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成就综述
“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高度,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五年来,文化系统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决策部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等重大改革,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取得新突破,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到新提升。
一、完善顶层设计,公共文化建设走向规范轨道
1、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断合理
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基层倾斜。2012年以来,在地市级层面,中央财政投入16亿元支持214个地市级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新建和改扩建。在县一级,为将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的优质资源输送到乡村,文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江嘉兴、广东佛山、江苏张家港等地已经初步建成了功能完善、运行有效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在乡村一级,为解决基层文化设施“空壳”问题,中央财政安排乡镇文化站和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对基层文化设施设备购置进行补助,很多地方已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供需衔接、各具特色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2、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构建
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五年来,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框架。
3、法律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有序开展
2017年3月1日,我国文化领域第一部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要法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实施,该法律共六章65条,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分别作了详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通过是文化立法的一个重大突破。其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完善了我国文化法律体系,提高了公共文化建设法治化水平。二是为各级政府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三是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整合文化资源,跨界融合形成创新产业模式
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越界、渗透、融合、提升”的发展态势。
科技创新使公共文化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新型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公共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丰富了各类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显著增强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演艺会展、休闲娱乐等文化行业的发展活力。十八大以来,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LED显示、数字三维虚拟展示等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传统演艺、会展等公共文化设施的表现形式和感染力,为大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带来奇妙新体验。
2、“公共文化+产品”:优质产品,优质供给
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不仅能延伸文化产业链,还能开发生产文化衍生品,培育文化品牌。十八大以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发挥公共文化产品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丰富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资源的供给。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商店”和“音乐岛”,作为大剧院创作作品的衍生产品,通过新媒体的传播空间,持续延伸着大剧院影响力,扩大社会覆盖面,不断给予观众更多的选择。
2016年,文化部争取中央财政安排2.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为贫困地区送戏下乡工作。2017年,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积极推动送戏下乡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各级文艺院团积极开展戏曲和高雅艺术进乡村、进校园活动。
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方面,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前已初步构建了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共享资源超过140TB,开通了149个移动阅读平台地方分站,可以提供移动端全民阅读服务。
三、提高服务水平,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高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需要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制、机制为依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十八大以来,全国很多地方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形成了不同的公共文化建设模式,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到显著提高。
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和首要任务,是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切实履行了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补齐文化民生短板,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基本公共文化设施逐渐完善。2016年,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497个,比2012年增加621个,增长1.4%;公共图书馆3153个,比2012年增加77个,增长2.5%;博物馆4109个,比2012年增加1040个,增长33.9%;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318个,比2012年增加613个,增长22.7%。二是广播电视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2016年底,全国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4%,比2012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全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9%,比2012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三是出版事业蓬勃发展。2016年,全国图书总印数90.4亿册(张)、电子出版物出版数量28839万张,分别比2012年增长14.0%和9.5%。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十八以来,在各方努力下,“三馆一站”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基本实现了“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不断提高。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则。2016年,我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917亿元,比2012年增长40.6%;其中:东部地区1273亿元,增长46.0%;中部地区576亿元,增长58.7%,西部地区857亿元,增长28.8%;东北地区210亿元,增长20.8%。十八大以来,各地区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持续增加,中部地区增幅居于首位。
4、各地公共文化活动百花齐放
公共文化服务“百花齐放”,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也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质扩容。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公共文化活动百花齐放,北京、天津、合肥、大连、青岛、泉州、惠州等地发行“文化惠民卡”,将优惠文化产品打包,给群众自主选择权。内蒙古图书馆则推行“彩云服务”,实行以读者为主导的资源建设模式,有效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三百工程”文化惠民系列展览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各地方文广新局(文体旅游局)协办、广州鼎顶展览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承办实施,于9月21日起将携16个不同题材展览深入基层免费展出。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基本改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落后局面,走出了一条保障十三亿人基本文化权利的中国道路,创造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标准和制度,为公共文化立法奠定了坚实基础。及时把管用的政策、成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法律体系,必将推动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来源:
网易新闻,《“文化+”:跨界融合形成创新产业模式》
中国文明网,《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就述评》
广东省文化厅公共服务网,《2017年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三百工程”正式实施》
后台编辑:李赫洋
校对:宋立夫 李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