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了越多评论,越想重提这部热门电影。

一句君 读句电影再睡觉 2022-05-11


这是一句君的第341部电影。


2017年至今最热门的电影非《摔跤吧!爸爸》莫属,截至6月12日影片全球票房突破3亿美元,成为印度史上最卖座的电影,如今它在豆瓣上依旧保持着9.2的高分,近30万人的评分次数。



主演:阿米尔·汗 | 国家:印度 | 年份:2016 |  片长:140分

 

而在票房与口碑齐飞的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极低评价,斥之为“以父权代替女权的直男癌产物”。但更多人不屑地否定负面评价,你忽视了父亲对女儿的爱,没有把故事放在印度“男尊女卑”的语境下,以及在影片的后半段,我们不是目睹了女儿自主意识的觉醒吗?

 

但看了越多评论,一句君越想重提这部电影。要想理解这部电影为何动人,我们便不该回避其中的父权,因为它动人的原因就藏在关于父权的讨论中。


只是关于女权的答案,以上几种观点都值得商榷。一句君认为:


1.  在这部电影中父权确实存在,即使有人认为父亲对女儿人生的安排是出于父爱;


2.  简单地用印度“男尊女卑”的现状来解读影片,非但不是为电影正名,恰恰反映了我们对印度的偏见。


3.  最后,女儿的自主意识确实觉醒了,但不是以我们所认为的反抗父权的方式;相反,是因为她将父权内化,父亲成了女儿的信仰。这部电影展现了理想的女权主义。


尽管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已经足够多,一句君依旧想分享与你,因为它所要回答的是“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女权”而不囿于这部电影。


文章很长,需要一点耐心看完。

 

 

 

首先,父亲爱女儿吗?因为父亲爱女儿,就有权力安排她的人生吗?


 

许多人知道,国内上映的《摔跤吧!爸爸》为140分钟,比印度版本少了20多分钟,因为阿米尔·汗为了让影片更紧凑,主动剪掉20分钟的戏份。虽然大部分删掉的内容不影响理解,有一处却非常重要。

 

它说的是父亲对女儿的爱。

 

在原版28分钟时,父亲在夜里望着两个筋疲力尽的女儿,面对妻子的指责,说出自己的愧疚:



这是全片唯一一处直接展示父亲内心温柔的片段,删除之后无疑强化了父亲冷酷的形象。

 

尝试用父爱来为父权正名的,还有一段是女儿去参加朋友婚礼时新娘对两姐妹说的话:


“我倒希望自己有这样的爸爸,女孩子的命运从她一出生开始就被确定了,做饭打扫卫生,全身心做家务,然后等她们成年就会嫁出去减轻家庭负担……看你们的爸爸,他在和全世界对抗,为了你们有个好的未来,他做错了么?”


可是父亲真的是为女儿着想吗?因为父亲爱女儿,就有权力安排她的人生吗?

 

或许每一个父母都爱着子女,可爱的程度却有不同。

 

影片中的父亲一直希望有个儿子来完成自己当摔跤冠军的梦想,所以两个女儿降生时,他非常失落,直到他发现女儿有摔跤天赋,才开始重视女儿。

 

即使到最后大女儿吉塔获得冠军,我们也无法辨认这份父爱的纯粹性。旁边的侄儿说,“等了十年,叔叔终于说出那句话”。可这句话是,“你是我的骄傲”。

 

我们可以相信父亲爱着女儿,可是他更爱一个可以让自己骄傲的女儿,一个能够实现他梦想的女儿。

 

也有人说,小孩子怎么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如果不是父母逼你弹钢琴,你能考十级么?没错,父母的引导很重要,可是影片中父亲的做法顺序错了。他在女儿尚不知自己的爱好之时,便强迫女儿练习摔跤,而不是先让她探索自己的兴趣,继而自发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成功的故事,更多故事或许没有这样圆满的结局。


所以影片的确有让人不舒服的因素。它让我想起朋友说,“直到我上了名校,爸爸才喜欢带我一起出去”,也想起《萨特自述》中的一句话:


生孩子,再好没有,而占有他们,那是罪过。



 

 

我们宽容地对待父亲对女儿人生的安排,是因为印度的女权本就落后吗?衡量落后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女权只有一种吗?



 

如果你也承认“父权替代女权”的存在,而不轻易将反对者视为“不友好的喷子”,我们可以进入第二层讨论。

 

人们在给予电影好评时,也以宽容之心对待这种不舒服。他们说,我们必须考虑到印度的现状。可是当我们说把影片放在印度“男尊女卑”的环境里讨论时,言下之意是什么?

 

摘录两句点评:


影片价值观要放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来看待,要求作品超越当时当地人们思想的局限,去奢谈自由,恐怕会如空中楼阁一般不可信。


不放在具体语境下,以西方女权衡量一切本来就是一种偏见和武断。在整体状况还不如中国的印度,本片已经适当地展现了一种进步的女性生活方式,即便在父权的引导之下。


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观点,但细想之下的潜台词却有待讨论:

 

首先,读一读“局限”、“奢谈”、“不如中国”这几个词汇,你能感受到什么?它确实在为影片正名,可是却隐含着一种轻视的语气:你瞧,他们国家的女权这么糟糕,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其次,“印度女权不如中国,而中国女权不如西方”这一说法中,含有的是一种以“线性思维”看待女权的逻辑。它默认女权有自己的谱系和统一标准,它的终点是西方式女权。

 

可是,女权只有一种吗?早在1791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女权领袖玛丽·戈兹发表《女权宣言》时,女性主义运动就拉开了序幕,《女权宣言》认为“妇女生来就是自由人,和男人有平等的权利”。可是几百年来女权主义却慢慢走样,把“平等”变成了“相同”。

 

是的,女权主义追求的是“男女平等”,而不是“男女相同”。

 

同样的,以西方女权的标准来衡量印度女权(或者其他国家),也是对它的不公。

 

我们都目睹了印度女权不尽如人意之处,可是它的进步方向必须萌芽自这个国家本身,当我们以开放之心看待不同文化,轻视之感便会消去。正如描写日本文化最经典的书籍《菊与刀》中所言,

 

一个部落与相邻部落也许有百分之90相同,但只要有一小部分与相邻部落有所不同,就能体现他们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差异。这一部分决定了这个民族未来独特的发展方向。




 

女儿自主意识的最终觉醒,是因为她突破了父权的捆绑吗?如果是,如何解释她对父亲越来越强的情感依赖?



 

我们可以看到大女儿吉塔从最初练摔跤到最后心境的变化,从懵懂到自主。可是她最终如何觉醒,获得的又是何种自主?

 

有人说,“摔跤最初确实是通过绝对的父权被强行灌输给女孩,但后来成为女孩自主获取存在价值的武器,在这一刻已经突破了父权的捆绑”。可是我们也看到吉塔对父亲越来越强烈的情感依赖,最终她与父亲不是简单的捆绑与挣脱的关系,显然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中,父亲以不同的面貌出入。

 

 

 

 

吉塔身上已经展现出了理想的女权主义:女权不是为对抗而对抗,它是从心出发,找到自己的信仰。



 

以轻视之口吻将影片展示出的女权以低标准去衡量,是武断和不公平的,因为吉塔与父亲经过抗争之后的依恋,已经展现出了一种理想的女权主义,尽管它可能还只是雏形。


它不是架空于现实的西方舶来品,它萌生于父女真切的生活中;它不为对抗而对抗,它找到反抗与独立之间最有温度的交融。

 

吉塔与父亲的关系在碰撞中完成蜕变,她对父亲曾有两次抗拒和质疑。

 

第一次是在小时候。她和妹妹巴比塔为了逃避训练,想了各种方式去捣蛋,比如悄悄调整父亲闹铃的时间,或者和哥哥商量在泥地里假摔。她们瞒着父亲去参加婚礼,在舞池里尽情撒欢。但此时她们只是以逃课般的心态在偷懒,与父亲并没有价值观层面的冲突。

 

第二次是在吉塔进入国家体育学院之后。她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开始轻视父亲的摔跤理念,不满父亲对她生活的干涉。她留长发,涂指甲油,与父亲比赛摔跤,把父亲摔在泥地里。她似乎正一步步地远离这个偏执又过时的父亲,获得自由。

 

直到她在赛场上屡屡失败,才明白了父亲的重要。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过彻底的质疑,她永远无法知晓自己的反叛或努力要达到的是何种彼岸,那不是父亲强加于她的梦想,而是真正属于她的目标。

 

随着父亲在吉塔的世界中再次清晰,父女之间的情感把故事一次次推向泪点。

 

当吉塔不断遭遇挫败,同样进入国家体育学院练习的妹妹劝她给父亲打电话。电话里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止不住的哭;在比赛场上,每一个回合间歇她都会望向观众席,父亲的身影是安心的力量。



 

在最后一场比赛中,父亲被锁在房间里不能出来,每个人都如吉塔一样,期盼父亲的到来。女儿曾责怪父亲的疯狂,这一刻她却需要父亲给她勇气。


可是这一次父亲的缺席,恰恰是为了完成吉塔内心的质变。在比赛最后几秒中,吉塔想起小时候父亲把她丢进水里训练时说的话,“爸爸不能时刻保护着你,爸爸只负责教你战斗,最后你要战胜自己的恐惧,自我拯救”。


这是吉塔人生中父亲第一次不在场,却又是第一次真正在场。吉塔完成了对父权的超越,她不再需要反抗父亲,而是让父亲成为扎根于内心的力量。


每个人都需要信仰,这一次,我的信仰是父亲。

 

所以当我们说叛逆,当我们说平等,当我们说女性主义者的抗争,在我们举起武器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你所反抗的一切,其实也给予你力量?


所以,我们追求是一种什么样的女权主义?这部影片已经展现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关于女权、关于自由的探索不是一条是非分明,与一切割裂的道路。它滋长于你所珍惜的人和事,它因你所爱的一切而独特,它的尽头可能交融着温情亲情爱情,甚至,指向伟大。





一句台词品人生


长按下方二维码,或者搜索公众号:dujudianying

欢迎搜索荔枝FM”读句电影再睡觉“电台


投稿/互动/合作/版权, 请联系 
dujudianying@163.com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否则将追究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