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 | 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学院奖”:洞见未来趋势,融入世界潮流,你我一起见证文化的力量
今日看点
2018年10月20日,中国文化产业学院奖金奖颁奖盛典成功举办,颁发了未来文化城市奖、文化创新企业奖、文化创新人物奖、传统工艺振兴项目、数字创意产品、全球文化旅游目的地六大奖项。盛典结束时,第三届文化产业学院奖总策划、中国传媒大学文化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教授做了一段3分钟的演讲,就2018年文化领域的特点和亮点进行解读。现将演讲内容发布,与大家一同感受2018年的文化创造力、变革力和融合力。
以下为演讲全文:
在我正式演讲之前,我提议大家,向这位来自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大卫·索罗斯比教授致敬。他今年81岁,刚在北京参加完太湖论坛,今天晚上还要连夜赶回悉尼参加明天的会议,非常辛劳,向大卫教授致敬!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主办学校的教授,各位获奖单位代表,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感谢刚刚大卫·索罗斯比教授的点评发言,作为本届文化产业学院奖的国际评委会主席,以他为代表的10余所海外联合主办高校以及文化产业领域知名教授,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向海外学界深度开放,让学术真正“走进来”的学术活动,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真正进入国际学术研究主流视野的一次实践,大力推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实践“走出去”“走进去”。
文化产业学院奖是一项年轻的活动,到今年也才是第三届。但已经收获了国内外媒体“中国文化产业奥斯卡”的赞誉,我想和它始终坚持“独立、权威、公正、关怀”的学术态度以及创新的学术传播方式息息相关,更离不开海内外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关注。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华文化蓬勃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壮大。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5462亿元,占GDP比重为4.29%,真正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发挥了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文化乐民的重要作用,更大力的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加深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文化了解、文化交往和文化认同。
本届文化产业学院奖经过国内外文化产业知名学者共同推选出的未来文化城市、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人物、传统工艺振兴项目、数字创意产品、全球文化旅游目的地六大奖项共22个获奖单位,既代表了过去和现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更代表着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既体现了文化产业本身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规律,更彰显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关照了文化扶贫的社会温度;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更是对现代中国创新文化的推崇和传播;既是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次回顾和致敬,更是与世界文化产业的一次深度碰撞和互动。
文化产业学院奖是一个中国文化产业各界资源汇聚、政产学研协作的平台,是一个中国文化产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窗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全球化”进程提速加快,与世界文化产业各界的交流、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我相信,借助文化产业学院奖这个平台和窗口,海内外学界可以加强互动合作,以中国广阔的文化市场为研究样本,共同探究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共同培养文化产业的国际人才;海内外业界可以融汇文化资源要素、实现共赢发展。
文化,是创造力,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生动而美好;文化,是变革力,让我们的世界更加智慧和文明;文化,是融合力,让地球上的你我他心意相通、命运相关。
今天我们从世界各地而来相聚在此,是相信文化的力量,见证中国文化产业的力量。我们更加期盼,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将在海内外各界的共同关注、支持下绽放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辉。
最后,我要感谢共同主办文化产业学院奖的这数十家国内外高校,感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对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参评城市、企业、人物对文化产业学院奖的信任和肯定,感谢所有中外媒体对活动的关注和传播。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范周教授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明日将推出文化经济理论创始人大卫·索罗斯比现场演讲全文,敬请期待。)
END
美 编 | 侯雪彤
推荐阅读
第三届“文化产业学院奖”提名奖揭晓,谁能代表年度文化创造力、变革力、融合力
重磅| 第三届“文化产业学院奖”金奖颁布,每个文创人都应知道
重磅 | 聚焦文化创新力、变革力、融合力,第三届“文化产业学院奖”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