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镰仓电车、重庆轻轨,公共交通工具缘何成为城市旅游打卡胜地?

谭腾飞 邢拓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因《灌篮高手》等动漫作品走红的日本镰仓高校前站一直是众多日漫粉丝心中的“圣地”,每年吸引过千万游客前往打卡。但近日镰仓市观光局规定,禁止游客在镰仓高校前站拍照,以确保过往车辆的正常行驶和居民的出行安全。其实,如果足够细心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内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同样成为了年轻旅游者异地出行的必去打卡地,无论是蹿红抖音APP的重庆轻轨,还是见证百年历史的香港缆车。虽然如今借助新媒体等网络营销是热门趋势,但任何事物的话题性和传播度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又缘何备受游人关注与青睐呢?镰仓“禁拍”规定又给国内城市怎样的启示?


穿楼而过的轻轨、百年历史的缆车,你都坐过吗?


此前,“言之有范”曾撰文数篇(如《“抖音”西安、“电竞”成都、“直播”武汉……这些成为网红的城市凭什么》《从网红城市到全球二线,少不入川早已不适用于今日的成都》),重点关注在当今新媒体语境下,国内一众城市如何借助以抖音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平台塑造全新城市形象。


图片来自《短视频与城市形象研究白皮书》


在2018年9月发布的《短视频与城市形象研究白皮书》中,重庆的相关城市形象短视频在抖音APP上累计高达113.6亿的播放量,成为当之无愧的“抖音之城”。而出人意料的是,在与重庆城市形象相关的视频之中,“轨交2号线穿楼而过”力压“洪崖洞夜景”“解放碑舞蹈”“重庆火锅”等短视频片段,成为抖音用户公认最能代表重庆形象的城市标志。

 

图片来自《短视频与城市形象研究白皮书》


很多人形容重庆是一座“魔幻的城市”“立体的城市”。这里的建筑依山而建,地势高低起伏,布局参差错落,塑造了重庆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无论是上文中提到的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还是素有“排队两小时,体验五分钟”传闻的长江索道。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穿楼而过

 

重庆长江索道被称为“万里长江的空中走廊”,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两者都在不同时期发挥着运输乘载的重要功能,维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行秩序。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与外来游客联系密切、互动频繁,两者还承担起了“城市窗口”的功能,并逐步发展成为城市旅游观光的一部分。近年来,借助当下移动端短视频的形式与渠道的优势,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家口中所谓的“网红景点”。

 

无独有偶,在距离重庆1500公里以外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样有着备受游客青睐的交通工具。往返于太平山顶与中环花园道之间的缆车开通于1888年,其最初是为了解决两地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而建,但目前主要乘客早已从山顶居民变成了观光游客。乘坐山顶缆车除了可以更加便捷快速地登上太平山顶,还能纵览维多利亚港全景,了解香港的百年历史。

 

太平山顶缆车,每年超过400万游客登上山顶,俯瞰“东方明珠”的繁华风光

 

有意思的是,打开某旅游APP,搜索重庆和香港两座城市的热门景点,“重庆长江索道”和“太平山顶缆车”不约而同地登上各自城市“一周最热景点”榜单的前列。可见,无论是“重庆长江索道”还是“太平山顶缆车”,公众对于它们的认知早已不单单局限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旅游价值正在显现。

 


日本镰仓电车、斯里兰卡海上火车,国外的交通工具也很火

 

国外的情况又如何呢?

 

斯里兰卡的海上火车享誉全球,其最初修建与英国殖民时期当地频繁的茶叶贸易有关,后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当地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据说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中“海上火车”的灵感便是来源于此。

 

电影《千与千寻》中的海上火车

 

乘上海上火车,沿着海岸线蜿蜒前行,时而经过简陋的居民区,时而闯进茂密的热带雨林,不失为一种感受当地风土人情的方式。因而许多观光游客返程后纷纷在旅游攻略中将其列为斯里兰卡不得不去的“打卡圣地”之一。

 

斯里兰卡火车

 

日本镰仓江之岛电车也是一个典型案例。动漫《灌篮高手》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热血回忆,片中樱木花道和赤木晴子在铁道口挥手的场景一定让很多日漫爱好者记忆深刻,而镰仓高校前站也因为在《灌篮高手》中出镜而成为了一众粉丝心目中的“圣地”,每年到访这里的观光客数量高达两千万。不过即使是对于普通游客而言,镰仓的电车、轨道、海岸线、灯塔等事物,都代表着日本的景观与文化意象,同样能满足游人对于日本的认知与审美的需求。

 


泰国美功菜市场的火车同样是“网红”交通工具。美功菜市场被铁路轨道横穿,但火车的途经丝毫不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营,轨道两旁布满了商户摊贩与不绝于耳的叫卖声。每次火车经过前,商家会收起遮阳棚和摆在铁轨边的货物,火车刚刚驶过,商家会马上拉开遮阳棚继续营业。这一奇特惊险的现象每日都会轮番上演,也吸引了无数国内外的背包客慕名前来,拍照留念。

 


公共交通工具缘何成为了旅游界新“网红”?

 

传统的公共交通工具之所以能成为人人竞相打卡的“网红”景点,说到底,还是因为独特的旅游景观与不可替代的文化元素。蒸汽火车、电力机车所象征的工业文明,地铁、轻轨所代表的城市文明,本身就具备相当深厚的底蕴和内涵,直接反映出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成果和经验。而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与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民俗风情相融合,又能给游客带来真实可感的人文体验,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满足。公共交通工具的走红,可视为交通工具功能在新时期的延展,游客选择这些交通工具并不仅仅是出行的需求,还有着审美、体验的需求。

 

北京市郊铁路S2线被称为“开往春天的列车”

 

加上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原有的运输功能弱化或完全丧失,由服务于当地居民的公共交通工具转变为服务于游客的旅游交通工具似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重庆的长江索道、香港太平山的缆车,便是典型的案例。

 

当然,重庆轻轨、香港缆车、武汉轮渡等国内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能以旅游景点的形象广泛为大众所熟知,还少不了互联网与新兴媒体的推波助澜。在当下这个“人人都是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的时代,互联网是旅游者出行之前获取旅游资讯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旅行结束后发表评论、分享体验和交流意见的社交平台。城市特有的交通运载工具在以马蜂窝为代表的旅游攻略平台和以携程、飞猪、去哪儿为代表的在线旅行平台上已经获得了不少曝光和话题讨论,而近年来,以抖音、快手、秒拍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与传播方式出现后,更是迅速推动它们成为“旅游打卡圣地”。

 

思考与启示

 

目前城市公共交通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轻轨、地铁、磁悬浮列车、出租车、轮渡、索道、缆车以及公共自行车等,各有特点,每个城市都会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经济实力以及常住人口来选择分配交通工具的比例。

 

可以明确的是,并非所有城市交通工具都能成为旅游景点,大部分公共交通工具其实并不具备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对于公交、地铁等客流数量庞大的公共交通工具而言,若强硬地戴上“旅游景点”的高帽子,无疑会给城市治安管理和居民日常出行带来挑战。正如上文提到的日本镰仓。近日,镰仓市观光局正式发出通告,禁止游客在镰仓高校前站人潮较多区域拍照,此外,还同样禁止游客边走边吃的行为,以此来加强对游客的管理,从而解决困扰当地已久的正常居民生活出行和城市交通安全运输问题。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都存在转变成为旅游资源的需要。正如国内目前开通“轻轨”的城市中,也独有重庆轻轨特立独行,闻名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作为城市运行、建设与发展的基础设施,自身的核心功能仍然是运输,即使是当前一座城市存在着旅游资源开发的需求,往往也不会将目光放在公共交通工具上。

 


在当下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在文旅领域的消费似乎更多表现为对于特定文化符号的消费。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一个出圈的短视频、一首爆款的流行歌曲,似乎都有可能会捧红一处旅游景点,吸引无数年轻游客纷至沓来。但是,过多地聚焦于所谓的“网红景点”“打卡胜地”,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充其量不过是完成了一场跟风式的情怀宣泄而已。文化旅游的真谛,应该更多关注其背后的故事与价值,“身临其境”地体验当地的文旅项目与服务。正如本文探讨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应该承载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营造独特的人文氛围,从而为优质旅游提供强大的内容支撑。

 

参考来源:

《短视频与城市形象研究白皮书》

光明日报,《文旅融合:形在“融”意在“合”》


END


美   编 | 曹   峰


推荐阅读

知名度就是生产力!“网红城市”如何将关注红利转为发展动力

从网红城市到全球二线,“少不入川”早已不适合今日的成都

狂飙突进式的城市化进程以后,中国城市如何迈向创意城市

案例 | 日本、法国、香港的城市文化综合体怎么做?

旅游演艺,未必是景区“标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