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三县48个村庄,27家企业(含工厂),召开35次座谈会,采访了当地农户、渔民、企业家、手工业者、教师、医生、商人等231人,完成200余篇调研手记,形成30余篇调研报告,拍摄8000余张影像资料。扎实的调研工作为摸清雄安新区的资源现状、了解雄安的发展现实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147位老师和同学,把雄安新区核心区100平方公里的37个村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此之后研究院又参与了雄安新区多项公开和封闭的研讨,研究院也和雄安新区的党工委的主要领导同志做了一些对雄安新区未来发展的学术交流和探讨。



如今,研究院已经出版了三本关于雄安新区的研究报告。第一本报告主要是关于对雄安新区进行学术理论探讨,第二本报告是关于雄安新区的田野调查报告,第三本报告是关于雄安新区的访谈实录。此次论坛结束之后,在10月底,研究院将出版雄安新区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卷,主要是关于百名博士话雄安的专题研究内容。至此,在中国传媒大学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成立的四个半月里,已经完成了三本正式出版的研究报告。紧接着第五本和第六本已经开始收稿,研究院对国家在十年内建立的其他18个新区进行了横向比较和分析,将会用案例和数据来分析和描述中国新区建设的经验。另外研究院通过国际视角对世界上15个国家的新城建设,尤其是科技新城建设做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它们都会在今年年末出版。


二、仰望星空,以大历史观打造论坛品牌



设立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项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是我国在新时期社会治理、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新的重要探索。我们之所以要召开这个论坛,是希望优秀的学子们,通过这个平台让自己的学科、研究兴趣聚焦雄安新区。

 


非常期待能够以此活动为契机,将中国百名博士学术论坛打造成为一个权威的学术平台。大家作为这届论坛的发起人和参与者,如果这个品牌能够打造下去,持久地在中国学术界活跃下去,大家就是黑格尔讲的“这一个”。所以希望各位博士同学带着使命一起来打造这个平台,将它打造成为一个品牌。对此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一定要抓住机遇。根据雄安新区三步走的建设时间表。具体来说,2020年一个新城的雏形将初步显现。雄安新区骨干交通路网基本建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框架基本形成。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举办时与京津冀主要城市联系进一步紧密,与北京中心城区错位发展,起步区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完成,新区核心区基本建成。2030年,一座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显露活力,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闻名遐迩的城市新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雄安新区千万不能搞成工业集聚区,更不是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集聚区,要在创新上下功夫,成为改革先行区。所以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实际上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第二,就是要拓展我们已有的研究方向。所有博士学习的课程、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希望都或多或少与雄安建设是有关联的。9月16日几十位博士到雄安实地考察的时候,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为各位博士做了关于雄安新区建设基本情况的介绍,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雄安、研究雄安、建设雄安。高校和雄安的合作应被赋予新的含义。雄安新区应高度重视青年学子特别是博士的力量,让博士走进雄安、了解雄安、扎根雄安,谋发展、聚智慧,让梦想在雄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三,结合自身的发展做好人生规划。雄安为招揽天下英才正在制定雄安的人才政策,许多博士面临着毕业就业,雄安新区将是一个良好的选择。据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宝玲介绍,雄安新区将因岗选人、依岗定薪,按劳取酬、优绩优酬,工资标准参照北京,甚至高于北京,特殊人才、特殊待遇。雄安新区的社会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等方面,也要达到并有可能超过北京的现有水平。雄安新区在设立时,就担负着诸多的历史使命,雄安新区有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四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五是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六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七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同时,今年6月公布的《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提出,开展天津至雄安新区等城际铁路规划前期研究,基本实现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2小时交通圈,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同样是6月,河北政府印发的《河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将开工建设廊坊至涿州、固安到雄安到保定城际,京九高铁北京到雄安新区段,力争与北京新机场同步建成。未来还要建设京九高铁雄安新区到商丘段,以及北京到雄安新区再到石家庄、崇礼、京唐、石衡沧港城际,保忻铁路等,里程1070公里。研究天津至雄安新区再至石家庄、聊邯长、保沧、怀涿、津承、津沧、石邢邯、京沪高铁二通道等铁路项目。这样一个非常便捷的地理空间,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博士学子来说,让自己火热的青春在雄安与它一起成长,是人生第一大快事。


三、展望未来,用实践推动雄安建设



在结束致辞前,为所有的博士同学布置一个任务。9月6日,雄安新区管委会围绕新区规划建设需求,雄安新区依法依规启动临时办公区建设前期临时占地工作。该临时办公区位于容城县城东侧,临时占地约35公顷,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雄安新区第一建的开工,这意味着雄安世界级的基建浪潮终于拉开帷幕。2017年8月19日,由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和中国致公党北京市委联合组织召开的雄安新区城市生成与发展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管委会也在探讨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承担未来雄安新区历史文化动态展的策展工作和展览服务工作。雄安正在建设临时办公区10万平方米,计划是一周内完成土地和土地物上的补偿等工作,结果只用了3天,这就是雄安速度。那么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10万平方米的雄安临时办公用房建设区将完成,这就是雄安速度。用十二年完成一个新城的建设,而且要使它能够代表中国改革的样板,这是一个奇迹,也一定会实现的。那么,这个雄安新区历史文化动态展到底应该怎么搞?展览将随着10万平方米的办公区建成以后,以500平方米的面积展示雄安新区的过去与未来,如何以雄安理念展示雄安新区?让中国传媒大学负责展览的策展和维护工作,我们如何做到不辱使命,如何交给雄安新区一份满意的答卷?大家昨天以第一批博士团到身份走入雄安,每个人都对雄安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未来,大家心里更应该更加细化对雄安的研究。这个作业布置给所有参会的博士同学,有意愿参与未来雄安策展、雄安新区文化研究的同学可以和会务组保持联系,我们将在今年年末完成中国传媒大学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和雄安新区管委会共建工作之后,将成立若干个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研究所。每个研究所都是开放式的,我们让所有关注雄安的人,哪怕是普通的博士生也可以带一个研究所去开展工作。因为雄安是天下人的雄安,雄安是我们共和国留给一千年后人们的雄安,因为雄安是总书记所说的世界城市群的中国样板的雄安。

  


(本文根据范周教授现场录音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高飞 李晓飞

后台编辑:高飞

校对:关卓伦 张天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