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中国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后浪的文化记忆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10


英语系17级小邓同学来信:

 

“ 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中确立了理想的文化模型,即“后喻文化”,代表着未来的是年轻人而不是他们的祖辈或者同辈。即使她承认这样以年轻人为导向的文化路径是未知有风险的,但是通过不断地强化这一引导性,积极行动的年轻一代能够引领自己的长辈走向未来。

 

“ 但是这样一种乌托邦式的假象真的可以存在吗?

 

“ 首先我对于米德对人们跨越前喻文化判断存疑。的确,在狭义上,限制并保存前喻文化的蛮荒时代已经过去,人们不再仅仅需要依赖于前定的经验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广义上众多文化还是崇尚对于传统、长辈的权威,特别是在亚洲文化中。


“ 同时,由于人们寿命的延长,可能不仅仅是祖孙辈,甚至可能出现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局面;基于此,文化的传统性、延续性不断加强,广义的‘前喻文化’仍然存在于当今社会。


 

同时米德在文中留下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即归米问题(在美国出生,但被送回日本长期接受教育的日本人,如果再次回到美国,在忠诚对象的问题上不会发生激烈的冲突)。米德认为前喻文化的熏陶可以使公民完全适应另一社会,并且某一社会的成员身份与忠诚可以改变。

 

“ 再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并喻文化。米德基于当时世界局势动荡,二战背景,移民盛行,文化的种类,阶级,代际之间短时间内有了巨大的碰撞,认为移民与进入新文化者初步融入文化采用的方式属于并喻文化。

 

“ 但是随着现代世界交流增多,留学交换成为常见选择的当下,这样的文化模式仍然占主导吗?比如说, 当留学生或者新移民者(中国人)选择去中国城中生活,他们是怎样融入,融入的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呢?他们在中国城中可以保留自己的习俗传统不需要模仿本国居民,那么处在两种文化的交界,他们的文化模式会经历怎样的转变?变成什么样子呢?”


 

我对小邓同学说:用后喻文化来概括互联网时代的代际关系的特点,这没问题。

 

其实这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工具理性膨胀的过程,它带来的变化,其特点就是去时间、去传统、去历史。

 

后喻文化凸显了空间性的优势,年轻的价值。但这个概念的提出并不代表前喻文化就消失了,只是说两者的关系因互联网的出现而有了变化。


 

至于说“并喻文化”,我觉得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概念,因为它没说出什么来。

 

我想就此告诉同学们:我们思考问题,要始终立足于我们自己对现象的感受和体认,不要轻易钻到前人的概念中去。

 

在学术研究中,尽信书不如无书。


适当的“无书”,可以让自己沉静下来,撇去思想的泡沫,问自己的真实感受,独立思考。


 

“后喻文化”说得很形象,其实就是年轻人的文化。时代的前进既是在延续传统的动力中发展的,更是在年轻人对传统的不满和创新中发展的。

 

不用举现在多少例子,我们自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恢复高考后首批考入大学的“莘莘学子”,我们从复旦老师们身上收获的最大感动就是对年轻人新文化的理解、对话和热情支持。许许多多的“后喻”,都是在前辈的支持中才得以实现的。

 

只不过上世纪末互联网的兴起,大大加速了年轻文化对中老年文化的反哺。

 

我就是在研究生的反复劝说下,经她的物理系男友鼎力帮助,手把手教会我使用电脑的。


 

其实,年轻一代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远不止新知识的传播。年轻人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后浪”,一直在不知不觉中完美覆盖我们周围的一切。

 

前几年三亚举办国际诗歌节,主办方邀请了几位俄罗斯诗人。


活动结束后主宾一起去歌厅唱歌。中国诗人为俄罗斯客人点了几首俄罗斯歌曲,像在中国耳熟能详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田野静悄悄》《夜莺》《纺织姑娘》,希望俄罗斯诗人用俄语为大家演唱。


没想到,俄罗斯客人根本不会唱这些中国家喻户晓的俄罗斯歌曲。


 

主人这才明白,《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红莓花儿开》这些经典俄罗斯歌曲已经远离俄罗斯年轻人的记忆。

 

它们“华丽转身”,成为中国民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