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务院@你丨今天,你的文化“脱贫”了吗?

言之有范 言之有范 2021-07-18


12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根据现行国家扶贫标准,截至2014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有7017万人,其中6个省份贫困人口超500万人。这意味着,从2014年统计以来到2020年的六年时间,每年要减贫1170万,任务非常繁重艰巨。《决定》提出,要推动文化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惠民扶贫项目,普遍建立村级文化中心。“治贫”必先“治愚”,隐藏在经济贫困背后的文化贫困才是制约农村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所以文化扶贫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



一、文化扶贫是个啥?

当下,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上下都在提文化扶贫,而要真正落地实施,还是要先搞清楚什么是文化扶贫,文化扶贫提出的背景以及我国文化扶贫实施的现状等问题。

首先,什么是文化扶贫呢?文化贫困从根本上来说是产生贫因的主要根源,而贫困文化则是文化贫困的直接后果,是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乡民的文化习俗、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的积淀,是贫困者对贫困的一种适应和自我维护。“贫困文化”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贫困文化”是指包括小富即安、满足现状、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墨守陈规等特点在内的封闭、惰性、小农意识。它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文化和封建意识在贫困地区的表现。文化扶贫就是通过向贫困地区的人们传输新的价值理念、科学文化知识、实用技术等,来提高他们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方式。



其次,文化扶贫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呢?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我们所说的文化扶贫工程,便是根据我国农村劳动者素质低下,又不可能完全依靠正规教育来加以提高的现实情况提出来的,是从发展农村“文化力”出发,加快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要求提出来的。与此同时,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去破解,许多艰难的问题需要去解决,而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则成了关键。“文化扶贫”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

最后,我国文化扶贫发展的现状如何?自文化部于1993年12月决定成立文化扶贫委员会,开展文化扶贫活动。2005年,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11年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下发了《关于实施“文化扶贫工程”的意见》以来。“文化扶贫工程”顺利地推进,见到了明显的成效。“万村书库”工程、“手拉手”工程、电视扶贫工程、为农村儿童送戏工程和报刊下乡等工程的先后实施,无疑为孱弱的农村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扶贫”进入我国扶贫事业发展的崭新阶段、是扶贫模式从“输血”扶贫、“造血”扶贫到“树人”扶贫的新发展、新转变、新突破,是由治标向治本的重大转折。



二、为啥要进行文化扶贫?

文化的缺失是制约我国地区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在推行文化扶贫,但是地区文化的建设仍然不尽如人意。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其主要原因。

第一,文化扶贫是农民现代化的需要。农民的现代化包括文化素质的现代化、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人生态度的现代化。文化扶贫正是从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要求出发,在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的同时,也让农民的脑袋富起来。着力于向他们输入新的知识信息、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能力,使农民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摒弃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消极态度,注重现在和未来,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农民脱贫致富保驾护航。



第二,文化扶贫是促进乡风文明的需要。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的原因不能简单的归结为资源匮乏、信息闭塞、环境恶劣,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生产技能差、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低下等文化因素,另外,部分农村的传统美德在逐步地缺失,乡风不正问题严重。文化扶贫的实施,能够充实、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破除陋习,消除赌博浪费等不良习气,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落后的精神面貌,促进乡风文明、乡村和谐。

第三,文化扶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文化扶贫能发挥文化具有的体现人文关怀、实现文化权益、促进文化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一方面能够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质的提升,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觉醒,促进良好社会风尚形成,巩固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农村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三、文化扶贫有哪些障碍?

我国文化扶贫成绩斐然,部分地区文化设施逐步完善、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但与社会发展相比还有一定的滞后性,文化扶贫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领导重视不到位,导致了文化扶贫的形式化。长期以来,文化扶贫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缺乏实质性和有效性的措施。一些领导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只看重短期的经济效益,忽视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导致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建设人才极为短缺。因此,文化扶贫的内容很难对上农民的“胃口”,送科技下乡、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也只是一年几次而已,相对于农民的文化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其次,文化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文化基础设施是进行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然而在大多数的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不容乐观,村级文化设旋建设非常薄弱。据统计,到2011年我国共有村级文化活动室约28万个,只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47.7%。由于农村没有文化活动场地,所以很多地方的农民娱乐活动集中于一台电视机上,或者三五成群的邀约在一起搓麻将、打扑克,不利于乡村文明的建设。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低俗文化的产生,严重影响新农村的建设。

最后,农民的思想陈旧、学习意识淡薄,增添了文化扶贫的难度。贫困地区多数分布在“老、少、边、穷”的偏僻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劣,信息闭塞缺乏与外界的交流,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传统小农思想在人们脑海中已根深蒂固,过于一种安于现状的生活,小富即安,知足常乐,即使也有 现代化的强势冲击,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激起人们生存的紧迫感。同时,贫困村里的人们学习意识比较淡薄,所以在开展文化扶贫的过程中他们总是处于一种消极状态,为文化扶贫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如何推进文化扶贫?

文化扶贫是一项持久性、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的主体性出发挖掘其自身的发展潜力,才能真正的为文化扶贫 注入活力。

第一,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决定》提出,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片区为重点、精准到村到户。因此,各级领导一方面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文化扶贫的重要性,制定一些有利于文化扶贫的法规为文化扶贫提供制度保证;另一方面要把文化扶贫作为考核政府工作人员业绩的重要指标加强对它的重视。针对长期出现的文化扶贫中的形式主义,要加强对其监督和惩戒机制,设置完善的监督体系,对于没有认真完成工作的领导要加以适当的惩戒,保证文化扶贫工作的有效性。

第二,通过“互联网+”来加大文化扶贫。《决定》提出,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实施电商扶贫工程。通过加快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提供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等一系列措施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贫困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而且可以为贫困地区农业发展、信息获取、咨询培训以及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扶持。



第三,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人才投入和培训帮扶。《决定》提出,大力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贫困地区本土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进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因此,可以鼓励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帮助农民建立农民夜校、开展农业科技咨询热线等,鼓励科技人员经常性的下乡到贫困地区指导农民需要的各种技术,建立城镇和乡村文化机构帮扶的对子关系、举办适合农民特点的文艺活动。

第四,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决定》提出,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因此要改变城乡二元体制,促进教育公平,加强贫困地区教育,在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上向贫困地区和基层教育倾斜,对贫困家庭给予资金补贴,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师资力量,使每一个适龄儿童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这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总之,文化扶贫是一项需要社会各领域关注、多方介入的长期性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文化建设对社会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扶贫工程关系到我国广大贫困地区能否真正脱贫致富。《决定》也提出,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我们相信,只要扎实推进文化扶贫的稳步实施,通过政府、大中专院校、企业以及行业组织的共同参与,必将改善贫困地区文化知识落后的局面,促使贫困地区人们摆脱文化落后的现状,进而使其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生活。

参考资料:
杨亚静,《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扶贫研究》
刘利娟、孟庆欣,《社会转型时期背景下对文化扶贫的探讨》

责任编辑:武艺

校对:马明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