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外语学到深处,讲出话来觉得不像自己了。。。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10


日语系18级小张同学来信:
 
学习日语一段时间以后,我和同学都发现自己的讲话方式有所变化。
 
日语中的敬语非常发达,学习敬语之后我们讲中文似乎也变得特别有礼貌,与人讲话时会不由自主地说出一连串如“不好意思”“对不起打扰了”“请问...”“太感谢了”“真是麻烦你了”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经常同时使用的礼貌用语。这样的话讲出来之后会觉得自己有些不像自己了,也会与听话人之间产生一种疏离感。
 
又如:日语在口语常以语气词结尾,我们在讲中文的时候也渐渐使用越来越多的如“啊”“呢”“呀”“哦”“哟”等语气词。这样的词即使是从一个男生口中说出来,也会显得有一丝可爱。如此看来,学习一门外语似乎会对母语产生某种影响,这种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呢?它会是持续性的吗?它的作用范围会由讲话方式扩大到思想层面吗?
 
曾经听到过一位教授的感言,她在常年使用日语之后发现自己的中文使用有所“退化”,讲中文的时候会使用日语的语法结构。但似乎并不是所有人身上都存在这种问题,也有人能够在两种语言之间切换自如。那么这种外语对母语的作用是否有办法改变呢?

 
小张同学说的“觉得自己有些不像自己了”的话语,是不是这样的——
 
“看到你出现在面前,忍不住要泪目了呢,这种氛围真是讨厌啊。”
 
好像把大家都吓了一跳呢,真的很抱歉呢。虽然这样子确实是很任性,可是这样被现状所束缚的话就太可惜了呢。”
 
意识到自己的梦想以后,就能把它作为继续锻炼的契机吧。我还是会像原来那样一生悬命地努力,和至今为止一样哦。”
 
当然这是开玩笑,不会这样夸张。

学习外语对母语的影响,我们这样看:

 
第一,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要素传播的过程。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由语言接触带来的文化要素薰染。时间越长,浸染越深,举手投足都会变化。
 
我们的同学聚会,从美国来的同学穿着大裤衩,T恤衫,顶着大肚子,不修边幅;从日本来的同学穿着精致的衬衫,瘦瘦的,彬彬有礼地微笑着。
 
记得我每次到北京开会,几天后回来,舌头就卷起来了。
 
文化要素的传播,在个人身上的浸染,一定是持续性的,会扩大到思想层面。

 
第二,常年使用一种外语,母语和外语会相互影响,这表现在外语上,就是容易出现母语的迁移,出现偏误,这是不可抗拒的;表现在母语上,就是容易出现母语表达能力的萎缩,而这是可以自觉避免的。
 
因为母语和外语的相互影响,性质完全不同。母语是一个人最为根本的语言自我,它和所有其他的语言都有质的不同。外语,是在人的符号性通过母语充分建构之后,即在人的语言能力激活之后,有了完善的语言自我、语言思维之后,因为工具性的需要而学习的一种语言。我们说它是外语,这个“外”,就是母语之外。母语之外皆工具。
 
离开了母语的对比,在外语学习本身,仍然存在人文性的学习和工具性学习的分别。
 
法语系的同学告诉我,中国版的法语教材,偏向语法知识的工具性掌握;法国原版的教材,则更注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偏向语言的人文性理解。这里的人文性,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工具性,不矛盾,说的两个不同层次的事情。即使你直接到法国,在多年长期生活中学习法语,那种更为充分的人文性的学习,它的性质依然是工具性的。

 
为什么我们这么强调外语学习的工具性?因为人的文化身份、文化认同都是母语建构的。在这个越来越平的世界上,我们的文化归属、我们的终极情感支持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弥足珍贵。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小张同学说"这样的话讲出来之后会觉得自己有些不像自己了,也会与听话人之间产生一种疏离感",  这样的“不像自己”的感觉正说明了外语学习的工具性限度。
 
如何避免外语对母语的影响,说到底就是要牢牢掌握母语的文化特征;而母语的文化特征,往往是在和外语的对比中感受到、认识到的。
 
这种认识,不是用外语的范畴看母语,这样做很容易曲解母语。正确的做法是从文化认同中理解一种语言的精神,在文化比较中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

 
第三,外语学习如果试图沉浸甚至融入其中,会引起文化冲突。
 
语言与文化课的一位外文学院的同学,写过一篇《选择英语,是不是一种错误》,她说:
 
“我并不排斥日复一日地翻阅字典,然而在那一份份的试卷上红色的叉依然是那样醒目,在外教发来的E-mail中我还是要依靠字典来了解bravo的含义,在面对catch-22的时候依然不知所措……我们不能像native speaker一样说最纯正、最地道的英语,因为我们缺少那样的环境,我们使用的是强迫性的记忆,或是一种习惯性的条件反射。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想寻找语境其实并不难啊,无论是阅读原版小说还是观看原版电影,都能创造出一种外语语境,只要你愿意沉入其中。我承认这是很好的方式,也做过很多次的尝试,但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发现自己可能并不适合于学习英语,因为语言携带着一个民族的特质,它承载着一个族群的信仰。
 
“我是一个拥有传统东方思考方式的人,我喜欢东方语境中深刻而又缥缈不定的意境,我喜欢那流水型铺排的句式,因为我可以很容易地从那些物象组合的背后读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综合型的思维方式让我在阅读文章时看到的并不是一个个单词的组合,而是一种整体性情境的把握。客观物象加主观情感,我习惯于这种主客浑融、以情志为主体的文体表达方式。
 
“但西方分析型的思维方式注定了英语不会采取和中文同样的表情达意的方式。而我并不擅长这种系统的逻辑分析,也不喜欢如此机械地来肢解一个完整的语句,我觉得经过解构的语言不再丰满了,读起来味同嚼蜡,就像看一样东西看得太清楚的时候,就不再有那种朦胧美和想象的余地了。

 
“我可以在汉语的天空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驰骋、不受拘束;然而在英语的领地,我只能迈着谨小慎微的步子,小心翼翼地走着。或许两年来,我已经渐渐学会了用犀利的眼光去解剖语句,但语言背后的情感在我看来依然略显苍白,因为这样的阅读方式让我无法完全沉入其中,无法真正进入作者建立起来的那个情感世界,这可以算是我苦恼的根源吧。面对英汉两种语言,我还是偏爱汉语多一点,偏爱一种情感的自然流淌。
 
“从性格上来说,我还是个偏内向的人,好友因此说我不太适合学英语。我的个性大概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太深吧,我不善于表达,而更善于倾听,比起对外人倾诉,却更喜欢自我内心的一种调节和安慰,这种特质可能只适合于汉语的表达吧,英语不接受这种委婉,英语赞赏的是直接,一种想到就说的冲动。所以,很多时候,我内心有感觉,内心能体会,却不爱"哗众取宠"地表达,而这不是学习英语的人应该有的心态吧。
 
“虽然可能自身的某些特点决定了自己并不适合学习英语,但我并不觉得当初选择英语是一种错误,因为至少,我更认清了自己,也在与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的亲密接触中尝试去融入,而性格中的另一面也因此总是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培养着。英语给我带来了一些原本没有的东西,比如尽管依然羞怯,但我学会了去表达,所以我其实并没有失去什么。虽然一再面对思想、语言和性格各方面的冲突,一再在冲突中彷徨与苦恼,也一再迷失,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但回过头来看,我仍然无法否认我是有收获的,而这收获可能就是在对英语的一些抵触中得到的吧。”

 
从这位同学的体会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语言的灵魂在风格、在气质
 
学习一种外语,一方面塑造了我们的新型人格,另一方面又让我们重新理解了语言的文化差异,并深刻认识到母语和外语不同的文化定位,即外语学习的本质是工具理性。
 
如果试图真正进入一种外语的风格和气质,不仅会引起自身认同的冲突,而且会引起外语母语者的警惕和怀疑,陷入一种文化无根的尴尬。
 
当然,我们也要强调,虽然第二语言的习得是一种工具性的习得,但它在文化认同上的意义更多是积极的。即多语言的学习在付出母语掌握上一定代价的同时,换来的更多是世界观和人格、精神的重塑,即成为一个以母语文化为基础,同时具有宽容、理解并欣赏和融入不同文化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其中包括换位思考能力、高感知同理心、宽广的视野和自如的状态。
 
进一步发展,就不仅能在同中看到异,更能在异中看到同,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思维和身份的认同充满张力,这是多语种人的极大的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多语种人内在的冲突、紧张、两难甚至人格的不适乃至分裂。

但这并不是要多语种人回到单语人的单纯、安逸中,而是要多语种人在不舒适中夯实第一母语健康充实的身份认同。于此同时,逐渐体会多语种在多元文化中自如往来、长袖善舞的优势,培养多元文化的胸怀、眼界、品味和格局,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