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观察 | 从资源到产业,昆明市“十四五”文化产业未来可期

巩仪 路俊迪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昆明作为云南省省会,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昆明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迅猛,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城市更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本地的支柱性产业。笔者基于对昆明的实地调研,简述昆明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对其"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进行展望。


昆明市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特殊区位,其多样的地形条件、多民族聚居的状况,催化出了类型多样、种类丰富的民族文化,呈现出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在云南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打造昆明民族文化创意之都,昆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范周教授与昆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曾华赴871园区调研


昆明市“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1

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十三五”时期,昆明市制定了《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加快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配套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的实施意见》《昆明市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产业融合、园区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做了一系列规定,初步建立起从宏观到微观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此外,昆明市各区相继出台了立足本地资源与发展特色的规划和扶持政策,分配专项资金对重点项目予以扶持,“510项目”基本落地, “三区联动”正在进行,文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得以不断优化。


2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空间布局较为科学


近年来,昆明市文化产值稳步增加, 2015年文创产业增加值为193.84亿元,2019年约为27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9.2%。昆明文化产业整体结构趋于合理,在“1+2+4”的产业发展格局之上,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业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提升,文化旅游休闲业、节庆会展业、工艺美术品业和演艺业在既有的文化资源与产业基础之上,不断拓展产业边界,朝着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昆明市依据既有的经济基础、集聚优势与未来动向,打造出环滇池生态文化旅游圈、产业拓展区和辐射区、六带延伸的产业发展布局,其中,五华区、盘龙区、西山区、官渡区在既有的成熟业态之上,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休闲娱乐、会展节庆等;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呈贡区充分挖掘开发潜力,打造现代化的大学城、科技城与创新城;环滇池周边则依靠不同的生态圈与文化项目,寻求生态文化体验等新增长点。


官渡古镇


3

新业态不断催生,走出去步伐加快


“十三五“期间,昆明不断推进文化产业与传统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创意经济,较为典型的有文化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依托温泉、小镇、湿地发展养生养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促使传统旅游业向商务会展旅游、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修学旅游、花卉旅游等多方面、全方位方向发展;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利用地形举办特色赛事,带动赛事运营、周边产品开发等的发展;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将VR/AR等最新技术应用到文化产业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各方面。


同时,昆明抓住“一带一路”等国际战略合作的重大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一是推动产品与项目走出去,如杨丽萍的《云南映像》和各类手工艺品,大力扶持演艺、展览、培训类项目;二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开放服务基地建设,吸引外向型企业集聚发展,通过博览会、论坛、基地平台等打通国内外交流渠道,形成了面向东南亚、孟中印缅、大湄公河次区域等不同的协同发展机制。


昆明市文化产业的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1

统计制度尚不完善,配套服务仍需健全


无论是《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还是昆明其他政府文件中,昆明市统计制度问题屡屡被提及。当前政府相关部门间仍存在联动机制不健全现象,规下文化企业、信息服务业类新兴产业、花卉等特色产业尚未纳入文产统计。


此外,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区考核评估制度尚未完善,重大项目实施状况缺少公开统一的标准,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管理服务支持力度不够,存在着部分落后项目未被淘汰、不合格企业仍享受扶持等问题,最终导致增量开发难、存量盘活难的两难局面。


一方面,要建立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机制,对体制内外各项工作和各种资源的统一部署,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级别的项目动态管理,分开统计,合理评估,邀请专家与行业人员建立行业交流与评估协会,制定合理的统计与评估制度。


另一方面,重视金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既要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展针对文化企业的贴息贷款、风险补偿,又要建立起科学的文化产业无形资产评价机制,让知识产权保护、创意变现的种子深植到文化产业流转的各个环节之中。


2

产业基础较为薄弱,高端化与品牌化任重道远


虽然昆明的文化产业一直呈稳步发展态势,但其固有的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规模不合理,二是基础性产业占比较高。


从企业规模来看,规模以上的文化企业严重不足,从业人员50人以下或营收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却占据了绝大多数,其中不乏个人工作室、个体工商户,尤其在园区内部的招商中,大部分为小作坊式的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然而以规上企业为着眼点,当前大部分企业的营收规模较为有限,营收再1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的只有6家,严重缺乏龙头骨干和独角兽企业,带来品牌效应不突出、缺乏竞争活力、难以进行市场兼并等一系列问题。


从产业构成来看,昆明早先的重工业基础对产业转型带来了负担,“金、木、土、石、布”等特色产业需向中高端迈进或引进,目前既有的文化产业门类与园区建设大都面临着负担过重、成本过高的问题,高附加值、易传播、易变现的产业较少。


第一,需要规划整体企业发展结构,因材施教。一方面,要建设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引导其充分发挥行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中小文化创意企业要充分发挥创意禀赋,走“小而精”“小而美”的道路,创意引领,自我驱动。拾翠文创园虽然面积不大,但其围绕民艺,携手乡理文化,运营安宁甸苴、谷德邑两个村落及一条传统农夫街子,实现人才、产业、组织、金融振兴,努力朝着"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第二,盘活存量,支持重工业企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老旧厂房改造、文化元素引领转型,培育企业内部的轻资产、高附加值项目。


第三,大力实施昆明品牌建设,将既有的品牌传承下去,新塑造的品牌特色培育,通过各类宣发手段与科技手段打造一批面向国际的知名文化品牌。


3

市场建设仍需完善,综合型人才需梯次发展


虽然政府推出各类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市场建设,但市场体系不健全,"招商引资难,项目推进缓慢"的问题依旧突出,营商环境仍需改善。此外,昆明的文化产业人才仍然存在“有数量缺质量”的问题,不够专业、不够综合、理论与实践不契合等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的未来。


针对市场建设,政府要继续加快职能转变,重在发展方向引导,大胆给企业“减负松绑”,推进昆明市经营性文化单位与事业型单位改革,赋予文化企事业单位更多的自主权,发挥市场竞争与行业协会的作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格局。


针对人才建设,需要建立梯次发展的战略,首先利用好昆明高校的力量,强化产学研用的结合,培养一批可以投身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其次加强在职人员培训,支持其进行跨地区、跨国家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产业素养;最后引进国外与其他地区的优秀产业人才,突破文化创意人才区域限制,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智库,同时改进人才引进机制配合实施。


昆明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展望


1

以地域资源为轴,转动文化消费大转盘


随着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不断由生存型、娱乐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知识型、服务型转变,观看演出、参观展览、体验式消费等文化生活的群众基础日益广泛,文化消费已经成为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努力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推进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合理利用,将文化消费作为推进服务消费提质升级的重要途径。


丰富的既有资源与区位优势是昆明市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优势,充分发挥其内涵也是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推陈出新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昆明拥有“高原明珠”滇池、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另一方面,昆明市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的“三圈”交汇点,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节点城市,其战略地位非比寻常。


充分利用好在地文化资源,一方面要致力于资源整合,梳理本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形成系统化长期性的民族文化发展报告,为民族文化与技艺立传。另一方面,要搭建平台,通过推介会、线上平台等形式让政府对少数民族工艺市场化发展的扶持真正落地。


非遗工作坊


例如,依文集团的深山集市项目利用16年时间,走访13000余位绣娘,让5000余枚纹样“上云”,成为非遗技艺的展示平台,更成为连接大型品牌和非遗工匠间的纽带,真正将民族工艺推向市场。而昆明云纺M60园区在政府支持下,为非遗传承者提供工作场地,同时成为其展示的平台。未来政府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和非遗研究机构合作,以昆明为中心,为民族文化提供更多展示的窗口,让民族工艺活起来。


云纺M60非遗大师创意空间,图片来源于网络


2

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整合品牌资源


要擦亮昆明的金字招牌,培育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园区(基地),打造知名品牌活动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首先,昆明市当前大力推动的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510”工程为产业基础升级提供了一个契机。通过项目的扶持,让一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先成长起来,积累经验,吸引投资,打好产业基础。争取完成一批,带动一批,打造出一批叫得响的昆明品牌,最终实现文化产业行业的整体升级。


拾翠国际民艺园区,图片来源于园区


此外,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新形势下"危"与"机"并存。在疫情影响下,大量文化园区(基地)、文化企业受影响严重,根据昆明市政府对全市27个文化园区(基地)和204家文化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疫情对文创产业影响较大,93.14%的企业出现资金紧张问题。如今国内疫情控制情况良好,民众的线下文化消费在长期受到抑制后,或将迎来报复性消费。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国有土地房租调整、税收政策调整等方法为企业纾困解压,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新零售等多种形式引导并激活文化消费市场,为行业回暖奠定基础。


3

VR/AR产业深入发展,文化与各业态深度融合


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对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新部署,要求增强对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支撑能力。数字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将成为昆明市腾飞的重要契机,当前昆明市将VR/AR产业发展提上重要日程,提出“力争到2023年,将VR/AR产业打造成百亿级产业,把昆明建设成为西部地区VR/AR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作为多媒体领域的重要技术,VR/AR与文化产业之间联系紧密,可应用场景丰富。


要掌握西部地区高科技产业话语权,一方面,昆明市应尽快出台招商引资相关政策,完善投融资体制,搭建市级投融资平台,并通过各类文化会展活动积极引进国内和国际资本,克服当前轴向引资项目落地难,推进缓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鼓励创新,积极探索多种场景下VR/AR技术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演艺业、动漫游戏业、旅游业等文化产业的各种业态。同时联合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方式,打造地方文化产品展示和销售的平台,充分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当前,871园区计划打造实景直播间正在施工中,期望通过云选品、线上销售方式,助力本地优秀产品走出去。


责编 | 巩  仪  路俊迪

编 | 李  渊

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往期 · 推荐

暑期档剧集复盘(二):公司论、系列化论、营销策略论

范周 | 崇文争先,文化领航,谱写新时期城市发展新篇章

范周 | 面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独家观察 | 监管收紧、出圈加速,脱口秀节目的下半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