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读:明星直播带货翻车现象频出,不断消耗明星的影响力,也给品牌警示,不要神化明星直播带货,去泡沫化的“品效合一”才应该是多方的共同追求。
来源:传媒内参-传媒独家
近两年,直播带货站上风口,先是薇娅、李佳琦等头部主播脱颖而出,后有明星不断试水,618各平台更是推出了明星直播带货专场。曾被认为“LOW”的直播带货形式,如今已经成了明星的副业新战场,周涛、汪涵、刘涛等明星更是破亿首秀,不断刷新带货成绩。 与此同时,演员叶璇直播两个月后宣布退出,多位明星出现直播、产品事故,前淘宝直播运营负责人赵圆圆吐槽“个个都在放卫星”,也让明星直播带货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平台+产品+明星+消费者的这场直播合谋,究竟能走多
噱头与热度之下,平台也在加码投入明星资源,今年天猫淘宝618明星直播活动将邀请300位明星加入淘宝直播,不乏吴亦凡、朱一龙、李易峰等流量明星;拼多多与湖南卫视合作的《拼多多618超拼夜》晚会,打出“百位艺人拼单带货”的名号;京东推出“明星直播课程表”,快手采用明星单独带货、明星与主播同场带货双模式……
明星直播带货,俨然成了直播风口最为显著的标签,产品获得销量,平台获得关注,消费者获得优惠,明星更是名利双收。在新京报的采访中,有艺人经纪透露,腰部艺人接一场品牌直播收入普遍是6位数,比参加一期综艺节目录制的报酬要高,还能获得相应的宣传资源,一举两得。
有人算了一笔账,明星直播带货的收益来源主要是坑位费+佣金。以陈赫8269万元首秀为例,坑位费方面收入可达900万;佣金方面,普通类商品抽成为20%、美妆类30%,整体收益2900万。
这也就不难理解,李湘、林依轮、吉杰、大左等明星转型做起了专业主播,流量明星如杨幂与李佳琦合作代言产品专场,高国民度明星如汪涵、刘涛、周涛、华少等投入战局,继续为明星直播带货加把火。
问题频出,
明星直播带货出现泡沫化
当一个产业或行业迅速崛起,乱象往往随之而生,尤其是明星参与其中,也会因明星效应而放大乱象,引发更大的社会反响,明星直播带货亦是如此。目前明星直播带货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成绩虚高。前淘宝直播运营负责人赵圆圆在微博多次提及直播销售额虚高一事,“现在一场直播没有好几个亿都不好写新闻稿了?真以为东西那么好卖?”并直指,1元秒杀、五折商品按原价折算,刷单造假等问题。还有北京某公司因申报销售收入与电商平台统计销售收入差异较大,被税务局发函警告。虚高的直播带货成绩,已经成了平台、明星、产品的一场“狂欢”。
第二,卖货不专业、带货效果差。一款卖百余元的化妆品里边含一克拉的钻石粉,某果蔬纤维素可以调理“碱化体质”“远离癌症,远离疾病”等涉嫌虚假宣传的话术都是出自明星直播间,此外还有商品介绍粗略、试用展示翻车、销售额为0、直播掉线中断等不专业表现,屡次出现。
第三,产品质量、售后不合格。偶尔尝鲜直播带货的明星,大多缺乏专业的品控团队,此前热议的玫瑰打蔫、腐烂,大闸蟹不发货,鞋子货不对版等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明星和产品的口碑。
目前明星参与直播带货主要有开设专属直播间、出席品牌直播间、到访头部主播直播间三种形式,第一种收益最丰,也是最易出现问题的场景,翻车现象频出,不断消耗明星的影响力,也给品牌警示,不要神化明星直播带货,去泡沫化的“品效合一”才应该是多方的共同追求。
明星效应能用几时?
中小主播生存空间受压缩
一季度疫情影响与文娱产业不景气的双重因素,加速了直播带货的发展,商务部数据显示,仅今年一季度电商直播就超过了400万场。据艾媒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的总规模达到4338亿元,同比增长了226%,预计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市场规模将比2019年翻一番,接近万亿大关。
在这其中,明星或许能起到引流作用,但未来发展中的忧患也在引起注意。一方面,当明星效应逐渐散去,在明星与主播身份转换的过程中,这些明星能否摆正主播的态度和专业,将直播带货作为事业来做;
另一方面,明星当道,抢占粉丝流量和关注度,严重压缩了中小主播的生存和成长空间,从更大的直播市场来看,并非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尤其是明星的离场,中小主播能否具有留存用户的能力,是平台当下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
尤其是今年5月,演员叶璇的退出,这些隐忧更加显现。叶璇在直播中透露,自己将结束为期两个月的直播带货。她表示这两个月赚了点小钱,但还没站两次台赚的多。这是大多数明星的正常状态,当直播带货不再能赚热钱,待文娱产业回暖,明星势必散去,直播产业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