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 | 艺术管理中的产业化与事业性的区别和辨析
今日看点
2019年11月22日-23日,第三届艺术管理(上海)国际会议召开,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教授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本届论坛就“艺术、科技与管理的跨界与融合”为题展开深度探讨。今日将范周教授的演讲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近些年来,随着文化艺术消费市场的繁荣,文化艺术消费理念、群体的更新,我国的艺术管理相关行业、产业发展迅猛。就艺术创作与表演而言,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8年末我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123个,从业人员41.64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381个和1.34万人;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312.46万场,国内观众13.76亿人次,总收入366.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10.3%和7.2%。这仅仅是艺术管理中的一个门类,相关门类广播影视业、音像业、娱乐业、图书馆业、博物馆业、科技馆业、会展业等都展现出了新兴活力。
溯源:国内外艺术管理解读
“艺术管理”是西方国家兴起的概念。艺术管理专业最早可以溯源到1966年哈佛商学院的两位艺术管理者共同创办艺术经营管理研究所。现在,美国至少有40所大学设有艺术管理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专业/方向都有。
欧洲与美国“艺术管理”的名称和标准有些许区别。欧洲的艺术管理专业是在1946年英国成立大不列颠艺术委员会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ACGB)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欧洲艺术管理更多属于政府的行政管理范畴,对艺术管理的定义更倾向于Arts Management;美国70年代高速发展的经济热潮,使得美国高校对艺术管理专业的定义更偏向于Arts Administration,因此,艺术与文化被直接纳入经济发展的范畴,实现商业与艺术管理的紧密融合。
就美国来看,艺术管理专业有两个考量维度:横向上,从艺术形式上划分为visual(视觉艺术)和performing(表演艺术);纵向上,从组织是否营利划分为for-profit(营利)和non-profit(非营利)。非营利性质一般以公众关心的议题作为目标。据“美国人为艺术”组织报告,美国的非营利艺术组织在每年的经济活动中创造产值1340亿美元,但所得利润会用于所关注领域的持续投入以及组织运营的必要支出。目前来看,横纵两方向都有所交叉、互相混合。
我国艺术管理的兴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机构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并在学习借鉴欧美国家艺术管理发展基础上,开始我国艺术管理专业的建设。1987年,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招收第一批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从此开启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序幕。2010年,《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调整方案,将艺术学科从“一级学科”提升为“门类学科”。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标志着我国的艺术学真正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艺术管理”成为二级学科。
国内学界往往从多方面揭示艺术管理内涵,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1.传统管理职能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2.对艺术活动或艺术生产的协调;
3.对赢利性和非赢利性艺术组织的运营与管理;
4.对艺术市场、艺术商业的经营与管理;
5.对具体艺术项目行政事务的操作指南。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产业与事业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辨析:艺术管理的产业化与
事业性的相互关系
首先,艺术管理的产业化与事业性在管理目的、运营主体和运营机制上相互区别。
从事业性角度看,艺术机构或组织所生产的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鲜明意识形态的属性和导向功能,在为服务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发挥着强大作用。这要求管理时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一般由政府来兴办并确保其运营,资金来源国家投资或社会资助。
艺术管理通过艺术活动组织、艺术场馆运营与管理、艺术人才培养等环节深刻影响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艺术事业大大提高了民众对文化艺术活动的参与程度,也在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仅2018年,全国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组织政府采购公益演出就超过16万场,观众达1.28亿人次。
从产业性角度看,艺术产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受到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约束,在管理时更注重经济效益。影视、广告、商业表演、画廊等行业快速发展,艺术管理在其中的艺术生产和艺术传播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艺术创作表演的数量与质量,进一步释放了文化产业的生产潜力,培育了居民的艺术消费意识,营造了更加良好的艺术消费氛围,推动了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
其次,在实践当中艺术管理的产业化与事业性边界愈加模糊、愈加交融也是当下特点及未来趋势。主要体现在:
1.艺术管理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统一。
从机构与组织而言,一些非营利艺术机构在非营利的艺术部门以外,内部拥有营利的业务;而营利的画廊、一些民营美术馆等,也有非营利性的公益性项目,充实其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从艺术与文化的性质及艺术管理任务来看,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置于优先位置,这是由艺术与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的,在这一点上不论是营利或非营利机构与组织都应担负共同的责任。
2.艺术管理的产业化与事业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回顾、反观世界文化产业的基本发展历程会发现,最初的艺术与文化资源和产品往往属于纯粹公共文化品,采用事业管理体制。但随着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上升和经济条件的具备,有的艺术产品逐渐具备了经济价值,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的发展,转化为产业。另一方面,产业化为事业性发展提供物质支撑,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提升,在某种条件下,产业也可以转化为事业,构成艺术管理事业性的一部分。
溯源:实践中艺术管理的产业与事业边界模糊现状与原因
理论上,艺术管理借鉴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界限划分办法具有可行性,这是由艺术管理特殊的经济属性,艺术管理对大众、教育和艺术本身等社会环节所产生的文化价值,以及艺术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个人素质,增强社会凝聚力等社会效益所决定的。但在实践中,艺术管理的产业化与事业性的边界存在复杂和模糊的情况,制度、市场和新技术等缘故使得我们在区分他们孰是孰非的问题上有困难。
1
制度因素: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艺术组织
从制度原因来看,从2012年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之后,我国文化艺术的生产、服务和传播机构真正实现多种所有制并存形式。一方面,国有文化艺术实体分为文化事业机构和文化企业机构,这些文化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国有文化艺术企业由事业单位转型而来,现在主要承担着发展文化产业的任务。另一方面,混合体制的文化艺术机构既有国有、民营联合的,也有国有、民营、境外企业之间的联合。
此外,民营文化艺术企业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和大量个体文化艺术从业者又是不同的类别。这种情况下,我国一大部分的艺术管理组织不可能像国外那样全部或基本实现私有化。而在工作要求与实际结果上,我们期求和强调的是两种价值统一和两个效益的实现,因此纯经营性的文化、纯产业性的文化活动,事实上不存在的。
2
市场因素:经济与技术为艺术管理发展带来新机遇
从市场角度来考虑,一些原本性质上属于文化事业单位的艺术管理组织应当是承担公益性的文化艺术服务,但当下处于市场环境中,这些公益性的艺术管理组织本身也在往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这些组织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难以区分哪些是公共产品,哪些是私人产品,营利和非营利的划分也天然地存在界限模糊。另外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互联网、5G通讯等技术迭代又为艺术管理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比如,博物馆作为一个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属于艺术管理的微观范畴内,保存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免费对公众开放是它的基本功能,也是公益性的表现。而现在国家在强调保护和传承之外,还鼓励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因此许多博物馆开始借助新媒体和新技术,研发和举办一些面对市场的文创产品和文化活动,故宫和颐和园在实践的过程中表现非常突出。为达到“活化”目的则需要走向市场,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博物馆的经营管理便转化为经济行为,如此一来,单个艺术管理主体本身的产业部分和事业部分也存在许多交叉部分。
总结:艺术管理产业事业辨析问题
对学科建设的意义
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学者,我认为充分利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吸收文化产业的发展理念、模式和手段,挖掘艺术管理在整个社会中的总体效益潜力,是肩负起艺术研究与推广双重使命的重要表现。最后,我想就辨析产业化与事业性的课题对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意义谈两点看法。
1
与艺术管理顶层设计相关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借鉴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经验,由中央宣传及文化主管部门统一分配与调控,艺术管理被涵盖在文化事业中,基本不存在产业性。改革开放以后,文化艺术领域内保留了追求社会效益的、公共服务性质的事业部分,但开放、发展与繁荣的市场经济促使文化艺术行业内出现许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组织方式,这实际上是不属于事业范畴的产业化内容。
因此,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如何理解与看待现代环境下的艺术管理的事业性与产业化内容,直接关系艺术管理相关政策的宏观顶层设计,间接影响包括学科建设在内的中观、微观的艺术管理领域。
2
与艺术管理教学体系建设相关
目前,我国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高校遍地开花,但由于对国内艺术组织性质、艺术管理学科属性,甚至未来就业方向缺乏系统研究,许多院校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定位不清晰的现状。厘清艺术管理的产业化与事业性的问题有助于艺术管理具体课程设计、板块安排等授课体系构建,在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实践等问题上可以根据产业化与事业性的界限设置不同设置考核标准。
例如,在通识课程安排的基础上,针对偏事业性的艺术管理方向,强调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针对偏产业化的艺术管理方向,着重安排工商管理、动态市场分析等实践教学,真正使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
3
与艺术管理国际对话相关
目前,国内外对艺术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经验。属于非营利艺术管理机构的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国外知名博物馆,以艺术授权等产业化方式实现文创产品的市场化运作,所得收入再回投到这些博物馆的设施建设与日常运营之中。而在国内,属于文化事业单位的故宫博物院通过故宫淘宝等官方艺术授权企业实现创收,“事业为主,产业反哺”的模式与国外亦有同工之处。产业化与事业性的课题重点在于研究艺术管理的在地化与本土化。中国艺术管理的“事业性”“产业化”与国外艺术管理“营利”“非营利”能否达成一种良性的国际对话,对我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具有先导意义。
4
新技术与新业态
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以5G通讯、区块链等新技术使得艺术管理出现各式各样“融合”与“相加”的新业态。这些新业态一方面拓宽偏事业性艺术管理部分的边界与认知,另一方面给产业化艺术管理部分提供更多市场“玩法”,总而言之,新技术与新业态是艺术管理事业性与产业性课题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艺术形态的延伸发展,艺术管理的领域不断扩大,使得现阶段艺术管理呈现出新的特征,不同艺术形态的艺术管理呈现出产业化与事业性的双重属性。“艺术管理”学科作为海外舶来品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我国的国情和现实,科学辨析不同地域、不同艺术样式与艺术体制等方面的异同,实施有区别有差异的管理方式,探寻适合中国特色的文化与艺术管理的发展道路。
(本文根据范周教授现场发言整理)
END
责 编 | 汪晓琳、刘小炜
美 编 | 路俊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