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坚决反对两种倾向 保障好二十条措施不折不扣落地

兴安日报 2022-12-19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发布以来,各地正在迅速贯彻落实。要完整、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优化防控工作的部署举措,坚决反对两种倾向,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保障好二十条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取消对于密接的密接的集中封控是否会带来疫情防控漏洞,造成隐匿性风险进一步加大?对此,国家疾控局副局长沈洪兵表示,今后国内发生聚集性疫情时,只有密接人员才会集中隔离。实际上,取消对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于感染风险大小而提出的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对这类人群不再集中隔离,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流调、隔离等防控资源和服务保障资源。

当前,个别地方出现将密接的密接直接判定为密接,并进行提级管控,这是没有必要的。沈洪兵强调,对取消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时,各地对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检测、快管控。一旦密接者核酸检测阳性,要在第一时间进一步开展密接者的调查和管控,一环紧扣一环。这些调整要求在防控工作中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流调和风险研判,要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防控措施落实,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将有限的防控资源用在最重要的防控工作上,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取消中风险区,是否会对疫情的精准防控造成影响?高风险区域内该怎样制定核酸检测策略及管控措施?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鉴于中风险区管控人员数量较大、后续阳性检出率较低,为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区域人员管控,更加科学精准地进行疫情防控,在二十条优化措施中取消了中风险区的判定,并且更加科学精准地以单元和楼栋对高风险区进行判定。这样的优化调整对各地疫情处置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流调、风险研判更加精准高效。该管住的风险要管住,该落实的要落实,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要求各地不断总结以往疫情处置的实践经验,更好地探索性、创新性地做好疫情快速处置。”

关于高风险区内的核酸检测和管控措施,仍然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实施。在核酸检测策略方面,要求在高风险区实施封控后的前3天进行核酸检测,后续检测的频次可根据前三次检测结果进行确定。在解除管理前的24小时内,要完成一次区域性全员核酸检测。在这一过程中,对于纳入封控、没能及时转运的风险人员,如抗原检测阳性者、混管阳待复核者、行动不便的病人和高龄老人等,要实行上门采样和单采单检。

管控措施方面,第九版方案中明确提出,高风险区实施封控管理,落实足不出户和上门服务。要做好宣传引导、人员摸排,及时掌握封控管理区域内的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血透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人员的情况,要充分保障上述人员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做好心理关爱等十条具体措施。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张祺


一审:文静 二审:琳宇 三审:张春玲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兴安日报》官方微信


往期精彩荐读




□重磅发布会,要点来了!

□兴安盟2022年“担当作为好干部”拟命名人选公示

□公告!科右中旗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兴安岭上兴安盟·抖音短视频挑战赛完美收官!获奖作品→

□2330道题!兴安盟这位“学习强国”达人直接通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