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 | “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登高望远携手赋新篇
今日看点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4月26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国家主席习近平提纲挈领地描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三大理念和三大目标,深化了五大发展内涵,提出了中国未来承担的五大任务。其中体现出了一些新亮点、新特色,也给我们带来新思维和新启迪,值得研读。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可以概括为在再度重申“五通”金律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前提下,明确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三大理念和三大目标,深化了五大发展内涵,提出了未来中国承担的五大任务。
图片来源:新华网(www.new.cn)
“五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蓝图,包涵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而这五个方面指向的核心,其实就是“互联互通”。
三大理念是指开放、绿色、廉洁。其中,开放是本色,绿色是底色,廉洁是成色。
三大目标则是指发展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要做到高标准、惠民生和可持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五大发展内涵是指实践“一带一路”倡议包括的具体领域,从今天习近平主席的致辞中可以看出,发展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流通,创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领域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
在演讲中,国家主席习近平还特别指明,未来在“一带一路”的发展中,中国要承担起五大任务,包括: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彰显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诚意与担当。
与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端峰会相比,本届大会的主旨演讲更加丰富、更加高远、更加具体,也更加深入。
1
更丰富
1. 理论研究更加丰富
自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影响力日益扩大,“一带一路”的理论研究更加丰富坚实,互联互通正日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
在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实践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的绿色、可持续的治理观也在全球合作当中得到了彰显。时至今日,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五个关键词已被广泛落地,而“绿色”也在“一带一路”近年的发展中,被写入各大纲领性的文件。
“绿色”发展既与中国发展实际相契合,也是现下“一带一路”倡议的底色。今年“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成立,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打造了政策对话和沟通平台、环境知识和信息平台、绿色技术交流与转让平台。
2. 合作实践更加丰富
2013 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早期成果开始显现,参与各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断增强。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首届高峰论坛的各项成果顺利落实,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东盟、非盟、欧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发展和合作规划对接,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图片来源:人民网
2
更高远
“一带一路”倡议是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之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叙事和关键命题。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这既是对发展历程的总结,也是一个转变发展理念的信号。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我们能够看出,“一带一路”倡议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需要向精细化、具体化、写实化进行转变,从而真正实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更具体
1. 发展内涵更具体
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用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5个词来描绘“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内涵,擘画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愿景和前进方向。今天,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则用更加具体的措施深化了“一带一路”发展内涵,表明中国将与各国一道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网海外传播中心
2. 合作路径更具体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指出,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流通方面,创新合作方面,要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方面,加强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多领域的人文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其中,有类似于“要在未来5年支持5000人次中外方创新人才开展交流、培训、合作研究,以及将邀请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政党、智库、民间组织等1万名代表来华交流”这样极为具体的实施路径。除了在以建桥、铺路等基础设施为代表的“硬联通”之外,也有政策、规则、标准以及技术、人文等“软联通”上的交流沟通和对接合作。在“硬联通”和“软联通”的交相作用下,“一带一路”倡议将发生更强烈的“化学反应”,带来更深层、更高效、更持久的“溢出效应”。
图片来源:新华网(www.new.cn)
4
更深入
从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再到今年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对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应承担的责任和担当,都在习近平主席的主题演讲中得到相应的体现。
随着国际交往的密切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不断推进,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中国必须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在2018年博鳌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四大举措,包括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而在今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主旨演讲中涵盖了五大举措: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这些认识和理念上的转变,正是“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还引经据典地采拮了一些文化名句,比如“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一诺千金”等,其中彰显出的意义非凡。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出自魏晋时期陶渊明的《移居二首》其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村居文士们经营耕作、登高赋诗的画面。在主席后面的欢迎辞中,“登高望远”也与这两句诗进行了呼应。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出自汉朝刘向所著的《说苑·说丛》,原文是“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体现了在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中国对自己的一个要求。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出自先秦李斯呈给秦王的一本奏章,原文是“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引用到主题致辞中,体现了对包容心态的追求。
“一诺千金”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原文是“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源自秦朝末年一个叫季布的楚国人的故事,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五大类76大项279项具体成果已经全部按计划进度完成,其中有的成果还转入了常态化工作,并将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的“诺言”不会变,“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将真正惠及各国人民,进一步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待。
结语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既有突变的“黑天鹅”,也有渐变的“灰犀牛”,而“一带一路”倡议则在不确定性中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展现了一种坚实、笃定、有形的确定性。从谋篇布局到精耕细作,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我们坚信,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黄金法则,不断寻求各国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中国人民也将在习近平总书记演讲精神的指引下,在“一带一路”的金光大道上,阔步前进。
END
责 编 | 林一民 宋立夫
美 编 | 王硕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