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类综艺的2.0时代,我们究竟在观察什么?

王菲菲 言之有范 2021-07-18

今日看点

随着国内真人秀的更新迭代,主打情感、互动的观察类综艺异军突起,渐有爆发之势。自2018年下半年起,《我家那小子》《心动的信号》以及《妻子的浪漫旅行》等观察类综艺率先试水。2019年开年,在《我家那闺女》开播后不久,《女儿们的恋爱》《恋梦空间》《遇见你真好》等节目也相继推出。观察类综艺呈现井喷之势,是在走向成熟还是面临同质化困局?未来出路又在哪里?


一、观察类综艺火了


2019年《我家那闺女》开播后便成绩不俗,节目播出到中期,同时段全国网收视、55城城域收视7连冠,成为Q1舆论关注度最高的综艺之一。随后《妻子的浪漫旅行2》接棒助力,使得2019年开年观察类综艺的活跃度持续走高,引起热议。


《我家那闺女》播放量(来源:骨朵数据)


观察类综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13年的韩国综艺《我独自生活》,而后来风靡韩国的综艺《我家的熊孩子》《同床异梦》《Heart Signal》等观察类综艺的也都开始了聚焦不同主题、不同主体的探索与尝试。观察类综艺一般采用“现实场景+演播室”的录制手法,第一现场展示生活,第二现场分析生活,两条叙事线,多种叙事视角。

 


纵观国内观察类综艺节目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7年盛行的“慢综艺”如《向往的生活》《三个院子》《亲爱的客栈》等开启了观察类综艺的1.0时代。而2018年《真心大冒险》《我家那小子》《心动的信号》等节目的播出宣告着观察类综艺2.0时代的到来。


 

具体来讲,观察类综艺多数是慢综艺的延伸,多选择“真人秀+棚内访谈”的组合形式。区别于强调动作性的户外竞技真人秀,观察类综艺主要展现温和、真实的日常生活。2019年,比起电视平台,视频网站对观察类综艺的“应和”趋势显然更为明显,纷纷布局观察类综艺,如芒果TV即将上线的《婆婆和妈妈》《一路成年》,优酷主打的恋爱情感类观察综艺《想谈个和偶像剧一样的恋爱》。


二、进入2.0时代,观察类综艺面临哪些瓶颈?


伴随观察类综艺的井喷之势,各类节目题材撞车、内容千篇一律等问题也接踵而至,不少此类作品的同质化引起了观众的审美疲劳,深究其原因,背后有这样的几组问题。


1

情感类节目扎堆,同质化问题凸显



从2019年即将播出的观察类综艺类型来看,“情感”类占据半壁江山。这与当下主流收视群体的需求不无关系。据统计,目前我国单身人口已达2.4亿,单身青年越来越多地将情感需求寄托在追星和其他虚拟世界里。嘉宾的恋爱情况由此成为了观众的看点,如《女儿们的恋爱》中,嘉宾便选择了代表了大多数为情所伤却又渴望爱情的任家萱、从未有过恋爱经验的傅园慧、经历了6年爱情长跑的杜海涛与沈梦辰等。《恋梦空间》则被认为是卫视版的《心动的信号》,用节目的形式来观察90后、00后的恋爱状态,为观众提供恋爱秘籍。


其次,从生产者角度来看,寡头垄断、生产模式固定也是目前观察类综艺的主要市场形态,这一定程度上源于观察类综艺的经济逻辑,是由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驱动的结果。


规模经济是指生产一个产品的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此时产品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虽然很多行业都存在着规模经济(如汽车制造),但影视节目的规模经济最为典型。因为制作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更多人的观看不仅没有影响观看质量,相反带来更多的收入。

 

范围经济是指通过多种产品的生产而实现的经济,即对一个产品的多重利用。例如美国好莱坞电影放映发行的“窗口化” (Windowing)就是典型的范围经济。



在观察类综艺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特征促使产业走向整合,资源配置、产出都日益集中。就目前的观察类综艺节目来看,芒果TV、腾讯视频、浙江卫视、优酷视频等纷纷领跑,占据市场比重较大,并逐步走向集中。而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节目的创新力有限,马太效应致使新鲜的亮点节目难以出现,同质化问题突出。

 

再者,情感观察类综艺自带社会营销话题属性,极易引起观众的“集体吃瓜”。比如《我家那闺女》的嘉宾傅园慧、吴昕、袁姗姗、何雯娜等话题度较高,首播便霸占十多个热搜话题,截至目前累计播放量已经高达7.4亿。

 


综上,各类原因促使综艺市场中情感观察类节目的大量出现,如腾讯视频即将播出的《女儿们的男朋友》与芒果TV的《女儿们的恋爱》制作模式基本一致;而《心动的信号》《恋梦空间》《遇见你真好》《想谈个和偶像剧一样的恋爱》等都关注素人恋爱。然而题材的同质化会导致受众对其真实性的怀疑,此前播出的《心动的信号》便因剧本编排剧情、节目人物性格与真实性格不符等问题饱受诟病,流失了大量观众。另外,部分节目只为跟风抄袭原版综艺,相同场景、相同人物设定、相同剧情,也会影响同类型综艺的观众好感度。


2

“三类人” 影响观察质量


第二观察室的存在在观察类综艺之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节目通过观察室成员的参与,可以向观众展现两性、已婚未婚、不同年龄的人群对爱情的多元解读,以及对明星嘉宾的日常爆料。观察室主要由主持人、飞行嘉宾、固定观察者三类人构成,而这三类人对节目效果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观察室中主持人起到把控视频播放的时间点,串联与引导节目节奏的作用,因此主持人的选择对于观察室影响重大。在节目中优秀的主持人可以为节目增色不少,通过及时捕捉到嘉宾言语中隐含着的不易被察觉的思想倾向,进而掌控局面。

 

其次,与节目主题契合的飞行嘉宾也至关重要,既要有知名度,又要经验丰富,既能活跃气氛,又能提出合理建议。如在《心动的信号》当中,通过朱亚文、杨超越以及心理学专家姜振宇对素人嘉宾进行反向观察,不仅可以点明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分析其发展走向,他们的角度包含了兄弟、闺蜜、星座、情感小白、恋爱专家、鸡汤导师……合理的嘉宾构成让演播室点评成为好的调味料,使节目更丰富饱满。

 


最后是与被观察者有亲密关系的固定观察者。“纪实+观察”这一模式需要基于真实且合理的人物关系才能够成立。夫妻、父女、母子、好友、工作伙伴等都具有真实的情感基础。比如《我家那小子》设定单身男明星的妈妈为观察者,《妻子的浪漫旅行》设定丈夫为观察者,母子、夫妻、朋友等天然关系让观众能够快速进入剧情。平民化的风格使观众更易获得代入感与共情。

 

这种观察室的设置有利有弊,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主持人、飞行嘉宾、固定观察者决定了节目质量。虽然观察室的设置可以使得观察更独立,甚至赋予内容“冲突”与“矛盾”,增加观众的带入感。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这三类嘉宾选择不当、点评缺乏专业性,则会成为节目的吐槽点,对观察效果甚至是节目质量、收视率的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


3

“粉丝效应”与“新鲜观感”悖论


由于观察类综艺节目数量多但符合节目主题的明星数量少,嘉宾撞车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很多节目转而选择观察素人,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广电总局的“去明星化”建议。然而,明星的粉丝效应和本身的话题度是素人无法替代的。据CSM52城数据显示,江苏卫视《我们相爱吧》第一季与第二季均收视夺冠,但由于第三季节目中引入“素人CP”缺乏关注度,导致首播收视率仅有0.637%,遭遇滑铁卢。网友认为“素人CP演技不及明星CP、剧本痕迹很重、过于生硬”是导致节目收视下滑的主要原因。

 

如《心动的信号》要从4300多位报名者中选出最具典型性的8位素人嘉宾,此外还要去培养素人嘉宾的镜头感,无形中影响了拍摄进度,难以保证节目效果,大规模的筛选素人嘉宾也增加了节目组的时间成本,所以从明星综艺过渡到素人综艺,仍然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观察类综艺步入“竞争年”,出路在哪里?


根据各大卫视以及视频网站节目播出计划,“观察潮”的激烈竞争将在2019年全面展开,并集中于社交恋爱观察类与代际沟通观察类两大阵营。各大卫视纷纷加入“战场”,观察类综艺的竞争年,出路在哪里?


1

细分市场,“因人而异”


对观察类综艺来说,若想把握市场红利、发挥自身优势,就要大胆创新,开拓观察新领域。在文化学者周逵看来,“未来,对观众的垂直细分已成为必然,美食、音乐、职业、社会身份等更多元素可能会被吸纳进观察类综艺。元素的丰富不只意味着内容的延展,更意味着综艺与社会热点以及观众内心世界可建立的连接点将大大增加。”由此,从节目题材来讲,实现多种综艺节目的混搭风,访谈+音乐、访谈+选秀;从被观察者职业来讲,网红行业、电子竞技、导演、记者等等,都是新思路、新角度。对于市场的细分可以明确受众群体,便于从供给端提供有针对性的节目设计,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2

内容创新,形式突破


此外,不论在题材或是节目形式上,“观察”的深度、品质和灵魂都应该被更加充分地挖掘。在节目嘉宾看似千差万别的生活状况背后,更多的是真实且平凡的共同点,而这恰可以成为挖掘普通人“平凡中的伟大”的切入点。


一方面,观察类综艺可以进一步聚焦于嘉宾故事背后的都市青年群像,从侧面展现中国独有的亲子关系、恋爱模式、生活方式等,更好地击中受众内心,引发情感共鸣,实现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另一方面,要大开脑洞、找到热点、直击痛点,寻求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比如同样是情感类节目,韩国则有更多的玩法:《爱情也可以翻译吗?》邀请了8位来自不同国家的青春男女在一起生活、约会,主打“全球罗曼史”和文化差异造成的恋爱黑洞等。讲好观察故事,关注内容的同时也要选好呈现方式。


结语


客观地说,进入“2.0”时代的观察类综艺,在创新上虽略显不足,但也突破了以往综艺的“秀”的痕迹,用贴近生活的镜头来记录生活,用观察的方式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带入。2019年观察类综艺井喷,面对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又将会出现怎样的新玩法?


参考来源:

娱乐硬糖,《十几档观察类综艺扎堆,但值得观察的难道只有“婚恋”?》

一点剧读,《偶像节目开年遇冷,恋爱综艺成黑马,2019年为何“催婚”节目如此火?》

尹鸿、于烜,《我国电视节目同质化的产业机制症结》


END

美  编 | 王菲菲


推荐阅读

2018上半年,世界综艺节目模式发展趋势报告

综艺观察 | 《2018年中国综艺行业报告》最新发布

复盘综艺制作公司TOP7:你们喜欢的大热网综都出自他们之手

综艺市场“激战”,大数据告诉你内容植入如何不断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