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回家...
01
八天假期,大批年轻人拖着行李箱,从工作的城市奔向另一个地方。不过,他们去的不是什么旅游景区,而是他们的家乡。
长假返乡,已经成了许多人的新选择。
工作以后才知道,从此,故乡只剩寒冬,不见春秋夏。
为此,我们特意采访了几位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询问他们对“家”的理解。
02
小萌,湖南人,来深圳3年了。
从家到深圳的距离是800公里,虽然不算太远,但小蒙回家的次数却很少。今年难得有8天的长假,小蒙决定回家一趟。
机票太贵,高铁票早就售空,就连卧铺都被抢光。好不容易买了一张硬座,11个小时。
硬座车厢很挤,上个厕所都会踩到躺着睡熟的人群。空气中弥漫着脚臭和方便面混合在一起的气味。小蒙低头闻了自己的肩膀,发现也有一股汗味。
邻座的那对夫妻,一直在大声地说话,旁边的孩子也吵个不听。小蒙闭上的眼睛又张开,看了眼时间,还有7个小时,又把眼睛闭上。
半睡半醒间,火车停靠在中途站。小蒙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收到爸爸发来的小视频:妈妈乐呵呵地在揉面。小蒙回家前,给妈妈说,自己想吃她包的饺子了。
“还有4个小时,就可以到家了。”小蒙心里默念着,带着一丝笑,又靠着窗户睡着了。
小蒙说:家就是一个精神寄托。
每当自己在大城市熬不下去的时候,想到还有一个家可以收容自己,还有家人会永远支持自己,也就能咬牙坚持了。
家永远是你最后的退路。
03
阿妹,河北人,来北京1年了。
“北京的生活真的好难啊。”阿妹和老家的朋友在微信上说道。
阿妹是一家杂志社的校对。每天盯着版面,检查错别字。工作枯燥就算了,还遇到一个脾气不好的上司,动不动就冲阿妹大吼。
刚毕业的小姑娘,承受不了太多的委屈,阿妹经常躲在公司卫生间偷偷抹泪。哭完了,去洗把脸,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投入工作。
不加班的时候,阿妹会从公司步行15分钟到地铁站,然后挤上一趟拥挤的地铁,1个小时后到家。
刚毕业,没多少钱,租的是一个破旧的单元楼。如果遇到潮湿的天气,还可以在巷子里看到,跑来跑去的老鼠。
阿妹说,家对她来说就是一个避风港。
每当在北京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就会回趟家。不管外面的生活多么辛酸,只要回家吃上一顿妈妈做的饭,然后躺床上睡一觉,第二天又能满地复活。然后赶回北京,投入工作。
家永远是最好的疗伤处。
04
Mary,江西人,来上海4年了。
刚来上海的时候,Mary还不叫Mary,叫小菊。
小菊说,自己18岁之前,从未去过家乡以外的其他地方。每次在电视剧里看到那些摩天大楼,灯红酒绿,很是羡慕。高考填志愿想报上海的学校,结果被家人劝说留在了江西。大学毕业后,小菊还是执意来了上海。
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拿着微薄的工资,舍不得吃,更舍不得穿。一条牛仔裤配白T恤,再踩双已经开胶的帆布鞋成了小菊的日常搭配。公司的女孩经常说阿菊像个学生,最初阿菊乐呵呵地以为是夸自己年轻,后来才知道,别人是笑她土。
站在陆家嘴那里,阿菊感觉自己和这座城市格格不入。这座城市是那么精致耀眼,而自己是那么不起眼。周围姑娘一个个都光鲜亮丽,而自己土里土气。
对于女孩儿来说,外在的自卑很容易影响一个人内在的自信。公司开会,阿菊永远是坐在角落,有想法也不敢当众提。半年下来,阿菊的考核永远是小组倒数第一。
但好在阿菊遇到一个不错的同事。同事告诉阿菊,她刚来上海的时候,也和她一样土气,自卑,迷茫。
在同事的帮助下,阿菊开始学着改变自己。现在的阿菊,已经成了一家外企的Mary。Mary说:现在她在上海很好,只是偶尔心里会有点空。一个人在外打拼,想家是难免的。
Mary说,家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醒目钟。
现在的我,相比刚来上海的时候变化太多了。别看现在大家都叫我Mary,一回家我又成了阿菊。但我不介意这种称呼,反倒很喜欢,因为它可以提醒我不要迷失自己。
大城市很浮躁,而家可以提醒我不忘初心。
05
读书的时候,我们想着要离家远远的;工作的时候,我们渴望外面的世界。越长大,发现离家越来越远;越长大,发现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但是家就在那里,一直等着你。
当你觉得一个人在大城市孤独的时候,想着千里外还有一个家,就觉得生活也没那么苦了;当感觉自己快撑不下的时候,回趟家,又能原地复活。
愿人如大雁,离有去处,归有居所。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
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同样的,走得再远,
也别忘了回家。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原文
推荐一个结缘法宝的好去处:居士亭微店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一下吧!