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翻译腔”和“本土味”,能够冰炭相爱吗?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10
中文系16级小史同学来信:
老师在上节课评价“翻译腔”时提到,翻译腔的存在可以使我们了解什么是好的汉语。对此我有一个问题:翻译腔本身是不是也可以成为“好的汉语”的一种?
老师一直说,语言好坏的标准是其是否满足表达需要,如果在一些语境下(如上节课樊同学提到的轻小说中),翻译腔的表达效果优于原汁原味的汉语表达,那么“翻译腔”不就是“好的汉语”嘛?
既然如此,这些语境下的“翻译腔”会不会由此脱离了“翻译腔”,取代“原汁原味的汉语表达”,最终成为一种新的汉语表达?那么在这时,我们又如何通过这些已经融入汉语的“翻译腔”来了解原来的汉语的好与不好呢?
小史同学说得很对,“翻译腔”和本土味,在语言的表达功效上,并不是对立的。在某些需要严格定义的语境中,“翻译腔”很好用。
这里说的“翻译腔”之所以要打引号,是因为它和一般对翻译腔的理解还是不一样。
翻译腔是一个贬义词,指机械套用外文结构的晦涩的翻译。而我这里打引号的“翻译腔”,则是恰到好处借用了外语词汇和语法的某些特点,同时又明白通顺的汉语。
这就像外来词的翻译,它应该是明晓的,因而是好用的,而非生涩的,不是一切外来词的翻译都是好的或不好的。
即使离开了语境,翻译腔也有好和不好之分。这里的差别在哪里呢?
手头正好有一份本科生请我修改的外国人写的汉语文章,作者是一位学汉语的德国女生,在我曾教过书的科隆大学念书。她把自己写的文章发给复旦的同学,请帮助修改。这位同学找到了我。
文章很有德国人思辨的风格,我们来看其中的两个句子。
1.  澄清:"有并非不存在的事情"(有=它们存在)是一个可证明的理论。科学因此承认“并非不存在的事情"的存在,因为所有被证明的事都是存在的。因此,科学也证明在“存在”和“不存在”之间是有什么未知的事物存在,无法定义。
原文的每一个句子都是可以成立的,但读起来非常吃力,也很“烧脑”。显然,这段话虽然是用中文的写,但不是用中文思维的。对这样的意思,中文如何表达呢?
修改:需要指出的是,科学也认可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有无法定义的未知事物,因为"有并非不存在的事物"(有=它们存在)是一个可以证明的理论。
这段话在思维上与原文有哪些不同呢?
1)简明了。中文不喜欢无意义的“烧脑”。即使是复杂的思想,中文也希望自然晓畅地表达。
2)连贯了。原文切割性很强,有三个独立的句子。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很难一目了然。修改后只有一个句子,前后两段是清晰的因果关系,逻辑简单明白。
原文中的“澄清”茕茕独立,修改为“需要指出的是”,它在文气上就和后面的内容连为一体。其实“需要指出的是”也是一个带有翻译腔的表达,但这个异文化的东西吸收进汉语句子后,逐渐“归化”,扮演起中文句首常见的“话头”角色。其原型,西文句子主干性的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一旦在汉字的书写下融入中文的文气,便“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发语性的“话语标记”。
我修改后的句子,容纳了原文的欧式表达,包括先果后因的欧化思维习惯。在这样的语境中,它虽然有“翻译腔”,却是流畅的叙述,较原文更容易理解。
它是不是“好的中文”呢?当然是的。
2. 科学说一切都是被别的东西创造的。证明我们的宇宙是由更高的力量创造的! 或反驳“证明我们的宇宙是由更高的力量创造的”! 怎么办?
原文第一句话没有问题,但它和后面三句话是什么关系?读者又要“烧脑”了。显然,中文不会这样想问题。
那么中文怎么想呢?
修改:科学说一切事物都是被别的东西创造的。由此推出“宇宙是由更高的力量创造的”,我们是能证明之,还是能反驳之?
修改后的语言没有改变原文表达的复杂关系,但把它“收容”在典型的中文框架中。什么框架呢?主题句。
我们从原文的繁复关系中提炼出一个论说的主题:“由此推出‘宇宙是由更高的力量创造的’”。原文作者的纠结,就在这个话题上。
西方语言的句子习惯于从个人出发去解剖世界,而中文却擅长从复杂的现实中概括出一个话题,加以评论。前者十分清晰,“单刀直入”,但难免狭隘;后者提纲挈领,娓娓道出,照顾周延。
由于提炼出话题,修改后的句子,在论说部分就十分清爽。它把作者纠结的两端,两种观点的对立,简洁地勾画出来,这就是中文主题句的智慧。
我们从这个句子的修改可以看出,西方人的语言思维习惯“分析地”思考问题,先把问题一个一个分开来。在西方语言中,这些析解开来的单位,可以用恒定的主次关系和复杂的关联形式“嵌合”起来。但中文没有这样“便捷”的形式框架。于是在原文中,那些分开来的单位,就一个一个“孤立”了起来,读者就不知所云了。
从这个句子的修改,同学们可以意识到,翻译腔下的汉语句子,展露的是西文句子静态建构的样貌。
西文在静态中能够塑造“恢弘”的句法建筑,但这样的静态到了中文里,没有了西方句法的脚手架,在汉字的书写下只能“封建割据”起来。
而好的中文翻译,就是要将这一个一个独立的“据点”,在文气的运行中活动起来,连系起来,成为句子一气贯注的“脉络”。而连系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主题语导航。
相较于西文句子的静态,中文是动态的。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西文句子是空间性建构,中文句子是时间性建构。
现在看来,问题不在是否有“翻译腔”,而在怎样把中文写的明明白白。
即使是西文思维中十分抽象复杂的关系,中文依然有能力吸纳必要的翻译腔,为地道中文注入异文化的活力,而仍然明白晓畅。
在明明白白的中文里,“翻译腔”和“本土味”是可以冰炭相爱的。
在这个意义上,无论多么艰深的思想,它的中文翻译如果晦涩难懂,一定是译者的走笔被西方语言带了“节奏”,没有了中文的“定力”,迷失了汉语的“语感”。
我对小史同学说:
根据不同的语境,我们可以选择“翻译腔”或“本土味”,以实现最好的表达效果。
问题是,选择翻译腔很容易,直接照搬外语形式就可以了;
而在需要选择本土味的时候,你写出来的,
还是翻译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