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实现创新发展
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短板,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关切到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所以必须要进行高度重视,给予特别关切。在十九大召开后的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实现创新发展?
一、回首五年,成就与瓶颈并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补齐短板、提高效能,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高,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然而,在看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村与村之间发展差距巨大,公共文化服务“东高西低”“城乡鸿沟”现象显著。相比城市来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基层领导重视不足、经费投入不足、所供非所需、人才不足、多头建设缺乏协调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都为下一阶段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展望未来,5项措施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奉行“设施是基础,内容是核心,队伍是关键,制度是保障”的原则,加大投入,着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精心谋划,着力创新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内容;强化管理,着力抓好农村三支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创新机制,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建设发展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然而,在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背景下,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在新的阶段有效的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原有原则的基础上,必须要有更加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1.坚持政府主导地位,整合现有文化资源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农村现有的各种文化设施有:村文化室、广播站、农技站、基层服务点、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电影放映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村体育健身工程等,这些场所、设施的管理者之间往往各自为战,相互之间联系协调不够,造成资源浪费,缺乏凝聚力。基层组织应将现有的各类文化惠民工程整合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让农民一进中心就能看书、看电视、锻炼身体、参加文艺活动,这样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而农家书屋因为开办早,影响较大,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与接受,可以成为农村文化服务中心的主体。此外,还可以整合农村中小学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运动场等场所,鼓励在非上课时间就近向农民开放,引导农民进入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促进场馆的有效利用。
2.明确文化服务标准,强化绩效考核评估
2015年1月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对我国的公共文化基本服务项目和设施作出明确规定。各地应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制订出规范性、实用性、便利性的标准,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以此作为各级政府应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底线与最低要求。由于我国东西部之间、村与村之间差距较大,在制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统一标准时,不能让发达地区觉得标准太低,而欠发达地区又觉得标准太高,难以企及。在服务内容上,政府既要提供满足农民读书看报看电影等需求的文化硬件设施,也要扶持、培训地方特色文化。在资金投入方式上,中央与省级财政应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对于发达地区,中央承担的资金比例低些;对于欠发达地区,中央承担的资金比例可以高些。在投入方式上,充分利用市场和社会机制完善资源配置。在投入绩效的考核评估上,既要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考核,也要重点考察农民的需求反馈与满意度评价,以及专业化的第三方外部评估,更要强化社会与新闻媒体的监督,提高评估的科学化水平。
3.鼓励社会大众参与,实现文化共建共享
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政府应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让农民自己“下单点菜”,选择自己喜爱的文化,从“要我看”变为“我要看”。鼓励、引导文化企事业单位按照农民的需要供给文化产品,真正实现供需对接。采用税前抵扣、表彰等方式,鼓励社会上的各种公益文化捐助。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只是简单地拆旧房盖新房,而应将文化作为乡村的魂魄,通过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扶持民办公助文化团体,实现文化的共建共享。乡村是传统民俗保存相对完整的地方,各种节庆文化,如过春节、赶庙会、迎财神、舞龙灯、品美食等活动,总会引发人们深藏心底的乡愁,它们无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存,既促进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又可以丰富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内涵,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增加农民的财富收入,一举多得。
4.适应网络时代要求,创新文化传播形式
因为经费、场地等原因,农村文化场馆不可能收藏大量图书,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农民更难获得所需要的优秀图书。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国家开展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目前在县级图书馆可以看到国家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已经达到160多万册,期刊1000多种,报纸600多种,公开课1500多节。未来,这种形式可以继续推广到乡镇村级别的文化活动室,让广大的农村地区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图书资源。另外,一些地区也探索利用“互联网+公共文化”,推出“卫星数字农家书屋”,通过卫星数字发行系统,将高品质多媒体文件、电子图书、杂志、报纸、音像等内容以数字方式投递到每一个农家书屋,用户通过电视、投影、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阅读和观看。书报内容每日更新,农民和城里人一样,可以及时看到最新的报刊、图书等,保障党和政府的政策信息迅速、有效送达全国各地。除了图书,农民致富和科学生活视频课、地方戏曲、办事指导、法律法规及象棋、军棋等小游戏,应有尽有。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创新了阅读模式,解决了传统书屋报刊图书更新慢、运输不便、借阅不便等问题,与传统农家书屋形成了有益补充,使农家书屋的传播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深受农民欢迎。
5.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提升文化服务能力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要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培训,积极培养农村文化骨干;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形成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队伍。
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应积极探索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思路。首先,开展农村地区文化工作人员培训。邀请专家深入乡镇村为基层文化站长、农村文化协管员开设培训课程,通过培训,基层文化工作者更加明确当前工作形势,拓宽工作思路与眼界,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其次,发动文化志愿者参与活动。积极鼓励和引导具有相应技能及艺术专长的文化志愿者、文化能人下到农村去,在乡村大舞台、文化广场为老百姓面对面服务,实现市、县、乡镇、村四级志愿服务联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好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背景下,创新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从理论、制度、体制、机制、科技等诸多方面合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创新,必将推动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来源:
浙江省文化厅公共服务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中国文明网,《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就综述》
光明日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后台编辑:董一沣
校对:赵婕 谭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