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硝烟弥漫的网络音乐平台版权大战,谁是真正的赢家?

言之有范 言之有范 2021-07-18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简称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到5.01亿,较2014年底增加了2330万,占网民总体的72.8%,其中手机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到4.16亿,较2014年底增加了4997万,占手机网民的67.2%,移动音乐客户端成为了人们收听音乐的主要方式。面对网络音乐蓬勃发展的态势,网络音乐平台的竞争也更为激烈,腾讯音乐、阿里音乐、海洋音乐三分天下的格局让基于音乐版权的竞争进入了新阶段。


格局:网络音乐平台竞争进入新时代
三足鼎立的时代


当我们打开手机上的音乐App收听音乐时,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QQ音乐上听不到《我是歌手第四季》的现场,而虾米音乐上没有周杰伦的歌曲。这同2013年以来硝烟弥漫的网络音乐平台版权大战不无关系。在这场版权争夺战中,QQ音乐购买了华纳、杰威尔、索尼、华谊等唱片公司的歌曲版权。并且同华纳音乐就版权进行了深入合作,将独家版权经营纳入其绿钻模式的生态链中,推出了O2O服务等先进模式。阿里音乐、海洋音乐、百度音乐等网络音乐平台巨头也纷纷和唱片公司以及音乐综艺节目签订合约。我国版权市场基本上已经被瓜分完毕,腾讯音乐(QQ音乐)、海洋音乐(酷狗、酷我)、阿里音乐(天天动听、虾米)三足鼎立的音乐平台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版权经营的时代


随着国家版权局于2015年7月8日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责令网络音乐平台下架盗版音乐,我国数字音乐正式进入了版权时代。在新音乐产业观察的网络调查中,有46.1%的网友表示支持数字音乐正版,29.8%的网友表示无所谓,可以接受合理收费,只有24.1%的网友表示反对,只要收费宁愿不听。立足于版权的竞争既是基于国家政策的经营战略调整,也是用户素养加强下的必然选择。免费音乐的时代正在终结,付费正版音乐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


意义:独家版权经营意味着什么?
对音乐生产者


网络音乐平台对于版权的独家购买,让唱片公司拿到了一定数量的版权费用。在网络平台对于独家版权的竞争中,版权费势必水涨船高。可以说,出售独家版权和原有的版权分销方式相比,能够使唱片公司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更重要的是,网络音乐平台能给唱片公司除了版税以外新的诸如音乐版权管理、艺人推广等更为多元化的衍生价值。独家版权经营对于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包括演唱者、词曲作者、制作人,通过更高金额的版权分成,使音乐创作者的经济利益的到了一定的保证。特别是虾米音乐通过寻光计划对于独立音乐人进行扶植,程璧、金玟岐、卡奇社等具备用户辨识度和潜力的原创音乐人因此获得了开演唱会、出唱片的机会。以说网络音乐平台的版权大战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音乐生产者的利益。




对音乐消费者


基于独家版权的竞争在客观上造成了音乐曲库的分裂,不同的APP造成了封闭的生态链,用户不得不在两种收听方式之间切换。就拿虾米音乐和QQ音乐对比,两者在UI、云计算方式、曲库方面都有很大差异。用户不得不横跨平台,造成了操作习惯、歌单曲库、购买方式均产生很大的差异,在移动客户端切换平台极大地损害了用户体验。用户是否会因为网络音乐平台占据自己所喜欢的歌手的独家版权而转投阵营?根据现实状况,在手机中安装“双APP”成为了一种常态。在短期中网络音乐平台的确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用户。但是用户对于这种现象的抱怨仍在持续,未来用户有可能放弃音乐平台“被”独家的歌手。


对网络音乐平台


对于内容分销平台,即网络音乐平台而言,独家版权经营是为付费下载模式服务的。而站在付费下载模式对立面的就是以Spotify为代表的流媒体音乐服务。流媒体相比传统的数字专辑下载模式,有两大优势:第一是费用更低,订阅Spotify一个月只需要9.99美元,而一张Taylor Swift最新专辑的下载就需要12.99美元;第二是用户体验更好,用户通过订阅流媒体,可以随时随地收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不再受到存储介质的限制。因此,流媒体受到了极大的欢迎,Spotify现在共有6000万的活跃用户,有超过2000万的付费用户,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越了iTunes。




我国网络音乐平台选择独家版权经营的模式进行版权大战,并不是逆潮流而行的表现,而是有着自己的现实考量。首先,选择独家版权经营是网络音乐平台抢占市场的要求。我国音乐产业付费时代才刚刚到来,网络音乐平台的竞争还很激烈。网络音乐平台花费巨资抢占版权,就是为了抢占歌手背后的广大粉丝,以获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而阿里音乐集团董事长高晓松在1月15日的全民互联网嘉年华上表示,未来阿里音乐的战略重点将从播放器转移到音乐平台上来,更是体现了音乐巨头通过音乐版权贯通泛娱乐全产业链的诉求。其次,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相比欧美国家,我国的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时间短、发展程度低。美国的数字音乐产业也是由以iTunes为代表的付费下载模式逐渐转变到流媒体模式的。最后,我国用户收听习惯促使网络音乐平台选择独家版权经营。从RSS订阅在中国的惨淡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用户尚未养成订阅服务的习惯。让刚从盗版免费时代走出来的中国听众一下子就接受流媒体音乐显然不太现实。因此,进行版权大战成为了我国网络音乐平台不得已为之而又不能不为的行为。

未来:从版权独家到版权分享?
版权授权成为趋势



版权大战在2015年底开始,发生了新变化。2015年10月13日,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宣布达成合作,本次合作主要以音乐版权转授权的形式进行,QQ音乐向网易云音乐转授音乐版权150万首。2015年11月24日,QQ音乐又和多米音乐签署版权授权协议。而进入2016年,QQ音乐又和酷狗和酷我两家公司签署相互转授权协议,授权音乐版权数量超过100万首。此次转授权协议达成后,QQ音乐将获得了酷狗酷我独家代理版权的大部分音乐作品的转授权,酷狗酷我获得了QQ音乐独家代理版权的大部分内容。这种策略一方面通过分销版权使得网络音乐平台获得经济利润,另一方面避免了独家版权带来的生态封闭造成的音乐产业发展的困境。由“掠夺”独家版权转向基于版权的深度合作,我国网络音乐平台的未来发展势必会同音乐的分享精神更为契合。

版权环境得到改善


无论是独家版权还是版权共享,只要是基于版权的音乐平台竞争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供其发展。这一方面需要政府继续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加强监管力度,进一步打击网络音乐盗版行为,也从立法的角度出发建立音乐版权法律保护体系。另一方面需要音乐平台用户培养自身的版权意识,改变多年以来免费听歌的习惯,这就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去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也要求从教育出发对青少年加强版权意识的培养。只要根本上提升了我国网络音乐平台用户的文化素养,盗版猖獗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版权竞争才会有真正的意义。




十几年间,音乐产业的市场规模从400 亿美金骤降到150亿,传统音乐产业一直处在不断衰落的状态。宋柯转行卖烤鸭、虾米音乐创始人王皓转岗阿里钉钉、无数唱片公司的倒闭,音乐作为一门传统的娱乐方式深深地受到了电视、电影等新兴艺术的巨大冲击。而音乐平台改变了传统唱片业中唱片公司和用户双方之间的关系,它介入这种传统关系中,可能是音乐产业重新发展的动力。无论是Spotify、iTunes还是腾讯音乐、阿里音乐,它们都在尽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在的音乐大环境。也无论这场版权大战能否真正改变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方式,至少音乐本身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责任编辑:刘皓然


谢谢关注,欢迎常回家看看

微信后台回复数字“1”

或点击下方“原文链接”

查看言之有范精选文章汇编




交流合作邮箱:yanzhiyoufa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