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打造智慧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兴安日报 2022-12-19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大兴安岭向
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
草原上、森林里、湖泊中、湿地间
生活着白鹤﹑丹顶鹤
白头鹤﹑白枕鹤等
珍贵野生动物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让这里宛如画境

 

 在万物共生发展的背后,默默守护它们的科尔沁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站在每年的鸟类迁徙季节,工作人员加大巡护频次、巡护力度,在重点区域地段安排专人进行全天候的看护,用风雨无阻的行动守护每一只栖息在此的生命 


信息中心视频监控实时监测鸟类迁徙与当地植被情况,数据显示,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今年更是创候鸟迁徙的种类之最、数量之最,而当地的植被与湿地覆盖情况,更是成为了保护区几十年以来的壮观之最,用监测技术拉近人与生态距离。科研监测站致力于完善监测体系和监测计划,以实际行动助力万物和谐共生。


为保护珍稀鸟类东方白鹳顺利繁衍后代,维系种群数量稳定,监测站制作并安装东方白鹳招引巢5个,其中蒙古店湿地东方白鹳招引巢已孵化出东方白鹳小雏。他们运用有温度的科技力量,心系每一只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让驻足在此的珍稀鸟类永远有家可归。


科尔沁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站通过了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种类、宿主动物密度以及所带病毒情况,开展疫源疫病实地监测工作、疫源疫病监测站监测数据收集、上报。扎实开展防疫监测,用责任与担当,全力筑牢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安全屏障。     

 

视频:赖志强 齐腾达
图片:通讯员 杨福生
文字:姜梦瑶

编辑:张祺


一审:文静  二审:琳宇 三审:陆明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兴安日报》官方微信

往期精彩荐读




□ 兴安盟“虫口夺粮”18亿斤

□ 科右中旗森林公安:守望北疆,为美丽中国护绿添彩

□ 兴安盟一地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守护珍贵“来客”

□ 事关中小学数字教材!首批国家标准实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