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偶像新潮破圈,资本竞逐如何回归理性?
今日看点
近日,乐华娱乐推出了首个虚拟偶像女团A-SOUL,再次引发虚拟偶像话题的热烈讨论。从初音未来演唱会的举办到洛天依的跨界演绎,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的革新为虚拟偶像的立体化、生动化提供了条件。虚拟偶像人气的暴涨使得大量资本涌入,虚拟偶像产品广泛开发,成为文娱行业新热点。虚拟偶像火爆的同时,烧钱式生产制作成本的投入,也引起行业对于变现和商业化运作的焦虑。
本文字数:5009字
阅读时间:14分钟
虚拟偶像养成记:
人工智能与数字艺术塑造“爱豆”
“虚拟偶像”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是互联网思维下依托数字技术构建的偶像形象。它区别于传统的真人偶像,通过设计制作动漫游戏角色、虚拟主播等人物形象在互联网虚拟场景或现实场景与粉丝互动,本身并不以实体形式存在的人物形象。早期的虚拟偶像大多以虚拟歌姬为主,比如日本的初音未来就是以语音合成软件VOCALOID的音源库设计的“会唱歌的程序”,并利用数字技术将其以少女人物的形象加以展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虚拟偶像迎来发展“新风口”。
虚拟偶像初音未来 | 图片来源于36氪 ▲
虚拟人物形象早在QQ飞车、QQ炫舞等游戏中可见踪影,但人物形象仅停留在游戏本身,并未与观众形成很好互动,没有达到虚拟偶像的程度。2012年出道的洛天依,是世界上第一个依托 VOCALOID 语音合成引擎制造,拥有中文声音数据库的虚拟影像,她凭借着可爱的外表、天籁般的声音以及有趣的灵魂成功俘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深受Z世代消费群体的欢迎。目前洛天依微博粉丝已达473万,同名话题阅读超过9亿,B站粉丝量212万,成为青少年粉丝中的“完美偶像”。
2018.03至2020.01 VTuber数量增长图|来源于三文娱 ▲
近年涌现的微软小冰、B 站泠鸢yousa、小红书上的“琪拉”、以及翎Ling也受到粉丝们追捧,越来越多的虚拟偶像成功“出圈”。据 User Local 统计,截止2020年1月,VTuber(虚拟艺人)总数已突破一万人,比2018年增加了十倍。虚拟偶像“井喷”态势不仅反映出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同时也展现出技术“造星”推动下强大的粉丝经济。站在“新风口”上,不少虚拟偶像产品得到广泛开发。主流视频平台爱奇艺抢夺先机,推出虚拟偶像选秀节目《跨次元新星》,试图从这股热潮中分得一杯羹。作为二次元文化圈的平台,B站与江苏卫视联合打造虚拟偶像养成节目《2050》,致力于打造虚拟偶像顶流。
图片来源于爱奇艺跨次元新星 ▲
虚拟偶像,缘何这样火爆?
虚拟偶像的兴起和火爆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文化层面来看,圈层文化的主流化提升了群体对其接受度,审美观念的变化让更多年轻消费者愿意为偶像情怀买单。从科技层面来看,人工智能正在经历数字技术带来的革命,数字艺术和科技的结合催生新业态涌现,推动影游漫文人物IP深度开发的新探索。从经济层面来看,资本运作的商业逻辑以及强大的流量经济加速虚拟偶像养成。虚拟偶像在文化、技术和经济的加持作用下不断发展。
01.
圈层文化走向大众,审美观念变化更新
虚拟偶像的出现是二次元文化和粉丝经济相互渗透的结果,它的火爆不仅反映出年轻消费群体审美观念的变化,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商机。爱奇艺《2019年虚拟偶像观察报告》显示,我国二次元用户规模已从2017年的3.1亿增长至2019年的3.9亿,二次元用户规模的日益庞大迅速提升对虚拟偶像的接纳度,为虚拟偶像的发展踩下“油门”。从二次元消费的用户画像来看,人群集中在年轻的“Z世代”。根据CBNData《报告》,我国“Z世代”开支已达4万亿人民币。随着文化消费需求圈层化和分众化日益发展,“Z世代”新消费人群正在用自己的圈层文化和“氪金”能力构建新的消费模式,引领文化消费变革升级。
图片来源于CBNData ▲
从消费受众角度来看,虚拟偶像以潮流新颖的特质吸引着当下年轻群体,追逐虚拟偶像成为当代青年标榜身份和价值观的一种手段。虚拟偶像更容易接近大众的审美标准,有着真人偶像无法比拟的特征和优势。从社会心理层面来看,快节奏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当代青年孤独感和压力不断增长,虚拟偶像消解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逐步化身为年轻人逃逸现实、获取精神寄托的对象。众多青年人在以虚拟偶像为中心的圈层中,获得同伴接纳的存在感,在交流、互动、创作过程中争当文化圈层的意见领袖,进而追求自我实现和精神满足。
02.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人物IP深度挖掘
数字技术的变革为虚拟偶像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营造出新的交互和演绎场景。虚拟偶像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是二次元文化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近年来,VR、AR、人脸识别、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扩展了虚拟偶像物理空间的范畴,虚拟偶像成为粉丝们表达文化内容和价值观念的寄托,虚拟偶像逐渐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市场。
图片来源于爱奇艺全国创意策划中心行业报告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内容创意是文化产业运营的核心,虚拟偶像正是诞生于人物的故事内容之中。网文、漫画、影视、游戏中的人物IP,得益于故事内容的挖掘和开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青少年内心深处的完美幻想。在数字技术发展助力下,将文娱行业原有人物IP深度挖掘打造成“实体化”偶像,成为虚拟偶像生产创作的新分支和趋势。
03.
商业资本频繁入局,流量经济成为增量
虚拟偶像的打造遵循养成模式,不同于真人偶像的出道历程。虚拟偶像可以赋予粉丝创作填充和完善人设的权利,它不仅依靠粉丝对虚拟偶像情感的投入,同样也离不开专业的运营和设计团队。随着虚拟偶像在广告、直播领域的应用,不少企业将虚拟偶像作为营销的手段,众多游戏公司、技术公司和社交娱乐公司纷纷入局。例如,腾讯打造的“貂蝉”偶像计划,在《王者荣耀》中推出四个虚拟偶像;网易推出《阴阳师》“平安京偶像计划”,为“大天狗”角色定制虚拟演唱会;巨人网络斥资1亿人民币进军虚拟偶像市场,推出首位虚拟主播MenheraCHan。商业资本的加码为虚拟偶像发展提供动力,资本局中博弈,一场虚拟造星运动悄然上演。
图片来源于腾讯无限王者团 ▲
除此之外,虚拟偶像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流量经济。粉丝对虚拟偶像的热爱加速资本市场商业价值的转化,虚拟偶像在品牌营销、综艺养成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商业联姻、跨界营销、圈层合作“蹭流量”的方式,也为虚拟偶像发展提供新的增量。例如“翎Ling”被定位为热爱国风文化的跨次元女孩,作为中华故事的讲述人,她将国粹京剧文化和东方生活美学带入国内外社交网络,促进了时尚品牌的营销和推广。跨界、跨次元联合以带动更多用户关注,文博圈、旅游圈、电竞圈……虚拟偶像还有更多合作可能。
图片来源于微博@初音未来CryptonFutureMedia ▲
虚拟偶像热潮下未来发展
应注意的问题
01.
社会价值层面:
立足偶像,坚持正确价值导向
虚拟偶像的发展离不开故事本身,内容创意是虚拟偶像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虚拟偶像人物形象和性格的构建需要持续塑造,不断创新。由此可见,虚拟偶像的故事驱动尤为重要。要设计好故事内容,加强对文化IP的持久开发。将虚拟偶像内容价值开发利用最大化。
虚拟偶像想要破圈,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谈到“明星偶像的存在是为了塑造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和理解社会的方式。”对于偶像来说,大众不仅消费他们的歌曲或者是影视作品,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粉丝在迷恋偶像背后身份、人设、情感符号的同时,也在吸收他们人设背后的价值导向。
图片截取自翎Ling官方微博 ▲
虚拟偶像是以“虚幻”的角色呈现,虽然没有人设崩塌的顾虑,但其本身连接着人们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认同。虚拟偶像在与粉丝交流过程中要展示真善美的事物,虚拟偶像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技术躯壳,而是应该以正向的、充实的内容为灵魂。要不断赋予虚拟偶像更多的文化内涵,平衡好内容与技术关系,不要让技术成为虚拟偶像发展的独角戏。
02.
偶像自身层面:
讲好偶像故事,探索美学新维度
故事内容是虚拟偶像可持续发展,延长其生命周期的关键要素。像日本的初音未来这样高人气的虚拟偶像,背后拥有海量的UGC内容创作作为支撑。原创类的虚拟偶像如果没有故事作为背书,缺乏粉丝基础,同样面对成名的运作问题。影视IP类虚拟偶像脱胎于内容故事,虽然已经具有初步的人物形象和一定的粉丝基础,但节目热度过后,流量退去,后期的人物的持续运营,实现从“形象”到“偶像”的升级仍是困境。虚拟偶像需要强大的IP内容支撑和故事驱动,充实的内容可以为形象树立良好的“人设”。
虚拟偶像的IP孵化、商业运作的生态还需完善,IP共创时代,虚拟偶像的创制应降低创作门槛,以开放式的姿态引入社会化创意,允许消费者以非盈利的形式对虚拟偶像进行二次创作,尽可能让粉丝参与到虚拟偶像传播、商品化等环节。
图片来源于知乎 ▲
恐怖谷理论是锡拉丘兹大学教授Jennifer Grygiel提出的,恐怖谷理论主要指玩偶或者虚拟人,其外观与人类极尽相似时,会使人产生厌恶和恐怖的情绪。翎Ling、琪拉等虚拟偶像,运作方式拟人化的同时,形象也愈来愈酷似真人,在社交媒体的影像世界里难以辨别。因此,虚拟偶像形象的设计一定要把握好度,把握好真实与虚拟的临界值把握好虚拟偶像形象设计的美学维度。“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要在虚拟、半虚拟、超写实之间做好界定,避免虚拟偶像掉入“恐怖谷陷阱”,为虚拟偶像增添更多的艺术美感。
03.
传播渠道层面:
打破圈层,多渠道跨界营销合作
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好的内容需要传播实现价值。虚拟偶像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借助营销推广,尝试更多的渠道和服务。当前,人们接触虚拟偶像的途径逐渐多元化,从早期的图片、歌曲到动漫、游戏再到直播、演出。渠道的多元创新增强了虚拟偶像的曝光度,使得虚拟偶像走向更多的消费群体之中。未来虚拟偶像的发展要打破传统线性传播模式,依据多元互动的网状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
虚拟偶像的发展要加强同品牌营销推广合作,借助行业之间的品牌实现双赢。例如2020年5月,洛天依参加了淘宝的“云端动漫嘉年华”带货直播,有接近300万人在线观看,虚拟偶像以粉丝经济为电商价值提供新的增长渠道。电商在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宣传了虚拟偶像的形象。
虚拟偶像洛天依 | 图片来源于36氪 ▲
04.
行业发展层面:
规范市场,加快完善产业布局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加速产业变革,进一步推进虚拟场景和空间的应用,虚拟偶像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当前我国虚拟偶像产业无论是在偶像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相比其他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虚拟偶像的文化圈层的壁垒仍然存在,商业运作的生态还需完善,产业上下游亟需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规范虚拟偶像产业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发力:
第一,规范市场秩序,客观的看待行业的发展,避免一窝蜂式投入。虚拟偶像从诞生到走红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需要付出巨额的资本。尽管技术的成熟可能会缩短这一周期,但背后的资本需要有合理的边界。理性地看待虚拟偶像当前的火爆,深刻洞察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避免虚拟偶像成为资本狂热竞逐的浪潮。
图片来源于VR陀螺 ▲
第二,要不断完善虚拟偶像产业链,实现本土化开发。虚拟偶像并非只是一个人物形象那么简单,而是一套依靠科技支撑的文娱产业生产体系。当前,国内虚拟偶像尚属探索阶段,商业模式和产业布局尚不成熟,还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与日本亦步亦趋的态势,有些企业盲目模仿难以被市场接受。因此,要立足本土化发展,完善产业链布局,不断探索虚拟偶像行业发展的新规律、新模式。
结语
当虚拟不再新鲜,受众审美疲劳之后,虚拟偶像的发展应该如何破局值得深思。虚拟偶像不应该只是短期内媒介吸引流量和赚取观众眼球的工具,抑或是商业资本圈钱的机器。未来要做的应该是赋予其更长的生命周期,更多的文化价值意义,避免让一个个虚拟偶像沦为文化快消品。从科技角度来看,虚拟偶像是AI等新技术应用的一个分支,视线放远,抑或是未来人工智能交互大爆发前夜的一点火花,我们未曾得知。但从文化角度审视,偶像次元壁突破之后,文化内涵和故事塑造核心竞争力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陆新蕾,虞雯.虚拟偶像粉丝群体的消费文化研究——以虚拟歌姬洛天依为例[J].当代传播,2020,06:75-78+112.
[2]刘佳美.AI虚拟偶像发展“钱景”研究[J].科技传播,2019,11(24):106-107.
[3]彭颖. 虚拟“造星”背后是资本营造的楚门世界[N]. 南方日报,2020-11-27(B02).
[4]高宏存. 艺术因科技发展赋能更精彩[N]. 中国艺术报,2020-07-31(003).
[5]田丰. 时代风潮中的虚拟偶像不是坏事[N]. 中国青年报,2020-08-24(002).
[6]图霖.虚拟偶像要出道,留给“偶像练习生们”的时间不多了?[EB/OL].螳螂财经
https://mp.weixin.qq.com/s/mIoFoxnk-LsB27YuRvJbYA.
[7]李珊.虚拟偶像养成记:人工智能人格化与IP化打造出完美“爱豆”[EB/OL].公关之家
https://mp.weixin.qq.com/s/omJdHjSU7EA60n8kTc9Seg
[8]西藤.彩虹社母公司获19亿日元B轮融资,VTuber赚钱吗?[EB/OL].三文娱
https://mp.weixin.qq.com/s/Tcr6LJXpD6GYcV9Gp2rj7A
[9]珑娘.虚拟偶像身价几百万,火爆的原因是什么?[EB/OL].长贺文化
https://mp.weixin.qq.com/s/YzOJJnYPfzp_9SLv-OcWpQ
[10] 案山子、Zotomea.巨额亏损下资本仍在追风,起底中日虚拟偶像(Vtuber)产业[EB/OL].VR陀螺
https://mp.weixin.qq.com/s/JK4Vr0Ad9WHnFInpw7qfYw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言之有范
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转发!
欢迎向我们投稿
投递邮箱:yanzhiyoufan@163.com
如需咨询合作,请与我们联络!
联络电话:18811328390
言之有范|2014 - 2020
聚焦文化事件
把握政策动向
往期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